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重点:1、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及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国际联盟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亦非理想的国际和平体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1)基本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
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
(2)具体表现: ①摧垮了四大帝国。
②英、法、意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
③英国在战后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世界金融中心开始
由伦敦向纽约转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凡尔赛宫。
(2)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3)中心问题:讨论对德和约问题。
(4)代表:①共有27国代表参加。
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排斥
在会议之外,听候处置。
②操纵和会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主要内容: ①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②调整德国的疆界。
③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
拥有重型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⑤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
由一个赔偿委员会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
(3)影响:①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②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
平的途径。
(2)在人民的强大压力下,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
(3)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2.建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3.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4.主要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厅,其中行政院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6.美国与国联:美国是国际联盟的发起者,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四、华盛顿会议:
1.历史背景:
(1)巴黎和会之后,协约国各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华盛顿会议:
(1)召开: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
(2)主要议题:一为限制军备问题;二为处理有关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关系问题。
3.签订条约
(1)《四国条约》:①目的:解决英日同盟问题。
②国家:美、英、日、法四国。
(2)《五国条约》:
①签约:1922年2月6日,五国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
国条约》。
②内容: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
③影响:a.地位: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b.意义: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而日本海军
实力的发展暂时受到限制。
(3)山东问题的解决:①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悬而未决。
②条约: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
③结果: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与胶济铁路路权。
④影响: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规定的修正,也是中国在华盛顿
会议期间所取得的一项外交成果。
(4)《九国公约》:
①原因: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商讨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而中国
问题是这一议题的核心。
②签订:1922年2月6日,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
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③内容:确立了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④影响: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4.影响:
(1)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
国主义列强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2)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日本独霸中国的狂妄野心受到压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中国革命仍面临艰巨的任务。
(3)华盛顿会议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确立起来的远
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4)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五、难点突破: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
(1)是列强之间实力对比的产物,并隐含着很多矛盾。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实力均势必然会被打破,所以此国际关系格局不会长久。
(2)带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3)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4)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开始向欧洲两侧延伸——华盛顿体系及苏联建立。
评价: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
它促使20 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它必将走向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