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课件项目五零件图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课件项目五零件图


5.4.4 箱体类零件
4.技术要求
这类零件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其表面粗糙度和尺 寸精度,重要的轴线、结合面或加工端面之间应有形 位公差要求。
5.5 读零件图
5.5.1 读零件图 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5.5.2 读底座 零件图
5.5.1 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概括了解
2. 视图表达和 结构形状分析
3. 尺寸和技术 要求分析
5.5.2 读底座零件图
1. 读标题栏。通过看标题栏得知,该零件的名称是底座, 材料是灰铸铁,画图比例为1:2,属箱体类零件。
2. 根据表达方案,想象出底座的结构和形状。它有四个图 形,即主、俯、两个基本视图、一个向视图和断面图。
3. 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零件图上的尺寸,首先要找 出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按形体分析法, 找出各组成部分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及总体尺寸。分析技 术要求时,关键是弄清楚哪些部位的要求比较高,以便考虑 在加工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证。
5.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5.3.1 表面粗糙度 5.3.2 极限与配合
5.3.1 表面粗糙度
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刀具的形状和刀具与工件之间
的摩擦、机床的振动及零件金属表面的塑性变形等因素, 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零件表面上这种具有较小间距的峰 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2.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包括符号,参数和有关规定
5.4.4 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 这种零件一般都是部件的主体零件,许多其他零
件都要装在它的内部或外部,因此结构较复杂,毛坯 多为铸件,部分结构要经机械加工而成。
▲ 泵体轴测图
◀泵体零件图
5.4.4 箱体类零件
2.泵体的表达方法 由于加工工序比较多,装夹位置不固定,因此它的
零件图一般均按工作位置放置,而不考虑其加工位置。 这样放置还可使它与装配图上该壳体的位置一致,有利 于看图和了解其工作情况。放置位置确定后,主视图应 根据箱体的主要结构特征选择,以最能反映其各组成部 分形状特征及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箱体类零件通常都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来 表达其内部结构,对零件的外形也要采用相应的视图表 达清楚。不同的壳体类零件由于其简单与复杂的差别很 大,因此对于一些简单的壳体,一般2~3个视图就足以 表达清楚。但对一些特别复杂的壳体,有时甚至需要采 用十几个视图和各种剖视图,并配合其他各种表达方法 才能表达清楚。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直线度误差
平行度误差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有关术语 (1)要素——指组成零件的点、线、面。 (2)形状公差——指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3)位置公差——允许的变动量,它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 差和跳动公差。 (4)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5)基准要素——用来确定理想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 的要素。
5.4.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和各种支架等。拨叉主要 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起操纵、调 速作用。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联接作用。 1. 结构特点:
这类零件的形体较为复杂,多为铸件,经多道工序加工 而成。 2. 表达方法:
1)主视图 2)其他视图 3.尺寸标注
4.技术要求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1.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 配合。 (1)配合的种类
间隙配合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1)配合的种类
过盈配合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1)配合的种类
过渡配合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1.配合 (2)配合的基准制。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画法 2)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3)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 4)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中的标注
5.3.1 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画法如表
5.3.1 表面粗糙度
2)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常用的Ra值为25、12.5、6.3、3.2、1.6、0.8等。
5.3.1 表面粗糙度
3)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5.零件图上标注形位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实例
5.4 常见零件的图例分析
5.4.4 箱 体类零件
5.4.1 轴 套类零件
5.4.3 叉 架类零件
5.4.2 盘 盖类零件
5.4.1 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轴、套筒等。主要用于支承传 动件,实现旋转、传递动力。 1. 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大多数是由同轴线,不同直径 的数段圆柱和圆锥构成。 2. 表达方法:视图表达时,这类零件常采用一个基本视 图——主视图,轴上的孔、键槽等结构,常采用局部剖 视或断面图表示;对退刀槽、圆角等细小结构常用局部 放大图表示。 3. 尺寸标注:轴套类零件有径向和轴向尺寸。 4. 技术要求: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 的精度要求较严。
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称为零件图。
零件图是加工制造零件的主要依据,是 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制造与检查零件质量的 重要的技术文件。
5.1.2 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应包括如下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完整尺寸 3. 技术要求 4. 标题栏
5.1.3 零件的视图选择
1. 零件视图选择的原则 零件图应把零件的结构形状正确、完整、清晰地表
项目五 零件图
5.1
零件图作用和内容
5.2
零件的工艺结构
5.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5.4
常见零件的图例分析
5.5
读零件图
5.6
零件图的测绘
5.1 零件图作用和内容
5.1.4 零 件图中的 尺寸标注
5.1.1 零 件图的作

