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护理学基础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2)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 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四肢瘫软,深浅反射均消 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 维持呼吸、循环,但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 禁或潴留。
四、瞳孔
形状、大 小和对称
性
对光反应
瞳孔的大小、形态变化及对光反应是许多疾病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形状、大小和对称性
3.呼吸
应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 度、呼吸音、呼吸困难和伴随气味。 呼吸频率>40次/分或<8次/分,都 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4.血压
血压的观察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 察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过高、过低 或不稳定均为病情严重的表现。
(三)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缺乏正
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按其程度可分为嗜睡、意 识模糊、昏睡和昏迷。
• 1.解释:危重病人、意识障碍、心肺
培
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术、氧气吸入法、
养
吸痰法、洗胃法的概念
学
• 2.说出病情观察的内容
生
• 3.阐述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措施 • 4.叙述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 • 5.简述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术的步
骤及注意事项
人 道 主
• 6.讨论吸氧法的适应症
义
• 7.说出氧气表的结构和作用
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应灵敏,若瞳 孔大小不随光线刺激而变化,称瞳孔 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深度昏迷或濒 死期病人。
(五)心理反应
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观察应从病人对健 康的理解,对疾病的认识,处理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价值观、 信念等方面来观察其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情绪状态、感知情 况等是否处于正常。危重病人常会产生恐 惧、焦虑、绝望、抑郁、猜疑等心理反应。
(二)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1.体温
体温低于35℃,多见于休克及衰竭 的病人;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急性感 染;体温持续不升、持续高热均提示病 情严重。
2.脉搏
应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的 变化。脉率<60次/分或>140次/分、 出现间歇脉、脉搏短绌均说明病情有变 化。如严重的心脏疾患、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等。
正常人瞳孔双侧等大,呈圆形居中, 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2~5mm。 瞳孔散大(直径>5mm),常见于颠茄类 药物反应、颅内压增高及濒死期病人;瞳 孔缩小(直径<2mm),常见于有机磷农 药、巴比妥及吗啡类药物中毒等;一侧瞳 孔散大常见于脑疝、脑肿瘤、脑出血压迫 一侧动眼神经等。
2.对光反应
3.昏睡
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 醒,强刺激可唤醒,醒后答非所问, 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熟睡状态。
4.昏迷
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又可分为浅 昏迷和深昏迷。
(1)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 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可有大小便失禁或 潴留。
风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重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 支持性护理
第二节பைடு நூலகம்
危重病人的 抢救技术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一、危重 病人的病 情评估
二、危重 病人支持 性护理
一、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 病情观察的概念
-即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
4.饮食与营养
危重病人分解代谢增强,摄入量减少,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应观察病人进食、 饮水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液体量,评估营 养、水分能否满足机体的基本需要。
5.呕吐与排泄
注意观察呕吐物、排泄物(引流物) 的性状、颜色、气味、量、次数、呕吐 和排泄方式等。如喷射状呕吐常见于颅 内压增高的病人;柏油样便常见于上消 化道出血的病人。
一、危重病人 的病情评估
四、病情观察的内容
• 一般情况的观察
-发育与体型 -饮食与营养状态 -面容与表情 -体位 -姿势与步态 -皮肤与黏膜
表情 与面容
皮肤 与黏膜
呕吐 (一)一般情况
与排泄
饮食 与营养
姿势 与体位
1. 表情与面容
高热、急性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病人常 表现为面颊潮红、烦躁、表情痛苦、呼吸急 促等急性病容;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 核等疾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灰暗、目光黯 淡、憔悴、精神萎靡等慢性病容。
精
• 8.简述吸氧法的注意事项
神
• 9.正确换算氧浓度和氧流量,计算氧
和
气筒内氧的可供时数
严
• 10.说出吸痰法的目的
谨
• 11.阐述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求
• 12.说出洗胃法的目的
实
• 13.列出常见药物中毒的灌洗液和禁 忌药物
• 14.阐述洗胃法的注意事项 • 15.阐述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的 工 作 作
意识 嗜睡 模糊
昏睡 昏迷
1.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持 续的睡眠状态,能被语言或轻刺激所 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 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 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
其程度较嗜睡重。表现为思维、 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 的定向力全部或部分障碍,可有错 觉、幻觉、谵妄或精神错乱。
2.皮肤与黏膜
应观察皮肤的颜色、弹性、温度、 完整性,有无淤点、淤斑、皮疹、水 肿、黄疸和发绀;黏膜颜色、有无溃 疡、出血点等情况。如严重缺氧病人 口唇及末梢发绀;贫血病人面色、甲 床及黏膜苍白等。
3.姿势与体位
观察病人的姿势与体位变化对病情的 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破伤风病人可出 现角弓反张,急性腹痛常呈强迫体位,昏 迷及极度衰竭的病人常呈被动体位。
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患者信息的过程
• 病情观察的意义
-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施护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在患者的诊疗和护理
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 -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征象等,以便采取
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挽救患者生命
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 去伪存真、详加分析、反复印证的能力 • 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 • 一丝不苟、高度的责任心 • 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 -做到“五勤”,即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
考、勤记录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
• 视诊(inspection) • 听诊(auscultation) • 触诊(palpation) • 叩诊(percussion) • 嗅诊(smelling)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