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

神经内二科出科考试题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分 共 30分)
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A 、是否口角歪斜
B 、是否鼻唇沟变浅
C 、能否皱额、闭目
D 、能否
鼓腮 E 、能否吹口哨
2、 瘫痪是指: A 、随意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B 、肌紧张力减弱或消失 C 、不自主运动肌力
减弱或消失 D 、肌肉运动能力消失 E 、肌肉与肌腱运动不协调
3、 某患者突起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

最可能是: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基底节出血
C 、小脑出血
D 、额叶出血 E
桥脑出血
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A 、闪电样疼痛
B 、下颌反射减弱
C 、面部感觉消失
D 、角膜反射消
失 E 、张口下颌偏斜
5、 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依据是:
A 、疼痛的性质
B 、疼痛的区域
C 、有无其它神经系统体征
D 、有无
“触发点(扳机点)” E 、是否为反复发作
6、 能提示诊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脑脊液检验结果是
A 、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B 、蛋白正常,细胞数增高
C 、蛋白降低,血压
增高 D 、葡萄糖降低,细胞数剧增 E 、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升高
7、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何时最明显?
A 、起病后即有
B 、起病后三天内
C 、起病后一周
D 、起病后第三周
E 、起病后一个月
14、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和血管是
8、 脊髓休克现象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出现
A 、腱反射亢进
B 、病理征阴性
C 伤平面以下感觉缺失
9、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是
A 、脑出血
B 、蛛网膜下腔出血
C “小中风”
10、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颅内肿瘤
B 、巨细胞动脉炎
C E 、脑动脉粥样硬化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 、截瘫 D 、大小便障碍 E 、损
、脑栓塞 D 、脑血栓形成 E 、
、先天性血管畸形 D 、脑动脉炎
A 、 24小时
B 、 2小时
C 、 90分钟
D 、 60分钟
E 、 30分钟
12、脑出血最常见病因
A 、脑血管畸形
B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天性颅内动脉瘤 E 、脑动脉炎
1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机制是:
C 、淀粉样血管病
D 、先
A 、脑内动脉管壁较薄
B 、脑内静脉循环障碍
C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形成微 小动脉瘤
D 、合并脑内动、静脉畸形
E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化为溃疡
A、脑干、椎基动脉 B 、桥脑、正中动脉C 、小脑颈内动脉 D 、中脑、
大脑前动脉E 、内囊、豆纹动脉脉
15、内囊出血典型表现的“三偏”症状是
A、伸舌偏,嘴角偏,抬眼偏B 、偏瘫,偏身麻木偏身疼痛C 、偏侧面瘫,偏侧肢瘫,偏侧感觉障碍D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E 、嘴偏,舌偏,偏瘫
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
1、周围神经元受损后,冲动不能下达肌肉,故肌肉的紧张力减退而表现为__________ ;因反射弧被切断故腱反射________ ;因肌肉弛缓影响血管舒缩,肌肉的代谢便受影响,因
而有明显的________ 。

2、中枢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周围运动神经元及脊髓反射弧仍完整,只是中枢运动神经元
的抑制被解除,因此有肌张力增强,表现为__________ ,并且有腱反射_______ ,出现
________ 反射,肌肉无_______ 现象。

3、按照肌力分级0〜5级分类法5级是指_______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肌力分级属___ 级
4、意识障碍依轻重程度不同分为_______ 、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

5、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有五类: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 、其他疾病。

6、急性脊髓炎的感觉障碍是_______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_________ 。

7、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首选药物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痉孪性瘫痪
2、嗜睡
3、脑血栓形成
4、T IA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6、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内科治疗措施是什么?
答案:一.选择题
1C 2 A 3 E 4 A 5C 6A 7D 8A 9D 10E 11A 12B 13C 14E 15D
二.填空题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亢进、病理、萎缩
正常肌力2级
意识模糊、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中毒、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炎症性疾病或血管炎、遗传性病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
卡马西平三.名词解释
1、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因其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而得名。

上运动神经元指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细胞及其下行轴突形成的锥体束。

2、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随又入睡,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

3、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发生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狭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某一血管供血范围内的脑梗死性坏死,称为脑血栓形成。

4、是一种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可逆性局灶性神经病症,其症状和体征常在24 小时内自行缓解,为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警报。

四.简答题
1.
1)超早期溶栓疗法:尿激酶、链激酶、t-PA ;
2)控制脑水肿: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
3)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
4)扩张血管:烟酸;
5)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
6)其他治疗:脑代谢活化剂、神经元保护剂、高压氧疗法、血光量子疗法、中药;7)康复治疗
2.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至4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预防褥疮等2)调整血压,改善循环
3)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
4)预防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