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季节与时间定位(选择题)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季节与时间定位(选择题)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季节与时间定位(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

钦查群岛是南美秘鲁的“鸟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居民主要是定居数百万年的海鸟和流动“人口”北极燕鸥等,它们留下了厚达50 米的粪便层。

读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1.北极燕鸥向南迁徙至钦查群岛的时间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2.北极燕鸥南迁到达钦查群岛时A.北京正午物影渐长B.正值利马树枝抽芽C.北极极夜范围缩小D.索马里寒流势力强盛3.与钦查群岛寸草不生相关性不大的是A.生物B.距海远近C.大气环流D.地壳运动【答案】1.D 2.A 3.B【解析】1. 由题干“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可知,南迁时应该为北半球冬半年,因此到达钦查群岛的时间可能为10月。

2. 由上题可知,北极燕鸥南迁到达钦查群岛时间大概是10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直到12月22日前后物影达到最长值)。

此时段北极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直到12月22日前后达到最大值);利马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树枝抽芽属于阔叶林景观;索马里寒流是由于索马里半岛的离岸风所致,在6~8月势力强盛。

3. 钦查群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花岗岩岛屿,土壤发育差,鸟类众多,鸟粪多,干旱的气候使得鸟粪不易分解,干燥后厚厚的鸟粪覆盖在花岗岩地表上。

2018年11月17-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

读图回答4~5题。

4. 这次会议召开期间,莫尔兹比港A. 正午日影朝南B. 日出方向为东南C. 白昼比佛山短D. 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小5. 7月份,莫尔兹比港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B. 西北C. 西南D. 东南【答案】4. B 5.D【解析】4. 这次会议召开期间,日期是11月17-18日,太阳直射点约在15°S,正向南移动。

莫尔兹比港正午日影朝北,A 错。

北时北半球是冬季,日出方向为东南,B对。

该地在南半球,白昼比佛山长,C错。

该地距直射点比赤道近,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大,D错。

5. 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莫尔兹比港受东南信风影响,盛行风向是东南风,D对。

A、B、C错。

11月17-18日,太阳直射点约在15°S,正向南移动。

结合莫尔兹比港纬度,正午日影朝北。

北时北半球是冬季,日出方向为东南。

该港口7月份受东南信风控制。

上海市某时刻的树影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方位)。

据此完成6~7题。

6. 此时该地所在地可能为北京时间A. 1月21日6:30B. 3月21日18:30C. 7月21日6:30D. 5月10日12:307. 该日A.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B. 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C. 莫斯科的昼长比北京短D.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答案】6. C 7. 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推断此时图中树影位于西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东北方向,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树影的长度大于树高,说明太阳高度较小,应是上午,日出不久。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即莫斯科的昼长比北京长;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6.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推断此时图中树影位于西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东北方向,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树影的长度大于树高,说明太阳高度较小,应是上午,日出不久。

选C正确。

7.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即莫斯科的昼长比北京长;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选B正确。

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该月最可能是A.3月B.6月C.8月D.10月9.此时,澳大利亚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答案】8.A9.A【解析】9.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澳大利亚大陆气压较海洋低,是夏季大陆增温强烈所致,故选A。

另外也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确定该日南半球处于夏季。

9.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①地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天高云淡,A正确;②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弱,B错误;③地处于强热带气旋东南部,吹偏东风,C 错误;④地处于强热带气旋西部,吹西南风,D错误。

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

下图为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奶牛假期”期间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B.我国东部城区地面沉降较快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11.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草场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市场D.土壤【答案】10.C11.A【解析】10. “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此时气温高,融水多形成夏汛;此时我国东部正值雨季,下渗强,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

11. 根据图示曲线变化特征,产奶量与草场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5~8月气温较低,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成为“奶牛假期”;新西兰绝大部分区域气候湿润且降水比较均匀,与草场的生长变化特征不一致,所以影响因素不是降水量;草场生长状况与市场因素关系很小;土壤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

读白令海峡及其周边区域图,完成12~14题。

12. 甲地地方时比苏厄德A.晚约2小时B.早约2小时C.晚约22小时D.早约22小时13. 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该区域所处月份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4. 图示季节()A.堪察加半岛和苏厄德均盛行西南风B.堪察加半岛和苏厄德均盛行东南风C.堪察加半岛盛行西南风,苏厄德盛行东南风D.堪察加半岛盛行东南风,苏厄德盛行西南风【答案】12. D 13. C 14. D【解析】12. 新的一天是大致是从180°的西侧开始的,甲地位于180°附近,苏厄德位于西十区,二者相差22个时区,故甲地地方时比苏厄德早约22个小时,选D。

13. 根据图示信息,北冰洋附近温度高达10℃左右,据此可判断,该区域所处季节为夏季,结合选项最可能是7月。

所以选C。

14. 结合上题,图示季节为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此季节堪察加半岛盛行东南风,苏厄德则受西风影响,盛行西南风,选D。

沙丁鱼喜凉水,水温14 ℃~20 ℃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

厄加勒斯附近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形成壮观的“鱼带”。

右图示意非洲南部沿海等温线及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15~17题。

15. 推测沙丁鱼大迁徙的可能路线是A. 路线1B. 路线2C. 路线3D. 路线416. 沙丁鱼从厄加勒斯浅滩大迁徙的时段大约是A.5、6、7月B.8、9、10月 C.11、12、1月D.2、3、4月17. 在沙丁鱼大迁徙的时段里,一艘轮船日出时从厄加勒斯角出发前往开普敦。

期间船员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A.出发时船桅杆的影子朝向西北B.轮船航行中顺风顺水C.岸上树林枯黄叶落D.轮船航行中常有阴雨天气【答案】15. C 16. A 17. D【解析】15. 南非海岸线长约2500公里,东西南三面由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抱,在西岸的大西洋有由南向北的本格拉寒流流过,在东岸的印度洋有由北向南的厄加勒斯暖流流过,在南岸有由西向东的西风漂流流过南半球的冬季,南极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与外海来自南赤道温暖的厄加勒斯暖流相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带来了浮游生物的繁盛。

沙丁鱼是冷水鱼,海水的温度是它们迁徙的主要原因,水温14—20摄氏度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

当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地区时,它们会涌向海岸。

因此,南半球的冬季,当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顺着冰冷的洋流,由南向北,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故线路3合适,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16.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沙丁鱼是南半球的冬季迁移,选5、6、7月(南半球的冬季),A对。

17. 5~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厄加勒斯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影子朝向西南方,A错;自然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此季节受西风影响,轮船航行为逆风,气候温和多雨,B错,故选D。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

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图4)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

据此完成下面18~20题。

18. 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9. 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B. 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20. 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15′N,117°ll′E)相比,悉尼(33°51′S,151°12′E)A. 白昼时间较短B. 日出时刻较晚C. 正午太阳高度较高D. 正午物影较长【答案】18. D 19. A 20. C【解析】18. 图中M地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冬季,D对。

夏季炎热干燥,盐分含量大,B错。

春季、秋季居中,A、C错。

19. 根据材料,滨藜是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吸收水分多,降低地下水位。

能够吸收土壤盐分,使土壤盐分含量降低,A对。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能降低盐分,B错。

不能表示增加大气降水,C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