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冲压变形基本原理)
(3)根据全量理论得出的一些简单结论…
西华大学 张晓洪
(3)根据全量理论得出的一些简单结论
1)球应力状态下,σ1=σ2=σ3=σm,则ε1= ε2=ε3=0,此时仅有弹 性变形存在;
2)平面变形 此时,ε2=0,则有ε1=-ε3 。根据全量理论,可得σ2-σm=0或σ2=σm。 故在平面变形时,在主应力与平均应力相等的方向上不产生塑性 变形,且该方向的主应力为中间主应力( =σ1和σ2的平均值)。 如宽板弯曲,宽度方向变形为0。 3)平板毛坯胀形时,胀形区变薄显著 中心部位的应力状态的两向等拉,厚向应力很小。σ1=σ2,σ3 =0,为平面应力状态。 由全量理论判断变形区的变形情况,ε1= ε2=-ε3/2,在拉应力方 向上为伸长变形,而厚度方向为压缩,且数值为伸长方向的2倍;
西华大学 张晓洪
(3)根据全量理论得出的一些简单结论
4)三向受压(0>σ1>σ2>σ3)时,由全量理论可知,最大压应 力σ3方向上的变形一定是压缩变形,而最小压应力σ1方向上的变 形必为伸长变形。 5)拉应力方向不一定为伸长变形,压应力方向不一定为压缩 变形,应根据与主应力的差距来判定;
6)某方向的拉应力最大,则该方向必为伸长,同理,某方向 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则该方向必为压缩变形。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屈服准则和应力应变关系
(一)屈服准则 即塑性方程,指材料进入塑性状态的力学条件。
材料质点进入屈服的影响因素:材料性能、受力状态等。
材料进入塑性状态,是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判断,前人提出了 一些方法。
1、Tresca准则
当材料中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临界值时,该材料即进入屈服状 态。
当为单向拉伸时,可进一步化简。
该指标由拉伸试验获得。
(三)变形抗力…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三、 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
(三)变形抗力 1、含义:即金属抵抗变形而对外力施加者的反作用力。 2、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材料的性质(如流动应力)、材料塑性成形时的状态、摩 擦条件、变形体的几何尺寸、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等。
塑性和变形抗力是两个独立指标。 四、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nano
3)多晶体受三向压应力时, 晶界变位困难,增加了材料的可 塑性。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三、 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
(一)塑性 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 能力。 材料的塑性与材料的性质、变形方式、变形条件有关。 (二)塑性指标 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均是指材料因 受力变形开始破坏时的塑性变形量。
(二)趋向性控制措施…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变形趋向性的控制措施
1、合理地确定毛坯尺寸 实例:右图中D0、d0 D0/dp、d0/dp均小时:拉深 D0/dp、d0/dp均大时:翻边 D0/dp大、d0/dp小时:胀形 应用实例。 钢球活座套
2、正确设计模具工作部分形状 和尺寸…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变形趋向性的控制措施
西华大学 张晓洪
β值的具体取值
中 间 应 力 σ 2=σ 1或σ 2=σ
β
应 力 状 态 单向应力叠加三向 等应力
应 用 举 例 软凸模胀形、外缘翻 边 宽板弯曲
3
1.0
σ 2=(σ 1+σ 3)/2 σ 1不属于上面两 种情况
1.155 平面应变状态
≈1.1
其他应力状态(如平 缩口、拉深 面应力状态等)
塑性变形:指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去除后,物体不能恢复自己 原始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总变形:实际冲压成形的情形,是二者兼而有之。 冲压成形即是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 二、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 …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
1、滑移:作用在晶体上的剪切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晶 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产生移动。 2、孪动:作用 在晶体上的剪切应 力达到一定数值后,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 另一部分产生移动, 而已变形部分的晶 体位向发生变化, 与未变形部分以孪 动面对称。
西华大学 张晓洪
四、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含内、外两个大的因素。
(一)化学成分的影响
影响碳钢和合金钢的物质 碳含量、有益杂质含量(硅≤0.5% 、锰≤0.7% ) 合金元素含量 杂质含量(磷、硫、氮、氢、氧)
钢中的杂质
(二)组织形式的影响
