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 空间定位

高考地理专题 空间定位

高考地理专题空间定位空间性即地理的区域性,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因为任何地理事物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许多地理原理和规律也表现为地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以至有人把地理称为空间的科学。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人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饲题。

如果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解决空间定位的主要思想方法有:1.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网数据定位: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

如:北美洲的中心经度约为90。

w;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

S~40。

S和120。

E~150。

E之间。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

如上图:有经纬线度数,有河南、湖北省区的文字,还有山脉、河流、铁路及走向以及中部省区的轮廓。

通过这一系列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综合联想分析,可判断出图示秦岭地区。

其c城是西安,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D是宝成线。

4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日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如例4。

5利用地理原理来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或地理位置。

如例5。

6掌握特定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南北半球的判断主要方法有:(1)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2)依据大洲、大洋的轮廓判断;, (3)依据东、西经度的分布判断(从俯视图看:东经度向东递增,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西经度向西递增,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依据气旋及反气旋的气流方向判断;(5)依据极地附近的动物景观判断(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分布南极地区有企鹅、蓝鲸分布);(6)依据臭氧空洞位置判断(目前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南极地区附近);(7)依据物体运动的方向判断(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右偏;南半球沿运动方向左偏);(8)依据南北半球风带的方向判断(如西风:北半球是西南风,南半球是西北风);(9)依据气温的分布判断(北半球北冷、南热;南半球南冷、北热);(10)依据气压场的分布判断(七月,北半球大陆是低压,海洋是高压;一月,北半球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

南半球相反);(11)依据洋流的运动方向判断(如中低纬海区: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7依据地理原理,掌握空间结构地理的空间结构是指多种地理事物间分布的综合特征。

如:冬夏气压场的分布大势,海水表层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合理布局等。

这里,主要是依据相应的地理原理进行分析、说明、评价。

8掌握地理的整体性规律,建立空间联系地理学科的原理之一是整体性,即各地理要素之间都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因此在地理事物的分布上更表现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在复习时要多思考,适当进行整理,形成一种理性思维方法,掌握地理事物分布的内在联系规律,就有了判断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最有效的方法。

(2004年浙江省文综试题)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7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思路点拨] 本题答对的关键是对图的判定,只有正确识出图’中所表示的地区,才能正确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其利用状况做出评价。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纬度400。

、东经600一700、湖泊的轮廓、等高线200—500米,可判定此地区应是中亚地区,,图中湖泊为咸海,其周围平原为图兰平原。

(1)此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河流多为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风,因为接近冬季风源地。

(3)由于此地区气候干旱,过度垦荒会造成土壤荒漠化。

(4)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会使当地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从而导致土壤盐咸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

(5)大量引R1(阿姆河)、R2(锡尔河)河水灌溉,会使注入成海的水量减少,致使水位下降、湖面减小、含盐量增加,湖内生物减少。

(6)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结晶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规范解答] (1)冰雪融水、少量降水气温 (2)风力 (3)导致土地沙漠化(4)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水中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表面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

(5)人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结晶盐分。

【例:2】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后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的是(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3)B地所在的纬度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出现的自然带有思路点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温带地区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推断出。

(1)D>B>C>A(2)A>C>B>D(3)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例3:读图中地理区域,回答:(1)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2)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3)所以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思路点拨:此题的立意是先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入手,再依据地理事物间的空间分布联系规律出发分析、判断相应问题。

同时还需揭示:地理位置(副热带一地质历史上生物繁茂)、地质构造(沉降海湾一储油构造)——石油资源与地理位置——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缺乏资源等一系列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内在联系。

只有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进行正确判断乖推理。

第(1)问,通过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轮廓’、经纬度位置及沙漠符号,可判断该地是西亚地区,该地最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

第(2)问,从图中的沙漠符号和纬度位置看,西亚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所以气候炎热干燥。

第(3)问,因此,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淡水资源。

规范解答: (1)石油天然气 (2)终年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3)淡水资源练习1.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 )A.西经200,纬度00 B.经度1800北纬900C.经度00,北纬900 D.东经1600纬度002.下图四点中,同时符合西半球、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和太平洋四个条件的点是 ( )3.下列国家地区中,回归线穿过的有 ( )A.缅甸、巴基斯坦B.澳大利亚、南非C.巴西、菲律宾D.墨西哥、美国4.判断下面海峡所在的经度位置,经度数由小到大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5.观察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 H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A.①23026’N,②O0,③66034’N,④900SB.①900N,②66034’N,③23026’N,④O0NC.①O0,②23026’N,③900N,④66034’ND.①23026’N,②O0,③900N,④66034,N6.读世界著名海峡图。

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7.读下图,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北极、纽约、基多、东京B.南极、格拉斯哥、洛杉矶、墨西哥城C.北极、秋明、科伦坡、塔斯马尼亚岛D南极。

马达加斯加岛、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8.读下图,在下列选项中,各港口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孟买、利马、高雄、横滨 B.马赛、瓦尔帕莱索、珀斯、新奥尔良C.斯德哥尔摩、汉堡、卡拉奇 D.青岛、鹿特丹、开普敦、圣弗朗西斯科读图,回答9~11题。

9.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10.图中各岛位于大西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1.图中华人、华侨最多且曾召开过著名“万隆会议”的岛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分别表示世界4个经济发达国家局部地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13.四地区按纬度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bdc C.dbc D.abd14.下表列示影响四个国家发展工业的主要的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它们()A①可能是埃及B.②和③肯定是发达国家c 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D.④新加坡读图,回答15~16题:‘15.有关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域图上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乙的比例尺小于甲,但大于丙D.无法确定16.乙和丙阴影区域所处的两个主要国家 ( )①都是人口超过一亿的大国;②都有回归线经过;③乙国是发展中国家,丙国是发达国家;④乙的粮食作物主是水稻,丙国的热带经济作物闻名世界A.①③④ B.③ C.③④ D.②③17.读下图,回答:(1)A点的地理坐标;B点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