5.1.3 零 件的视图
选择
5.1.2 零 件图的内

5.1.1 零件图的作用
5.3.1 表面粗糙度
4)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中的标注
5.3.2 极限与配合
一、互换性和公差 零件的互换性,就是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
不经修配就能装配使用,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零部件 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二、基本术语
1)基本尺寸 2)实际尺寸 3)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6)公差带和零线 7)标准公差 8)基本偏差 9)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5.4.4 箱体类零件
3.泵体的尺寸标注
箱体类零件由于结构复杂,尺寸非常多,因此必 须非常仔细地进行形体分析,逐个注出其定形尺寸和 定位尺寸,并合理布置各尺寸,使其安排清晰合理。 选择基准时,通常选用设计上要求的主要孔的轴线、 重要的安装面、接触面(或加工面)、箱体某些主要结 构的对称面等作为长、宽、高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 对于箱体上需要切削加工的部分,应尽可能按便于加 工和检验的要求来标注尺寸。
5.4.4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包括各种泵体、阀体、 减速器箱体、液压缸体以及其他各种用 途的箱体、机壳等。箱体是机器或部件 的外壳或座体,它是机器或部件的骨架 零件,起着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 或其他零件的作用。
5.4.4 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 (1)由于这类零件起支承、包容其他零件的作用, 所以多数是中空的壳体,常由薄壁围成不同形状的内 腔,容纳运动零件及油、气等的介质,此外还常具有 轴孔、轴承孔和肋板等结构。 (2)为了使其他零件装在箱体上,以及将箱体再安 装到机座上,因此常具有安装底板、法兰、安装孔和 螺孔等结构,安装底板上常有凸台或凹坑。 (3)为了防止尘粒、污物进入壳体,通常要使箱体 密封。有些箱体内具有运动的零件,为了使它们得到 润滑,箱体内常盛放润滑油,因此箱壁部分常有供安 装箱盖、轴承盖、油标、油塞等零件的凸缘、凸台、 凹坑、螺孔等结构。 这种零件一般都是部件的主体零件,许多其他零件都 要装在它的内部或外部,因此结构较复杂,毛坯多为 铸件,部分结构要经机械加工而成。
①基孔制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1.配合 (2)配合的基准制。
②基轴制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2.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在装配图中的标注方法
5.3.2 极限与配合
三、极限和配合
2.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2)在零件图中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2)在零件图中的标注方法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3.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公差带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的标注
(1)公差框格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的标注
(2)被测要素
5.3.2 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的标注
(3)基准要素
5.1.3 零件的视图选择
3. 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应运用形体分析法对零件的各组成
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 达完整,如何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 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的重点。
5.1.4 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1. 尺寸基准 2. 尺寸基准的分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3.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零件上的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2)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5.4.4 箱体类零件
3.泵体的尺寸标注 箱体类零件由于结构复杂,尺寸非常多,因此必
须非常仔细地进行形体分析,逐个注出其定形尺寸和 定位尺寸,并合理布置各尺寸,使其安排清晰合理。 选择基准时,通常选用设计上要求的主要孔的轴线、 重要的安装面、接触面(或加工面)、箱体某些主要结 构的对称面等作为长、宽、高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 对于箱体上需要切削加工的部分,应尽可能按便于加 工和检验的要求来标注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