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 (Concept Map)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D.Novak)于1984年在其著作《学习如何学习》一书中正式提出的,该著作对概念图作了系统的阐述。

此后,概念图成为西方特别是欧美国家广泛采用并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图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工具、知识整合的工具等等。

一、教学设计的工具
概念图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与帮助,通过概念图教师能够更清晰地呈现概念的框架结构,更加有条理地组织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概念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将教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概念的地位以及相关性,有利于学生发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因而,有利于体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此外,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比机械记忆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靠,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二、思维创造的工具
制作概念图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宽泛的创造空间,每个同学都可以按照个人的方式进行设计。

在概念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头脑风暴,会在头脑中萌发许多新的想法,而且学生在构建完成自己的概念图之后与他人的作品做对比时还会有新的思路产生。

同时,自上而下绘制概念图的层级结构是一个
从一般到特殊,从概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特点,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

此外,在绘制过程中还需要用交叉连接来体现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存在的相互关系,而交叉连接需要学生的横向思维,这种横向思维可以在概念之间形成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发现新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可见,编制概念图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

三、知识整合的工具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概念图的实际运用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完善认知结构。

通过概念图的绘制,学生能够把一些看似零散、无序的概念融为一体,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更加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加以整合,使学习的知识更具结构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脉络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完善的认知体系。

四、教学评价的工具
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较,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评价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考察的多是一些零散而琐碎的知识,而概念图恰好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概念图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身理解的程度,而且还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水平以及概念间的联系情况。

而且,概念图还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和缺陷,便于教师准确地诊断出学生所误
解的概念,进而作出澄清与矫正,使不够清晰的知识变得明朗起来。

同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绘制出各种形象而美丽的概念图,比如,给概念图涂上不同的色彩,运用形状各异的图形进行表达,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认知情感的流露,有助于教师对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作出评价。

五、教学反思的工具
概念图有助于师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学生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发现自己在概念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比如,知识储备是否充足,概念的理解是否透彻等,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知识上的欠缺予以修正和补充,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增强学习的自我导向性,进而使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在师生共同绘制与修正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概念掌握的不足之处,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可见概念图的绘制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在正视概念图的局限性的同时,应适当地运用概念图,充分开发其内在的教学价值,发挥概念图教学策略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