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秘书实务案例之二接待工作

秘书实务案例之二接待工作


案例一:客人久等
本题的最佳选择是B。 选A看上去似乎只是在提醒老总,实际上却暗含了于雪对老总超 时的不满。的确,作为老总是需要守时的,但老总为了某种需要,有 意多陪刘总聊聊,以便建立更融洽的关系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 这种情况下秘书不能对老总产生抱怨。 选C与选A差不多,只不过于雪是借李总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所 以也不合适。 选D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于雪作为秘书是无权给上司做指示的, 尽管她这可能是一番好意。 选E也是不合适的,老总在谈兴正浓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于雪什么 指示的,而且作为秘书于雪也不应该将这类问题上交给上司。 选B之所以最合适,是因为于雪没有让老总为难。老总在看到 “还要让李总等多久?”的纸条后,只要在上面写上“5分钟”或 “30分钟”就行了,而不要回答“怎么办”或“怎么答复对方”这 类问题。作为秘书要尽量让上司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
案例三:妙辞不速之客
“另外,刚才看您送来的资料,我想起我的同行马小姐曾 和我谈起过她供职的公司正要做公共形象广告和业务宣传, 您看我是否可以介绍他们公司与您合作……她的联系电话 是……,这是她的名片,您可以直接与马小姐联系。” “好,好!”钱先生的口气变的和缓了。 “钱先生,这资料您是否可以多留几份给我,尽管我公司 业务范围不太适合,但周末的同行联谊会上,我可以帮您 向其他合适的公司宣传,同行介绍,恐怕更方便些,您看 是否可以?” 钱先生告退的微笑是真诚的谢意,因为他受到的热情的接 待弥补了没有完成任务的缺憾。胡秘书热情地送他到电梯 口。
案例三:妙辞不速之客
胡秘书正在办公室忙着,进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 男士,自称与李总经理约好的。但胡秘书一查经 理的日程安排,却并没有发现有约会。但既然说 与李总经理有约,也可能是经理亲自约定的,结 果名片一看,是某家杂志社广告业务部钱经理。 凭直觉胡秘书觉得对方是个推销员,但仍然很热 情的请坐、端茶,然后问道:“您是否和李总约 在上午见面?” 对方回答:“如果方便,我希望很快见到李总。”
案例一:客人久等
纸条有这么几种写法: a、“老总,李总已到。你已经超过30分钟 了!” b、“老总,李总已到。还让李总等多久?” c、“老总,李总已到。李总已经等得有些 不耐烦了,我怎么答复人家?” d、“老总,李总已到。你去接待李总吧, 刘总我来接待。” e、“老总,李总已到。我怎么向他解释?”
案例四:错在哪里?
罗经理和史密斯都看到了这一切,史密斯疑惑地 问:“听说你们中国在加工碧螺春时,姑娘们要 用手蘸着唾液把茶叶卷起来,是不是?”罗经理 还未答话,姜秘书立即反应:“那种茶叶样子特 别好看,特别香呢!”罗经理解释说:“不,不, 不,几十年前是这种情况,但现在茶叶的种植、 采集、加工都严格按照国家出口标准进行,不会 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史密斯说:“刚才那位小 姐给我泡茶不是用手抓的吗……”
案例四:错在哪里?
某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罗经理将与英国客商史密斯 谈一笔20万英镑的茶叶出口合同。姜秘书做接待 工作兼翻译。史密斯一进门,姜秘书马上引进会 客室,罗经理已等在那里了,经过一番简单的介 绍,他们发现史密斯粗通中文,能听懂不少中国 话。罗经理与史密斯寒暄的时候,姜秘书前去泡 茶,他用手从茶叶罐中撮了一撮乌龙茶放在茶杯 内,然后冲上水,把 杯子放在史密斯的面前。
案例四:错在哪里?
罗经理转移话题,引导史密斯到茶叶样品桌前,双方就合 同事宜谈了起来,在价格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罗 经理说:“我按最低价打九折给你。”史密斯沉思着,姜 秘书接口:“我们已经给你成本价了,你应该接受了,你 连茶都没有喝一口,怎么知道茶叶的质量呢?” 史密斯听了,耸耸肩,说了声抱歉,拔腿就走。 望着史密斯的背影,罗经理冲着姜秘书一顿责备:“好好 的一大笔生意,都让你给搅了!” 姜秘书茫然不知所措:“经理,我不是一直在帮你吗?怎 么会是我的错?”
秘书实务案例之二——接待工作
案例一:客人久等
背景:按昨天下午下班之前定好的日程安排,老总今上午 九点半到十点一刻与大地公司的刘总会谈,确定联合开发 新产品的一些原则问题;从十点半到十一点半跟海洋公司 的李总见面,解决产品代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十点一刻, 海洋公司的李总已经到了,总经理秘书于雪请李总在会客 室稍等,自已以给客人加水的名义来到老总的办公室,向 老总暗示另外的客人已到;可老总对于雪的暗示一点反映 也没有,还是从足球到汽车,前五百年后八百年地与刘总 在穷侃,似乎完全忘了另有约会。到十点四十了,见李总 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于雪只好又一次来到老总办公室,她 递给了老总一张纸条。
案例二:意外事的处理
一家公司的员工在下班回家时遭遇车祸身亡,其 家属纠集亲戚朋友冲进公司,硬要拉经理去向死 者磕头,经理见势,赶紧回避了。其家属亲朋不 罢休,在公司里大吵大闹,弄的公司一片混乱, 正常工作无法开展。
案例二:意外事故的处理
关键时刻秘书小仇挺身而出,冷静地向死者家属 说:“我们公司的员工,自然是我们的亲人,他 的不幸遇难,我们都很悲痛,我是经理秘书,我 一定代表经理前来吊唁,并参加治丧。与此次交 通肇事有关单位的交涉及处理善后工作,我会向 经理请示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给你们答复。” 一席话,说的对方哑口无言,虽然还有人蛮不讲 理的坚持要领导出来,但许多人已不再胡搅蛮缠, 一场风波基本平息。
案例三:妙辞不速之客
经与李总联系,从他那里得到的答复是“不见”,胡秘书 当然不能“直言相告”。 “钱先生,真对不起,李总正在与一家重要客户讨论谈判, 我不方便进去打断。您看已近中午,怕要耽误您太多的时 间了。您看是否这样,我公司虽在本市,但大多数的业务 还是在与外省市和外商之间,全国工商名录上,我公司已 在册,本市工商名录上再登当然对本公司也有益,具体事 项,我一定请示李总,并尽快电话与您联系,您看,我可 以打名片上您的联络电话吧!” “好,好。”嘴上这么说,钱先生已显不悦了。
案例三:妙辞不速之客
胡秘书明白了,肯定没有约会。即使是李总亲自约定的, 也会有具体准确的约会时间。“您看,很不凑巧,今天上 午李总刚好有个临时会谈。我马上设法和他取得联系,告 诉他您在这等候。或者另约时间,可以吗?” 钱经理马上表示同意。胡秘书接着说:“您看我怎么向李 总汇报您的情况?” 经交谈,胡秘书很快清楚了,来访者是为杂志社编辑本市 最新工商名录做广告、拉客户的。这类事不是第一次遇到, 胡秘书知道接待不可草率生硬,来访者中不乏“无冕之 王”,还须“恭敬送神”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