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我国的对策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我国的对策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我国的对策
随着关税壁垒逐渐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技术壁垒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中最重要的一个。

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同时其成员国也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尤其在有关汽车、电机、机械和制药产业更为明显。

概括起来,欧盟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标准和法规。

欧盟各国由于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高,因而各国的技术标准水平较高,法规较严,尤其是对产品的环境标准要求,让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望尘莫及。

在欧济一体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协调各国的技术标准。

欧盟不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而且各国也有各自的严格标准,它们对进口商品可以随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从总体来看,要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必须至少达到三个条件之一,即:(1)符合欧洲标准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2)与人身安全有关的产品,要取得欧共体安全认证标志cE;(3)进入欧共体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09000合格证书。

同时,欧共体还明确要求进入欧共体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共体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认证,才允许在欧洲统一市场流通。

2.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

欧洲以外的国家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符合欧盟指令和标准(CE),才能在欧洲流通。

欧盟12个新指令把市场上流通的产品都做了规定这12个新指令覆盖的产品都必须有CE标志,在国家之间互相承认检验(认证)结果之前,外国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就必须取得一个欧洲国家的认证。

这12个指令覆盖的产品生产厂,要想把产品卖到欧洲,生产厂要有较好的质保体系,在取得cE标志之前是否应取得体系认证,这要看具体情况。

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对输入盟的产品加强安全检查,不管从哪个成员国的口岸进来,均需根据统一标准接受安全和卫生检查,任何一个海关,只要在检查时发现进口的产品不符合欧盟的标准,可能会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仅有权中止报关手续,还应该立即通知其他海关口岸。

欧盟主要加强对进口玩具、食品和药品的卫生和安全检查。

3.标签、包装壁垒。

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

如对易燃、易爆、腐蚀品、有毒品,法律规定其包装和标签都要符合一系列特殊标志要求。

欧盟对纺织品等的进口产品还要求加贴生态标签。

目前在欧盟最为流行的生态标签为0KOTex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是纺织品进入欧洲纺织品市场的通行证,对服装和纺织品中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PPb级。

这无疑给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造成很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技术有限,很难控制到PPb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实验条件有限,而无法检测出PPb级的物质。

如果让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检测,其费用相当昂贵,这势必加大了出口商的成本支出。

4.绿色技术壁垒。

这是欧盟最为严厉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下述几种:(1)绿色生产。

要求进口商品的生产企业严格执行他们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化学物料尤其是有害物料、清水和有
机溶剂的用量,采用他们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

(2)绿色技术标准。

欧盟制定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环境标准,限制国外产品进口。

1995年4月,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实施《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要求产品达到Is09000系列标准体系。

欧盟也启动一项名为Isol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

(3)绿色环境标志。

它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

发展中国家产品为了进入欧盟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才能得到绿色通行证,即绿色环境标志。

1992年5月欧共体正式实施所谓生态标签制
度,并于1993年7月推出欧洲环保标志(Ecohbel)。

(4)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欧盟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

欧盟对在食品中残留的22种主要农药制定了新的最高残留限量。

二、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调查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

居出口额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也是我国出口到欧盟的拳头产品,受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噪声染,节能型、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

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欧盟的德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禁止使用18种偶氮染料,并对进口服装附件进行了严格规定,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每年就有近30亿美元受到影响。

在产品的卫生方面,1996年8月1日,欧盟以不符合其卫生检疫标准为由,禁止我国冻鸡和部分水产品进入其市场,至今尚未解禁,每年损失达数亿美元。

在产品包装方面1998年,美、加、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增加包装成本20%,影响我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l/3强。

在中国即将入世之际,中国输欧的玩具、农产品等的出口屡遭挫折。

欧美国家在取消关税壁垒政策后,又通过推行绿色生产标准和农药残留标准设置了新的技术壁垒。

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禁止销售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INP、DEHP、DBP、DIDP、DNOP、BBP)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禁令将直接影响我国每年4亿美元的欧盟玩具出口,国内玩具制造业将蒙受重大损失,相关的150万劳动力就业也将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欧盟国家的厂商采用了高于禁令的标准,禁止进口的PvC玩具也不再局限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范围。

据悉,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正着手制定法令,对PVC玩具加以限制。

而我国玩具近一半出口美国,其中含
PVc的玩具至少有10亿美元。

可以预见,各国针对含PVC产品制定的国际标准将日益提高、禁令波及的产品范围将与日俱增。

如无有效的应对方法,企业将受更大的损失。

欧盟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输入,而新近推行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更为严格,不仅扩大了检验农药的种类和范围,还大幅度降低了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凡超标产品一律不许进口。

中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许多农产品采用成本较低的农药,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以致出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6期现部分农产品残留量普遍超标,农产品出口形势恶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