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标准与规范

食品标准与规范

食品标准与法规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一道)毛丽梅老师部分(包括有选择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比较少,大家可以看一下课件,了解一下)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看PPT了解每一个部门的职能及其管理领域)2.卫生部职责调整1)将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入卫生部。

3)增加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职责。

4)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的职责。

加强对医疗服务、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第二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1.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

3.标准分类﹡(重点,有可能简答)1.按标准的层次分:(1)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如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

(2)国家标准:GB 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3)行业标准:WS(卫生),YY(医药)指由行业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4)地方标准:DB+*(行政区划代码前2位)指在国家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5)企业标准:Q+*(企业代号)指由企业制定并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批准、发布的标准,与国家标准有着本质区别。

企业标准是企业独占的无形资产,如何制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

2.按标准的基本属性分:(1)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是具有广泛的食用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

基础标准可直接应用,也可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

如安全卫生方面的通用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是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一个完整的产品标准在内容上应包括产品分类、质量特性及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包括抽样方法,试样采制,试剂和标准样品,检验和试验使用的仪器以及试验条件,检验和试验的程序,检验和试验结果,统计和数值计算方法,合格判定的准则,质量水平评定方法等。

e.g. 工艺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2)管理标准: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业务、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所做的规定;(3)工作标准:如岗位目标、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业务分工、质量要求与定额等。

3.按标准的效力性质分:(1)强制性标准:GB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2)推荐性标准:GB/T,WS/T强制性标准之外的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4.按标准的内容分:(1)基础(通用)标准(2)产品标准(3)生产企业卫生规范(4)检验方法(诊断技术)标准5.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标准总体水平偏低某些标准的限量指标与CAC标准中的限量指标相比,差距较大,指标水平偏低。

2)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存在交叉,甚至互相矛盾有些标准之间存在内容不协调的现象3)重要标准短缺某些重要领域至今尚未制定国家标准。

例如,对于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只有行业标准而无国家标准;几大类重点食品行业(如乳制品、饮料等)尚未制定专用良好操作规范(GMP)。

4)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等方面的标准缺乏基础性研究,许多限量标准尚未依据“风险评估”原则考虑总暴露量在各类食品中的分配状况。

5)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由于中小型食品企业在中国食品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以及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无法真正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食品的生产或流通等第三章我国常用食品安全标准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规定,卫生部制定并与国标委联合颁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是我国食品安全最大的标准。

最新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系第六次修订,修订工作组吸收了来自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相关部门标准化机构等60多个单位100多名人员,历经4年完成修订。

GB2760-2007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1)进一步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种类和使用范围。

2)标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3)建立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食品分类系统,使标准的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4)标准检索方式多样化,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

2.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食品包装:指食品在运送和保管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它们的价值和状态,而选用的用适当材料或容器进行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就称为“食品包装”。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预包装(Prepackaged):在准备提供消费者或餐饮业直接使用前,在包装物中预先进行的包装和整理。

配料: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加工辅助物):本身不作为食品配料用,仅在加工、配制或处理过程中,为实现某一工艺目的而使用的物质或物料(不包括设备和器皿)。

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食品标签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文字、图形、符号印制或压印在食品的包装盒、袋、瓶、罐或其他包装容器上;一种是单独印制纸签、塑料薄膜签或其他制品签,粘贴在食品包装容器上。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是食品制造者、包装者(或分装者)或经销者向消费者的承诺。

“一切说明物”包括吊牌、附签或商标。

生产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

包装日期(灌装日期):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保质期(date of minimum durability: 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保持食品品质的期限,准确讲是最佳食用期限。

“在一定时间内”是指短期内。

保存期(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最终食用日期。

在此日期之后,预包装食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不宜再食用。

预包装食品的保存期是预计(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期。

1.预包装食品的标示内容(重点)1)规定了各类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每一部分的细节都要好好看)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及沥干物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经销者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其他强制标示内容,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和非强制标示内容2)非强制标示内容如有必要,可以标示产品的批号。

3)允许标示内容能量、营养素含量水平的声称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或预包装食品)可以声称能量、营养素含量的水平,如‘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无糖’、‘低钠’。

营养素含量比较的声称如标示被比较的食品,被比较的食品应与比较的食品是同类或同一属类的食品,而且容易被消费者理解。

比较的食品与被比较食品的能量值或营养素含量的相对差异不少于25%。

可声称“减少了”、“增加了”、“少于”(低于)、“多于”(大于、高于)等等。

只能声称某种营养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得声称所示产品本身具有某种营养素的功能”,是为与保健食品划清界限3)推荐标示内容在标示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以依据适宜人群,用质量分数标示每份或每100g(100mL)食品中的营养素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摄入量(RNI)的量,例如X%。

孙素霞老师部分第四章(这章主要是选择题,同学们需要认真看书)1.食品标准定义(广义):泛指涉及食品领域各个方面的所有标准。

包括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

食品标准定义(狭义):仅指食品产品标准。

本章的食品标准即指食品产品质量标准2.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是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和营养质量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选用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原辅料;⏹需使用公认的判断、评定和检测方法;⏹食品标志和标签应有明确的规定;⏹食品贮藏和运输环境也应有明确的规定;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有明确规定。

3.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有可能是简答)1). 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2).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注意标准间的协调性3). 坚持统一性4). 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和生产实际5). 遵循技术上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6). 坚持以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为基础7). 适时复审标准具有时效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复审结果分为: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

4.制定食品标准的要求1). 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2). 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逻辑严谨。

3). 注重适用性5.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看书,注意细节,可能出选择题)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复审阶段1)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2)审查阶段审查形式:会议审查和函审。

强制性标准必须会议审查使用方面的代表人数不少于1/4。

需要表决的内容,须有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同意。

标准起草人不能参加表决函审时。

应有3/4回函同意为通过,回函不足2/3的,应重新组织函审。

3)批准与备案阶段批准阶段的周期一般不超过四个月涉及国际贸易的强制性食品标准,应根据我国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的承诺,向WTO各成员国通报,自通报之日起60天之后,无反对意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发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后,还应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需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