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一)汉字书写与注音(2分)huáng ()张失措箱箧(二)语言运用:1.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本报讯教育部在最近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名著,并具体规定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
初中部分(10种):《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高中部分(20种):《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2.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去懂得克服;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去学会反省;给我一次失望,;,让我去学会振作。
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3.下面的句子均有毛病,请找出来并在原文上修改。
①随着沪杭磁悬浮线路的建成,使“上海有个西湖,杭州有个外滩”的梦想变为现实。
②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二、阅读与探究(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3]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坚固巩固顽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冲破突破攻陷)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2.请将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
3.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请分析中路军所遇之敌情。
4.加点词“不料”一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阅读《芦花荡》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芦花荡(节选)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了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这几段文字描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2.文中交代“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用的妙,为什么?4.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5.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这个女孩子是谁?请把她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给仇人一块面包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
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得风雨不透。
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的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
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
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接着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涌。
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
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伐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
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
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的后退。
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在遭到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
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的哭号呼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命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
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不会超过20岁。
面对扑面打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
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
她怔怔的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的刺痛,在这个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
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包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号的面前。
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带着泪光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
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在他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吃饭,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悲怆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
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一起向受伤的战俘拥去... ...1.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2.文章描写人们拥上街头的场面时,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了什么效果?3.“战俘出现了……接着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涌。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4.文中写道:“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
”人们明白了什么?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下了一首诗:这些天里我一定要节省,虽然我没有钱可节省,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和我的思想和我的心灵和我的精神的火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
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在我的生命里我有那么多需要的情感的温暖和一颗善良的心这些东西我都缺少这些我一定要节省……请以“节省”为话题,但不能写成“节约、省吃俭用”等内容的文章,6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一)汉字书写:皇 qiè(三)语言运用:1.教育部颁布30种中学生必读书目2.示例:让我去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去体会忍耐给我一次耻辱3.①缺少主语,删掉“随着”或“使”②产生歧义:“几个”与“学校的”前后位置调换,或把“几个”改为“几所”二、阅读与探究:(一)1.签订巩固突破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二十日起到二十三日胜利渡过长江。
3.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4.“不料”一词表明了我军的出其不意、制胜千里,更是对敌人的嘲讽。
(二)1.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2.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3.用“找”字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了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4.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表明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5.二菱心理活动恰当即可(三)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准备将德国战俘押解进莫斯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