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社区建设
(五)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
1、农村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2、农民体育观念意识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人口扩大; 3、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4、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 5、农村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 一、社区体育的功能
王凯珍(2002)认为社区体育功能包括一般性功能和特殊功能两部分。 一般性功能是体育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社区体育的 特殊功能主要有4个方面:
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加强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培养体育情感、 体育人口,确立新的体育形态、推动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过程。
(二)社区体育发展的立足点
1、闲适—现代人社区生活的基本心理需求
2、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
3、社区体育—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
(三)社区体育发展理念 以人文本、以服务为中心、资源整合、本土化发展、 社区参与、社区自治化组织
(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社区体育组织的特点具有区域性、民间性、自发性等特点,
1、分清责权,加强管理
2、权力下放,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工作
3、大力建设多样化的社区体育组织 4、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的组织网络 5、加紧社区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6、加大资金支持和宣传力度
(三)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体育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 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作为社区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可以 说在一定程度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工作的开 展。
开展、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基层社区大都发挥着贯彻执行党
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政 治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等作用。
文化功能-----主要是指基层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
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的功能-----社区担负着维护社区的治
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以及管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等职能。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
社区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所以人们的基本生活活
动大多是在本社区范围内进行的。人们在社区内以一个个家庭为单 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吃、穿、住、用等生活需要。通过共同
一定的地域 社区的特色文化 社区意识 社区组织 社区生活设施
二 社区体育
• (一)社区体育的概念
•
王凯珍(1995)对社区体育的定义为: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
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 体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 、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便于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1、促进居民参与 2、改善居民生活方式 3、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4、发展社区文化
二、社区体育对社会体育改革的贡献
1、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结构体系 2、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3、为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了保证 4、促进了社区建设
• 三、社区体育管理
(一)社区体育管理的概念
社区体育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社区体育的目标而对社区体育的
从它的结构上看,社区内的人口组成一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并有自己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在社区中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 包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区不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包括人们 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宏观社会的一个缩影。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 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社区行政机构大都发挥着组织、
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的合力调配和组织协调。
社区体育管理的目标是增强社区居民的体质,丰富生活内容,提
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同时增进居民的社
区感情和归属感,提高社区的凝聚力。社区体育管理的要使有限的社区
体育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效益。社区体育管理可以是社区体育活动高效、 和谐有序地进行。
5、公益性和社会性
社区体育是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这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 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 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 障社会化服务。
6、松散性和自治性
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组织类型之一,具有基层性、民间性、自治
性特点,组成的成立和解散、成员的加入和退出较为自由。社区体育
1、通过高校培养素质较高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2、加大社会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 四、社区体育发展理念
(一)社区体育发展的概念
社区体育发展(樊炳有:社区体育论,2003年):所谓社区体育 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发现和解
决社区体育的问题,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和提高社区体育生活质量的过
生活,人们在本社区内建立了多种人际关系,并借助这些人际关系
交流感情,互通有无。
4、社区是以聚居作为生活的基本载体。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居住地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
永久的方向转化。游牧活动产生的是流动社区,原始农业活动聚集的产 物是半永久社区,而现在的社区是人们活动的中心,是人们进行生产流
动和各种社交活动的场所。
(二)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
1、多样性 2、传统性 3、民族性
(三)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1、县级农民体育协会 2、乡镇文化体育站
3、村级体育活动室
4、农村社区体育的民间组织 。
(四)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
1、传统的思维习惯和体育价值取向 2设施
4、对健康的认识水平 5、体育组织建设
体育与社区建设
内
一、社区体育
容
二、城市社区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 三、社区体育与社区建设
一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的历史演变 “社区”是个外来词,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只有 “社”和“区”的的概念,却没有将两个字合称的“社 区”的概念。
在传统语境中“社”表示什么意思呢?大致有以下几种解 释:
(1)指称古代的土地神; (2)指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坛(场所); (3)指祭土地神,后来也泛指民间在社日举行的各种迎 神赛会; (4)指古代乡村基层行政单位,其所管辖的范围大小和 人口多少,依时代不同、地方不同各有变化; (5)指信仰相同、志趣相投者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团体; (6)也指行业性的团体,如现在的相声团体“德云社” 等。
自然因素造成的,类似于“乡村社区”。
中文的“社区”一词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948年
发表与《社会研究》第77期的论文《二十年来之中国的社
区研究》中谈到了“社区”一词的形成过程,并认为“社 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
(三)社区的主要特征
• 根据社区的定义和要素,社区具有5个主要特征(唐忠新,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2000年): 1、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
(三)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
1、多质性与自主性
社区体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成员,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爱好、 不同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在社区体育中心找到适 合自己的位置。这种活动不带强制性,参与与否自愿,活动内容自选, 怎样互动自由。
2、区域性与余暇性
社区的区域性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特性决定了社区体育范围是在特 定的区域内进行的,这是社区体育区别于社会体育的标志。社区体育不
导可以承担。弱竞技性的活动内容对专业指导、场地器材和服装的要
求也低,因此消费低廉。
一、农村社区体育
(一)相关概念 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是指在农村社区开展的,在相 关部门支持下,发挥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两方面的作用,
以农民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农村社会文化
生活、存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 而积极有序地开展的区域性、群众性体育活动。
任海(1997)认为,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体育的主导要素, 社区成员是社区体育的活动主体,场地设施、经费是社区 体育的物质保证,管理者、指导者是联系社区体育各要素 之间的纽带,社区体育互动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 直接目标。 吕树庭(1997)等认为社区体育构成要素有4个: (1)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 (2)体育活动的地域, (3)包括体育设施、体育行为、组织指导等在内的体育 活动体系, (4)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式的自治性管理。
7、弱竞技性和非正规性
社区体育的健身性和与类性、多样性和娱乐性、多质性与自主性等特 点决定了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的弱竞技性和社区体育活动尝试的非正规
性。
8、义务性和低廉性
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的弱竞技性、活动场地的非正规性和管理的自
治性,决定了社区体育传习的义务性与消费的低廉性。弱竞技性的活 动内容其专业化程度较低,对传习者的专业要求低,非专业的义务指
“区”在古代也有几种含义:
(1)隐匿的意思, (2)指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即区域, (3)指住宅或小屋,(4)指畦田, (5)区别、划分的意思, (6)指微小的,如“区区小事”中的用法, (7)用作数量词,其意义相当于“所”、“处”、 “座”、“尊”等。
罗建平(“社区”探源,2009)在对“社”和“区”的语 源追溯的基础上,分析社区的本质属性,由此揭示出社区
是工作或劳动,它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产劳动、饮食、睡眠、家务劳
作之余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从事的一种活动,是一种休闲和放松。
3、健身性和娱乐性
健身性与与娱乐性是社区体育和社会体育共同的特点,社区体育
的健身性与娱乐性是统一的,这是人的身心合一特点的反映。
4、多样性与灵活性
社区体育主体的多质性决定了社区成员体育需求的千差万别、 多种多样,只有因地、因时、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 和组织形式,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社区是社会发展和人类互动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区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