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
论生产运作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以戴尔公司为例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程煌
学号
20124030601
专业市场营销
课程名称生产运营管理
指导教师曲峰庚教授
2012年12月25日
摘要
当今社会,企业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最活跃的要素,一个企业的成功来源于方方面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者因素了,管理者不仅直接影响公司的各方面运营,甚至会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危亡,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有很高的管理者技能,才能胜任管理者职位。
而管理者技能又包括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基本技能包括创新力、执行力、适应力、辨别力、沟通力、专业力、判断力、成本观等八大技能,这是作为一名管理者的通用素质技能;特殊技能包括技术、行为、思想、设计四大技能,不同岗位上的管理者有着自己该有的技能,这跟所负责的工作是直接挂钩的,这些技能是在企业管理中实现的,管理者又是利用这些技能管理好企业的。
关键词:管理者技能创新执行技术思想设计
目录
摘要2
1 引言4
2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4
2.1管理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4
2.1.1创新力 (4)
2.1.2执行力 (5)
2.1.3适应力 (5)
2.1.4辨别力 (5)
2.1.5沟通力 (5)
2.1.6专业力 (5)
2.1.7判断力 (5)
2.1.8成本观 (5)
2.2管理者所需的四大特殊技能5
2.2.1技术技能 (6)
2.2.2行为技能 (6)
2.2.3思想技能 (6)
2.2.4设计技能 (6)
3生产运作管理案例——戴尔6
3.1戴尔公司的发展阶段7
3.2戴尔公司的营销模式7
3.2.1转型前的直销 (7)
3.2.2转型过后的直销和分销并行 (7)
3.3戴尔公司的产品方案7
3.3.1两种方案 (7)
3.3.2实施大规模定制的要点 (7)
3.4戴尔公司的高效生产方式8
3.4.1供应链管理 (8)
3.4.2供应商的改变 (8)
3.4.3戴尔的零库存 (8)
致谢9
1 引言
经济迅猛发展,企业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的企业一定离不开好的管理团队,好的管理团队离不开管理技能,如今越来越规范化的社会经济企业组织形式,相应的要求企业管理者拥有更高的管理技能,这些技能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以及现代企业所必需的素养,管理者的职责是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得一个组织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本论文将从管理者技能和应用实例两个方面来诠释管理者技能。
2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
2.1管理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2.1.1创新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2.1.2执行力
正确执行计划并通过及时反馈纠错。
2.1.3适应力
对技术创新的适应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1.4辨别力
对经济信息正确有效的筛选、利用。
2.1.5沟通力
做好与公司内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2.1.6专业力
不同企业类型的管理工作常常具有不同特点。
2.1.7判断力
应从大局出发,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2.1.8成本观
人财物等方面费用的节约提升人的积极性。
2.2管理者所需的四大特殊技能
要搞好生产管理,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生产运作管理人员。
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运用了企业的绝大部分资金(固定资产—设施、设备,流动资金—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来组织生产运作,他们活动的效果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
因此,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生产运作管理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一样,也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任务,除此之外生产运作管理着必须着重具有四个方面的技能。
2.2.1技术技能
生产运作管理人员面临的是转化物料或提供各种特定服务这样的活动,他们必须了解这个过程。
因此,必须具备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工艺知识。
不懂专业技术的人是无法从事生产运作管理的。
但单有专业技术知识对生产管理人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懂生产运作过程的组织,懂计划与控制,懂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技术。
2.2.2行为技能
生产运作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
因此,对生产运作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获得这些技能,当一名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者,一靠培训,二靠实践。
生产运作管理人员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主管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2.2.3思想技能
“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识别一个组织中的彼此相互依赖的各种职能,一部分的改变如何能影响所有其他各部分,并进而影响个别企业与工业、社团之间,以及与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这一总体之间的关系”即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2.2.4设计技能
是指以有利于组织利益的种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必须像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样具备找出某一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问题的存在,并只是“看到问题的人”,他们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
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根据所面临的现状找出行得通的解决方法的能力。
3生产运作管理案例——戴尔
3.1戴尔公司的发展阶段
1984年,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1984 年-2004 年,戴尔经历了辉煌期——2001年,戴尔公司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2004年戴尔超过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2005 年-2006 年,戴尔经历了困境期。
2007 年开始转型,持续至今。
3.2戴尔公司的营销模式
3.2.1转型前的直销
戴尔在转型前,采用了电话、网络、人员、邮购等直销模式,但是这种直销模式在2007年出现了危机,销售量上不去,竞争者开始大量涌入到这个市场,戴尔公司不得不开始做出转变,以拯救公司。
3.2.2转型过后的直销和分销并行
转型后,戴尔在销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开始尝试分销措施,结果这种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方法取得了成功,戴尔的销售量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3.3戴尔公司的产品方案
3.3.1两种方案
戴尔公司实行大规模的产品定制方案,包括定制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大规模生产两个方面,两个长期竞争的管理模式的综合,是新经济下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变革。
3.3.2实施大规模定制的要点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应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产品生产,产品信息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组织结构人员技能,组织结构和人员技能柔性化,快速反应;
追求范围,以经济和客户的终身价值为导向;客户资料,建立及管理数字化数据库系统。
3.4戴尔公司的高效生产方式
3.4.1供应链管理
对于团体客户,客户只需选择并提交订单,戴尔方面便24小时内回应,在72小时内送达;对于供应商,戴尔公司合理规划供应商的产能,厂商实施制造,随时供货。
两方面的高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利润。
3.4.2供应商的改变
转型前,大批量生产,大批量供应,确定客户优先级别,库存两个月,与戴尔关系一般;转型后,及时生产,及时供应,围绕着戴尔的需求生产,库存两周,成为戴尔的密切伙伴。
戴尔选择供应商开始追求那些产成本低,能够承担风险,专业技术好,能够处理突发事件,服务质量高,密切联系市场,持续供应能力强能够围绕戴尔建厂的供应商。
3.4.3戴尔的零库存
“零库存”并不意味着没有库存。
像戴尔这样的组装企业,没有库存意味着无法生存。
只不过戴尔的库存很低,周转很快,并且善于利用供应商库存,所以其低库存被归纳为“零库存”,这只是管理学上导向性的概念,不是企业实际操作中的概念。
经过充分的传播,戴尔的名声已经与“零库存”相联系,所以很多人一提起戴尔,马上就想起了零库存。
戴尔的零库存是建立在对供应商库存的使用或者借用的基础上。
在厦门设厂的戴尔,自身并没有零部件仓库和成品仓库。
零部件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并且要以戴尔订单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每天的订单量不一样,要求供应商的送货量也不一样。
戴尔订单的数量不确定,则对供应商配件送货的要求也是可变的。
戴尔的供应商需要经常采取小批量送货,有时送3000个,有时送4000个,有时天天送货,订单密集时需要一天送几次货,一切根据需求走。
为了方便给戴尔送货,供应商在戴尔工厂附近租赁仓库,来存储配件,以保障及时完成送货。
这样,戴尔的零库存是建立在供应商的库存或者精确配送能力的基础上。
戴尔通过对供应商库存的充分利用来降低自己的库存,并把主要精力放
在凝聚订单上。
而戴尔公司的成品管理则完全是采取订单式,用户下单,戴尔组装送货。
由于戴尔采取了以VMI、CRM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订单制度,在库存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零库存。
致谢
在此,感谢指导老师曲老师的倾力指导和第四小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