第六节鱼类
一、教学设计思想
《鱼类》主要以观察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和对鳃的介绍为主,重点带出鱼类的基本特征。
同时,通过鱼类的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使学生认识鱼类的多样性和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并通过和鱼类的比较,得出鱼类特征,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实际用”栏目中,重点说明水质污染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水产资源的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本节课关于鲫鱼各种鳍的作用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以来的第一个探究活动,虽然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从实验操作技能本身来说难度都不会太大,但从做出假设到设计实验等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引导。
二、教学目标
1.简述鱼类外部形态特征。
2.简述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3尝试进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活动。
4.体会水污染对鱼类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鱼类特征。
难点是探究实验的完成过程,由于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应给与较多的帮助,以保证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顺利完成。
四、教学媒体
鱼缸、鲫鱼(或其它常见的活鱼)、细线、木条、清水和冷白开水、一些水产动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六节鱼类
一、鱼类的外形和结构
二、常见鱼类
三、鱼类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