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标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三标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组织应 确定、提供和维护实现产品要求的符合性所需的设施: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和通讯)
6.3 基础设施
问题 1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2营业场所、机房、基站控制哪些? 3对车辆如何进行管理? 4通讯设施包括哪些? 5如何进行维护?
6.4 工作环境
5.4.2
5.4 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对QMS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 目标以及条款4.1的要求。
b) 在对QMS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
施时,保持QMS的完整性。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2 管理者代表 5.5.3 内部沟通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在接收前应进行确
认。 如变更,确保相关文件修改,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
要求 注:某些情况,可由评审产品信息(目录、广告内容)代
替 问题:1广告如何控制?
2网上信息发布如何控制? 3证据如何体现?
7.2.3 顾客沟通
4.1 总 要 求
建立、文件化、实施、保持QMS,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确定QMS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获得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行和监视; e) 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实现对过程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4.1 总 要 求
针对所选择的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应确保对其实施控 制,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QMS中加以规定。 注1:上述QMS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 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注2:外包过程是经组织识别为QMS所需的,但选择由组织的外 部方实施的过程。 注3: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 要求的责任。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可受下列因素 影响: a) 外包过程对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b) 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 c) 通过应用7.4条款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过程, 文件, 资源的需求 产品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和
接收标准 记录 - 过程和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证据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问题: 1目前营销策划工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证据能否体现目标、要求、活动配合、资
源要求、检测和验证等方面?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顾客规定的要求
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如何明确?方式?) 顾客未规定的要求
已知的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需的要求(哪些?) 产品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哪些?) 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哪些?) 注:交付后活动包括诸如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如
维护服务)、附加服务(如回收或最终处置)等。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确保: 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 对QMS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问题: 1沟通的方式有哪些?2沟通的文件包括哪些? 3沟通的证据?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5.6.2 评审输入 5.6.3 评审输出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持续的
a. 发布前批准,确保充分 b. 必要时,评审、更新、再批准 c. 识别现行修订状态 d. 使用处可获得有效、适用文件 e. 清晰,易于识别 f. 控制外来文件识别和分发 g. 标识保留的作废文件
4.2 文件要求
4.2.3 文件控制要求 QMS要求的文件应受控,如文件控制程序和公文控制程序 实施:
5.4 策划
5.4.1 5.4.2
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确保
在相关职能和各层次建立 满足产品要求 可测量 与质量方针一致
5.4 策划
目标问题提问 1公司的目标有哪些? 2如何在相关职能和各层次建立? 3是否满足要求?
满足产品要求 可测量 与质量方针一致
4.2.1 总则(1/2)
4.2 文件要求
对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文件 编制质量手册 建立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 建立组织为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过程所需的文件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2/2) “形成文件的程序”,是要求:
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一个文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 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包含在多个文件中。 体系文件详略程序取决于: 组织的规模和类型 过程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人员的能力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相关性 重要性 如何作出及贡献 保存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记录
6.2 人力资源
问题 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等文件如何规定? 2能力需求如何体现? 3获得能力的方式有哪些?如何控制? 4如何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5培训如何实施? 6有哪些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记录?
6.3 基础设施
5.6 管理评审
5.6.3 评审输出 包括相关决定和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资源需求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6.1 资源的提供
组织确定并提供资源,以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7.3 设计和开发
问题: 1工程建设如何控制? 2新业务如何实施?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7.4.2 采购信息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对供方和采购的产品进行控制
方式和程度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 品的影响
4.2.2 质量手册
4.2 文件要求
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QMS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正当理由;
b) 为QMS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QMS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 文件要求
4.2.3 文件控制 QMS要求的文件应受控,记录按4.2.4控制 需要文件化程序: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能力的判断
教育 培训 技能 经历 问题:如何体现上述四
个方面要求?
6.2 人力资源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确定能力需求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获得能力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确保员工意识从事活动对于质量目标的
1记录的作用是什么? 2客户档案保护的规定是什么?有哪些包括方
式?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中心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6 管理评审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实施及改善QMS,并通过以下活动提 供证据 对内传达符合顾客和法律, 法规要求之重要性 制定质量方针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实施管理评审 确保资源获取
5.2 以顾客为中心(Customer Focus)
最高管理者应:
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 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满足
见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 求的确定
8.2.1 顾客满意
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在内部沟通和理解(熟悉公司的方针) 评审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4.2.4 记录的控制 制定并保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需要文件化程序(记录控制程序)
标识(记录编号) 贮存(存放环境等) 保护(现场保护,电子记录控制等) 检索(新、老记录对比) 保存期限(记录清单) 处置(记录销毁)
4.2.4 文件要求问题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7.2 与顾客相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的过程 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要求一致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应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策划应确定
适用性 (suitability) 充分性 (adequacy) 有效性 (effectiveness) 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变更的需要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保持评审记录(4.2.4)
5.6 管理评审
5.6.2 评审输入 审核结果 顾客反馈(如设拆、满意度) 过程表现和产品符合性 预防措施及纠正措施的状况 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措施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 改进的建议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在对顾客承诺前(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合同
更改)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确保: a) 产品要求已规定(如何规定?)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已解决(有哪些?) c) 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保持评审结果及引发的措施的记录(有哪些记 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沧州分公司三大管理体系培训
三大管理体系培训
第二部分 三大管理体系要求
三大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