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人教版

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全面梳理一能源结构与分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1.结构我国能源以A□01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02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潮汐能、□03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04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1.□0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02交通比较便利。

三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01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02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四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分析“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的术语有:能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

五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01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02道路的铺设(2)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03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04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广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05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06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07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1)“三废”的产生:□08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2)治理措施⎩⎨⎧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09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10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1.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成就显著,逐步形成电力、铝等有色金属加工、冶金工业等支柱产业。

贵州省发展铝等有色金属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简述这一发展措施的合理性。

提示:贵州省铝土资源丰富,铝土冶炼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该省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乌江上游的水能,发展铝冶炼和铝产品加工工业有利于发挥贵州省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以山西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能源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简述该区域能源开发的地理意义。

提示: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评价角度内容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开采条件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市场条件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交通运输条件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1)优势条件(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面是太行山,南面临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降水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消耗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要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

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表:种类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我国分布密集区水能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种类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我国分布密集区太阳能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洁净程度青藏高原、西北内陆风能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地热能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西藏地区潮汐能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差大小东南沿海沼气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南方地区(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思维探究][答案] (1)B (2)A (3)C考向1 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2020·广东惠州上学期第一次调研)传统火电厂的湿冷系统是利用大量自然状态水对锅炉水蒸汽进行蒸发冷却。

建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五彩湾火电厂是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也是我国疆电外送配套工程之一,其新型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五彩湾火电厂在新疆戈壁滩布局的主要优势是( )A.原料丰富B.风力强劲C.地价低廉D.市场广阔答案 A解析建设火电厂,煤炭消耗量大,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发展火电的主要优势。

(2)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 )A.发电量大B.耗水量少C.废气量少D.耗煤量少答案 B解析新型风冷火电厂利用空气进行冷却,传统火电厂用水进行冷却,故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耗水量少。

考向2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

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④分布不集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

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非常近。

(2)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加大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考向3 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所产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

2014年,中国某企业投资2亿美元,开采几内亚博凯地区的铝土矿。

2015年9月29日,首条满载铝土矿的18万吨散装船从几内亚启程到达我国烟台港。

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基地。

据此完成(1)~(3)题。

(1)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 )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D.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答案 D解析几内亚位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故D项正确。

(2)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的影响主要是( )A.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B.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C.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D.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答案 B解析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产业主要是以开采业为主,铝土矿的附加值较低,A项错误;能够增加铝土矿的产量,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B项正确;扩大我国铝土矿的来源,而不是提高自给率,C项错误;从非洲开采运输铝土矿不会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与技术有关,D项错误。

(3)该企业计划在几内亚建设电解铝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我国铝土资源枯竭C.几内亚产业基础好 D.几内亚劳动力廉价答案 A解析电解铝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需求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由于环境压力和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我国将电解铝产业向外转移,故A项正确。

1.太阳能、风能等电站建设条件评价角度评价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土地面积广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科技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资金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1)新能源开发的意义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

(2)新能源开发的不利影响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考点2 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1.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升级。

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1)必要性①矿区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2)方法和手段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水平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2019·江苏高考)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D.产业萎缩(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A.优化产业结构B.加快工业化进程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思维探究][答案] (1)CD (2)AD考向1 资源的综合利用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示意图中A和B两种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A气体可大量排放,不需实行回收处理B.B气体可以大量排放,部分回收即可C.A气体是该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D.A和B两种气体产生的问题都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A气体是二氧化碳,B气体是二氧化硫,两种气体的排放均引起环境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