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摘要《不幸的人生》选自歌剧《伤逝》,歌剧以子君和涓生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子君和涓生最终无法承受重重压力而分手,这将子君推向绝境,走向死亡。

《不幸的人生》即是子君在离开涓生时所唱的一首咏叹调。

本文以《不幸的人生》的音乐特点为基础,试从感情基调、歌唱语气的处理对该咏叹调的演唱处理加以阐释,以期达到演唱者能够正确的演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不幸的人生》音乐特点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歌剧《伤逝》是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于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这部歌剧的艺术结构新颖、严谨、简练,采用了以四季景色来隐喻主人公冷暖人生的创作手法,集中表现两位主人公的爱情生活由甜蜜、幸福逐步走向失意、失望,最终走向灭亡的悲剧性结局。

《不幸的人生》是剧情发展到“冬”时,子君和涓生的爱情破裂,在离开涓生时子君唱了这首极具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咏叹调,此曲人物感情真挚而强烈,心理刻画细腻而深刻,表现了子君痛苦、困惑、无助的心境,是女高音音乐会经常演唱的一首作品。

1咏叹调《不幸的人生》音乐分析
《不幸的人生》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就调式调性而言,是带变化再现的三部性曲式结构。

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二段中段为对
比乐段,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加强整个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乐曲的a段在f小调上,引子开始为六小节,由两个下行模进的乐句引出全曲悲伤的基调。

引子的伴奏和弦主音落在导音上,给人以强烈的不稳定感。

旋律色彩是暗淡晦涩的,突出沉闷的空气、冰冷的环境。

这一部分是情感的铺垫,两个下行模进的乐句,仿佛描绘着子君带着一颗迷茫的心徘徊在即将破碎的爱情边缘,步履蹒跚缓缓走来。

第一乐段(7-22小节),音乐由低音区进入,旋律中弱,节奏节拍是4/4拍与3/4拍的混合出现,音乐旋律在强弱的变化中,突明突暗的旋律色彩仿佛把过去的快乐和现在的绝望在子君脑海里交相纠缠,体现了人物环境的“寂静”“寒冷”。

子君开始诉说着自己的悲伤和无助:“又是……又是……”,两个变化重复的“又是”给人一种无尽的辛酸。

第二乐句用了一段宣叙调:“也许他是对的……”渐进的旋律主题再现,诉说着她在过去和现在所受的感情痛苦里绝望地寻找着自己。

类似说话的语气,密集的节奏,连续四个弱起小节暗示着她的不安和惶恐。

第二乐段(23-107小节)是这首咏叹调的主体段落。

23-55小节音乐进入同主音f大调,给人以强烈的调式色彩对比。

从小调转为充满激情的同主音f大调,由弱渐强的旋律展开,调性的改变把子君从小调中的忧伤转为f大调的宽广开阔,表达了子君对爱情的依依不舍和眷恋。

“别了……别了……”,几个变化重复的“别了”表
现了子君对幸福生活的回忆和破裂爱情的诀别。

56-77小节,音区不断提高,旋律音符密集,节奏急促,充分体现了子君的情绪已经濒临混乱,音乐的力度从mf-f,子君的情绪从悲伤到崩溃。

“我的眼泪啊,滴滴洒在……”音乐层层递进,乐句变得急促,情绪更加激动,接下去三个“我将回去”三度上行模进,子君向命运发出呐喊,终于在“啊”上用八个三连音从上而下缠绕进行把歌曲推向一个高潮,这时的子君已泪如雨下,迸发出了满腹的委屈和绝望。

78-107小节,音乐回到f小调,力度由弱开始,色彩是暗淡的,旋律多变,带有一定的宣叙性。

两句模进的“可怕啊”,调性由f大调转到f小调和c小调,渲染出子君恐惧的复杂心理,特别是最后一句“是寂寞,凄凉和怨恨。

”“恨”停在小调式的二级音上,音高是g2,时值是五拍,是一种无限怨恨的情绪的宣泄,也是音乐向前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挣扎的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三乐段(115-123小节),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旋律由
mp-p-mp,音乐渐渐弱小,子君也已经力竭,默默流泪的子君,心情已经渐渐平静。