单相与多相、晶粒的细化、钢的处理工艺(冶炼、浇铸、锻 轧、热处理) (三)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屈服准则的几何表示
1、Tresca准则的图形表示
平面应力状态,σ2=0,见图。
2、Mises准则的图形表示 σ2=0时,准则变成如下形式:
3、二者的比较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三)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的关系
1、弹性材料的加载 线性、可逆。 2、塑性材料的加载 非线性、不可逆,如图。
3、一点的应力分析 1)球应力状态(三向等压、静水压力)
2)平均应力
平均应力与坐标的选取无关。
3)应力的叠加
西华大学 张晓洪
3、应力的叠加(续) 应力球张量:三向等应力状态,不产生剪应力,故不改变 物体形状,体积略变; 应力偏张量:三应力的平均值为零,不引起物体体积的变 化,但产生的剪应力与原应力张量完全相同。 4、主剪应力和主剪应力面
西华大学 张晓洪
四、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三)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一般,若温度↑,则 δ ↑ ,σ ↓,因为: 回复与再结晶 原子动能加大出现新的滑移系 热塑性 晶界强度
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图
西华大学 张晓洪
四、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四)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变形速度含义。 1、速度大时,同时驱动的位错增多,临界剪应力提高,变形 抗力增大;此时主要为弹性变形。 2、速度大时,回复与再结晶时间少,增抗力,减少塑性; 3、速度大时,变形能转化为热能,有利于塑性。 在中小型冲压机上,变形速度主要章将介绍如下内容: 第一节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 第三节 冲压成形时变形毛坯的力学特点与分类 第四节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及冲压材料
西华大学 张晓洪
第一节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金属是一种多晶体。 一、物理概念 弹性变形:指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完全恢复自 己原始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三、硬化与硬化曲线
(一)硬化概念 即材料冷冲压过程中其性能指标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1、硬化的结果
(1)强度指标发生变化:σs和σb一般增大; (2)塑性指标降低:δ和ψ 2、影响硬化的因素 (1)材料本身的性能
(2)材料的变形条件,或加载过程
3、冷作硬化的利弊
硬化致变形转向未变化或少变化部分而均化,如拉深、胀形等; 塑性降低而变形困难,如翻孔的预孔冲制时导致的硬化,不利于翻边的完成。
西华大学 张晓洪
二、板材冲压成形的试验方法
1、板材的冲压成形试验方法概述 (1)直接试验:通过特定的压力设备,让试样所受到的应力状态 和所产生的变形过程都与在实际加工中试样所受的负荷和产生的变 形过程相似,从而测定特定的负荷或变形量,当作判定金属成型性 能尺度的一种工艺性试验 。 (2)间接试验(基础试 验),是使材料进行单纯的 变形过程,通过测定各种与 材料成型性能相关的各种参 数,把握其物理意义,掌握 强度及变形特性。 具体的试验方法…
西华大学 张晓洪
3、滑移和孪动的差别: 滑移是渐进的; 孪动导致金属的破环; 孪动所需切应力大得多。 4、晶间变形:指晶粒间 发生的移动和转动。 5、塑性变形与晶间变形 的关系 1)加强晶间结合力、减 少晶间变形、有利于晶内变 形的因素均可提高材料的塑 性变形能力;
2)晶粒间的杂质使晶界结合 力降低,晶界变脆,不利于材料 的塑性变形;
西华大学 张晓洪
2、Mises准则
Von Mises提出,当材料中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材料开始屈服。即:
Mises准则比Tresca准则多考虑了中间应力,故比之更接近 实验数据。
西华大学 张晓洪
写成与Tresca准则类似的方程形式,可为:
其中,β=1~1.155,β值的具体取值如下:
(1)单向拉伸、单向压缩、双向等拉、双向等压时:β=1 (2)纯剪(σ1=-σ3,σ2=0)、 平面应变[σ2=(σ1+σ3)/2] :β=1.155 (3)其它(应力分量未知)时:β=1.1
在塑性变形阶段,硬化曲线上每一点的应力值都可理解为材料在 相应变形程度下的屈服点。
3、塑性变形的分析理论…
西华大学 张晓洪
3、塑性变形的分析理论
(1)增量理论 塑性变形时,材料的应变增量正比于应力偏量。
据此可写出瞬态形变方程,通过积分可得出整个变形过程。 该模型与实际状态相近,但计算复杂,尤其是冷作硬化问题。
西华大学 张晓洪
5、等效应力(广义应力、应力强度)
特例:单向应力、球应力、一般等状态 等效应力作用:描述偏张量的合成效果,用一个指标描述 了对塑性变形有效的应力部分。
西华大学 张晓洪
6、一点的主应变状态
与应力对应,任何单元上均有正应变和剪应变; 任何单元上,可找出应变主轴,则其上的应变为主应变。
一、变形毛坯的分区 变形区 不变形区:已变形区、待变形区、单纯不变形区、传力区
西华大学 张晓洪
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特点总结
变形可分二大类: 1、伸长类变形 指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的应力其绝对值最大者为拉应力时, 在这个方向上的变形后一定是伸长变形。
变形图中的MON、NOA、AOB、BOC、COD五区。
2、压缩类变形
推导…
三个主应变关系说明: (1)形状尺寸变化而体积不变; (2)必有一个最大的应变与另2个符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