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在学校大力倡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下,高一政治组全体成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新课改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地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状况。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探究氛围愈加浓厚,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教师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生的智慧导师。

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具有作探究识与合作能力,必然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品质。

学生在校的学习方式,将会与他们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为此改变学习方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与核心任务。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必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然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用、观察,认为要想行之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首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三善察学生合作需要四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具有使得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但是,我近半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这一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

比如:合作小组成员中,有些学生不具备合作的心里倾向,与其他成员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与此同时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学习,合作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合作达不到预期目的;有些小组合作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相互聊天,浪费时间等等。

出现上述一些问题究其根源,我认为症结是我们的组织者-----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实质欠缺理解。

或只是对小组合作探究表面化形式化理解,从而影响了我们探究的效果。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合小组合作探究与之相适应的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活动。

但这只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

针对开头提到的几种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上课突然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定感到疑惑。

因为他们来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

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在各种公开课上我们发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主动行为,而不应该是对老师要求的被动反应。

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重要。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经过近半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①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

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其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

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如各小组合作出题交叉考各小组。

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比如: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延伸。

三、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性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不高。

原本以为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天机: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讨论呢.?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在个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他们的合作需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而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了。

四、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待,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渐受人喜爱。

人们对它还在在不断的研究学习和摸索中,小组的活动开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我深信,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会逐步完善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