“又是死一样的寂静”的音乐主题再次响起,但音量已逐渐变得更弱,子君孤单的身影慢慢被泪水融化了,悲凉的旋律伴着她走进了自己挖掘的爱情坟墓。

尾声是130-138小节,f-mp-p,旋律由强到弱淡去,子君也慢慢消失在夜色里,一切好像又归于平静。

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看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了调性的转换,节奏的变化,层层模进的手法,在咏叹调中融进宣叙性的乐句和乐段,
首尾相扣,全曲一气呵成,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达到了旋律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

2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演唱分析
通过对咏叹调《不幸的人生》的音乐特点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在演唱和教学实践中结合这些音乐特点,对这首咏叹调进行合理而准确的艺术处理。

2.1准确把握感情基调
这首咏叹调的总体情绪是悲凉、绝望、无助的,其中也包涵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留恋、对爱人诀别的痛苦以及对现实的惧怕。

因此我们在调节演唱情绪时,首先要随着音乐的发展把握住全曲的悲剧基调,然后认真把握每一处细小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戏剧表现力和歌曲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歌曲听起来张弛有度、声情并茂。

演唱者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想象这首曲子是一位不幸失去爱情、失去往日美好回忆的年轻女子在遭受残酷的现实、失去背信弃义的爱人时痛彻心扉的哭喊,对不幸人生经历的深刻控诉。

演唱者要感觉身临其境的去唱,怀着同样悲痛的感情甚至是对主人公的同情,情绪很容易就调动起来了。

另外,在演唱时要注意根据不同段落中情绪的起伏来调节歌唱情绪。

比如说a段是女主人公在低沉、伤心地诉说,情绪悲伤而压抑。

b段是对生活的挣扎、悲愤之情;再现段又回到a段的悲伤无助之中,同时又有肝胆皆裂的痛楚之情和无力与命运抗争的绝望心境。

但要注意的是,歌唱过程中既要求歌唱
者调动全身心的情绪演唱,又要求对感情加以控制,不能刻意地为了表现戏剧性而使声音出现颇抖或者情绪过于激动而无法完整演唱。

2.2正确处理歌唱语气
歌唱者在演唱一首作品时,必须要熟练掌握与歌曲及剧情相吻和的歌唱语气来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在这首充满悲剧情绪的咏叹调中,如果在语气和咬字方面过于机械,不能和剧情配合,那么再好的声音也毫无戏剧表现力可言。

因此在演唱一首作品前,我们必须要做好案头工作,熟悉歌剧的剧情和咏叹调的演唱情境,并结合咏叹调的人物角色特征,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歌词自然就成为角色的语言了。

在这首咏叹调,子君的情绪是极度绝望和悲伤的,因此语气是略带哭腔和颇抖的,这种处理主要体现在一些低音区和带有宣叙性质的音调中。

例如在咏叹调开始进入时“又是死一般的寂静,又是冰一样的寒冷”,演唱中要突出“死”、“冰”两个字的字头和语气重音,凸现出“寂静”和“寒冷”的场景意义。

“阵阵剧痛斑斑伤痕”八个字咬字的爆破音要夸张一些,并给予一定的顿挫感,以此来体现主人公心灵的伤痛。

在b段落的第一个“滴滴洒在”四个字的处理上,由于节奏上的紧密,演唱者咬字要快速而清晰语气要坚定,“洒”字要突出,使高潮处的戏剧张力加大。

第二个“滴滴洒在”不同于第一个,要突出“滴滴”两个字,顿挫感要强。

再比如b段第三部分中两个“可怕啊”要突出“怕”字,爆破音要明显,气息对抗性
要大。

总之,像这种语气的处理方式在《不幸的人生》中有许多,演唱者只有注意到细节处的语气和咬字的到位,才能使整首作品听起来感人至深,贴近人物角色。

《不幸的人生》是一首表现痛苦、悲伤和绝望的咏叹调,沉重、压抑和悲愤是它的感情基调,要求演唱者把握住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剧情的变化,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把作品更完美的展现出来。

施光南先生通过这首凄美抒情又不乏戏剧张力的咏叹调,将子君的悲剧性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我们唯有通过深入理解该作品的音乐特色和创作特征,在演唱之前做好案头工作,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所唱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及其情感的变化和发展,这样在演唱作品时,才能深入情结,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自己已有的专业技术,达到声情并茂,完美地演绎该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将人物的心理波动和角色命运完整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