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总论--肿瘤课件

外科学总论--肿瘤课件

变; ⑤目前,癌基因较多,抑癌基因有十多个,错配修
复基因有6个。
•预防
1. 一级预防:减少致癌因素,防止发生; 2.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3. 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三级止痛基本原则:
①非吗啡类 吗啡类 强吗啡类 ; ②小剂量开始,渐增; ③口服 直肠 注射给药; ④定期给药。
横切面扫描———平扫和增强扫描(造影)
3、超声影像
判断囊性与实质性肿块;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Doppler超声检查;
4、放射性核素显像 131I 32P 99mDe
(1).核素功能测定仪-----甲状腺,肾脏 (2).r照像机(r·Camera) 将人体内发出的r射线成像------显示脏器的结构及功能,骨肿瘤诊断阳性率高。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 肿块; 2. 疼痛:肿块的膨胀生长,破溃或感染等使神经末稍或神经
干受刺激或压迫出现刺痛、灼热痛、隐痛或放射痛。
3. 溃疡:供血不足,继发感染→溃烂; 4. 出血:体表及与体外相交通的肿瘤发生破溃,血管破裂→
பைடு நூலகம்出血;
5. 梗阻:随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症症; 6. 浸润与转移:区域淋巴结肿大,骨转移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内分泌因素:如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
3.免疫因素:如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而 易患肿瘤。
癌基因(oncogene)
癌症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病,包括: ①癌基因的激活、过度表达; ②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 ③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分布
于基因组; ④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的突
肿瘤的诊断
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1.身体任何部位发现肿块并逐渐增大; 2.身体任何部位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3.中年以上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不适,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吞咽困难;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不明原因消瘦; 7.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 8.鼻塞鼻衄; 9.黑痣增大或破溃出血; 10.无痛性血尿。
分类:目的是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①根据生物学行为
良性:瘤
恶性
癌:来自上皮组织 肉瘤:来自间叶组织
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交界性:如唾液腺混合瘤等
②根据有无肿块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 ③根据组织、器官部位:如乳癌,肝癌等; ④根据不同细胞形态:如肺鳞癌及肺腺癌; 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癌。
黄曲霉素,苏铁素,黄樟素等可致肝癌
F、其它
金属致癌剂(镍、铬、砷)---皮肤癌、肺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及其他;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因素如EB病毒与
鼻咽癌等,单纯泡疹病毒反复感染与 宫颈癌有关。
4.其他:如寄生虫,华枝睾吸虫与肝癌有
关。
(二)机体内在因素
1. 遗传因素:癌症有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 如结肠息肉病、乳癌等;
B.血管造影检查——介入学检查与治疗 C.排泻性造影检查
口服及静脉胆道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D.逆行插管造影检查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空气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
(3). 特殊X线检查
断层摄影,干板摄影,钼靶摄影,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技术
5、核磁共振(MRI,MR)
可在三个面上扫描(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无放 射性损害,对神经系统及软组织更好。
6、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是一项无创、动态、定量、分子水平三维活体生化 显像技术,对脑、结肠、肺、乳腺及卵巢癌诊断率达90% 左右。
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 三常规化验
贫血——消化道肿瘤、白血病; 血尿——泌尿系肿瘤; 大便隐血——消化道肿瘤;
2.血清学检查:特异性较差,主要查肿瘤标记物; ①酶学检查:肝癌及骨肉瘤时血清AKP增高; ②糖蛋白:如肺癌血清中α酸性糖蛋白增高; ③激素类:如胰岛细胞癌分泌胰岛素高致低血糖; ④肿瘤相关抗原:如CEA、AFP;
外科学总论--肿瘤
(TUMOR)
概论
定 义: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
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度增生 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 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机体生
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A、烷化剂:
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致癌变、突变和畸变。如有机农药,硫芥, 消毒剂、灭菌剂等可致造血器官肿瘤及肺癌等。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煤焦油中的3、4苯并芘,易致皮肤癌与肺癌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纺织品、食品、饮料)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E、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 农村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病因:不完全清楚。
(一)、外界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200年前,英国医生Pott发现扫烟囱工人的癌于多 年接触煤烟灰和沥青有关。20世纪初,日本人三极和市 川用煤焦油涂兔子的耳朵诱发皮肤癌(动物模型),目 前证明有1000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
3.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了解细胞的分化程度;
4.基因诊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状况。
(五)影像学和内镜检查
1.X线检查----应用于临床最早,最广的检查之一 (1).透视及平片检查---肺,纵隔,骨,乳腺 (2).造影检查 A.钡剂造影检查——消化道检查 食道钡餐透视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全消化道钡餐透视 钡剂灌肠。
亦可出现癌性或血性胸、腹水等。
(二)全身表现:
非特异性,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
(三)病史和体检
1. 年龄;
2. 病程;
3. 病史;
4. 局部检查:包括肿块的部位、性状及区域淋巴结的检查。 部位:可分析肿瘤性质及组织来源 性状:大小、外形、硬度、表面温度、血管分布、包膜、活动度 硬度: 癌——硬 肉瘤——较软 血管瘤——有压缩性 活动度:良性——活动度大 恶性——侵润性生长、活动差、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