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一、关于概念图的概述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概念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认知教学技术,其构图方式和作用与托尼·巴赞(Tony Buzan)1971年发明的思维导图类似,有人也把概念图称为思维导图。

概念图作为开发学生思维的认知工具,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当新旧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学生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

由于概念图能清晰地呈现概念的整合过程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图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建立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笔者认为,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二、构建概念图的步骤
概念图的制作步骤可概括为:
第一步,确定主题列出概念,围绕主题找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并列举出来,但每个概念只出现一次。

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中,也可以把概念写在卡片上,便于移动,在绘制概念图的时候根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放在适当位置。

第二步,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前端,将其余的概念一层一层地排放在列表上。

第三步,继续往下写,以增加更多具体的概念。

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在连线上注明。

概念间的连线可以是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但向上或向两侧时需加箭头(没有箭头时默认为由上往下)。

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应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具体明确的词。

第四步,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连结,并标明连接线。

第五步,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或图示写在概念旁。

三、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 概念图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是否应用概念图来组织教学,如果遇上概念多或陈述性知识较多的章节可采用概念图来组织教学。

2.概念图除了上述一般层级概念图外还可以绘制成链状概念图和环状概念图。

在实际教学中,对那些概念或陈述性知识较多的章节,如果只是通过传统的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得不到发挥。

若应用概念图组织教学,学生就会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重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且充分向学生展示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习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持久。

从更深远意义上讲,学生如果制作出一个缜密的、直观的概念图,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如果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思维难度,也可采用不提示相关概念,只提示围绕某一主线,让学生自己建构概念图,更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多元化。

3. 概念图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考复习中,一些零散的概念或知识点的识记如果只靠死记硬背,记忆持续的时间很短,而且枯燥烦闷,毫无乐趣可言。

教师通过建构知识网络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以便于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记忆也更持久,而建构知识网络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概念图来展示。

在复习课运用绘制概念图来组织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并寻找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对他人绘制的概念图的评判,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与合作、创新与反思,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四、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改善概念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并理解其意义,应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整合和内化。

绘制概念图就能促进这一过程的形成,把整合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草拟和修改绘制中,不断分析比较和综合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之处和内在联系,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及应用概念的能力。

从更深远意义上讲,概念图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假设、推理和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进行概念图的绘制。

因此,概念图的创建不仅是知识结构的整合,而且引导思维活动,激发思维灵感,记录思维过程,呈现思维结果。

同时,当学生把自己绘制的概念图与教师和同学绘制的概念图进行比较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创造欲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 促进交流合作
通过小组共建概念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思想碰撞过程中,个体的知识得以修正和生长,思想得以完善和成熟。

概念图作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讨论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交流工具。

4. 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常常只能考察学生的零散知识,而概念图却可以检测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的深度、知识综合程度和迁移能力。

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适合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的教学评价。

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创建概念图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情况,有助于教师诊断被学生误解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5. 改进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用绘制概念图分析知识结构,把本单元和前后单元的概念联系起来,促使教师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可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形象地看到每一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样比目的形式呈现更便于学生记忆,形成知识网络。

总之,概念图作为一种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对学生来说,概念图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等诸多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