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020届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方法技巧: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 选择题主要从“民主”和“专政”两个角度对此知 识进行考查。 “民主”角度最常见的考査方式是引用国家机关、党 关注民生或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 “专政”角度最常见的考査方式是引用国家打击犯罪 活动的事例; 然后由这两个角度的素材引出体现类、说明类或原 因类、意义类问题来考査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或坚持 它的必要性。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区别
思维拓展:区分有关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
• 1.公民≠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剥 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仍 属于公民。
• 2.区别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民主专 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对少数统治阶级 实行民主
对大多数人民实行专政
,只属于统治阶级。超阶级的民主是 不存在的。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 和专政的统一。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P6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意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 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 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 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①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 ②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③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和重要的人权,对发展中国 家尤其重要。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 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知识拓展:全面把握“人权”的有关知识】
主权高于人权,而不是人权高于主权。拥有主权是享有人权的 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一国主权的体现。主权是人权的保证,不能 将人权置于主权之上。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 论、“人权无国界论”,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利 用人权推崇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的表现。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命权和发展权。 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
考点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国家的相关理论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 家的根本属性。
(1)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从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本质)属性。 (3)从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 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从职能看,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也具有社 会管理职能。 从以上看出:国家与阶级有直接的、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国家
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民主与专政:
(1)民主: ①含义: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国家制度。 ②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
职能。 ③特点: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全民的民主。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最真实的民主: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 益充分的实现
特点
民主权利 最 的广泛性 广
泛 民主主体 的广泛性
思维拓展:人民民主的最广泛和最真实
表
现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义劳动 者、社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教材变动: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结构
基本 前提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 广泛真实管用
公 民
基本内容
政治权利和义务
的 途径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政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
治 生
基本原则
三个原则
活 基本要求
有序参与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特别提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国家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原则及 其职能;决定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政治生活的理论基础,凡涉及政府、 政党、民族宗教及外交政策以背景材料的主观题,首先 应考虑到我国的国家性质,特别是问“原因”时,它是 根本原因,以免造成失分。 3、国家性质与阶级性相一致,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 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专政的对象 (2)如何专政 (3)专政的目的
注意: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 的国家性质,包括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是其中的一方 面。
考点三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必要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 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 被写入我国宪法。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 实行专政。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的民主:
(2)专政: ①含义:是指依靠暴力实行统治,专政属于被统治阶级。
(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 意志。)
②国家专政的工具: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
民 ①含义不同
主 和 ②实施的范围不同 专
民主 专政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政 的 ③实施方式不同
民主
平等、少数服从多数
区
专政 依靠暴力、国家强制手段
的政治权利。二者不可混淆。 人是生而平等的,但世界各国的人权标准是不同的,因为人权 是具体的、相对的。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的, 不能撇开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抽象地 去谈人权。 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国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际
线
国际形势呈多极化趋势
我国的外交政策
本单元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1、从命题考查重点看: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 的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政府职能与责任、 依法行政属于高频考点 2、从考查形式看:本专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 有,特别注意以说明、意义类题型考查公民的 相关知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国人民与国家之间是和 谐统一的关系。 (2)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前进方向。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有 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国家性质。 (3)准确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正确理解我国各项 制度、方针政策的关键。它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
人民内部实 行民主
领导阶级 (首要标志)
知识拓展: 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全体人民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文化上,社会主义新文化
知识拓展:把握国家性质,领会全书主线
考点四、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 真实性
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 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 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 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 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现象,避免 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必修2 《政治生活》结构图
我国的国家性质
根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的特点、优势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
公
制 基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
度
线
线
基本
我国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中 特色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
政
府
线
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决策
家 类
资本主义国家
型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体)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
国体
掌握政权 当家作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 破坏社会主义事 业的敌对分子实
行专政
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 专政
• 3.区分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 民主专政的特点既要强调民主又要结合专政。人民民 主的特点是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其他类型的民主专政存在本质的区别
民主
专政
人民民主 专政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 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