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XXXXXX工程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第三项目部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一、首件目的我项目部选定YKXXX+XXX 1-4×盖板涵作为台背回填首件。
通过首件施工总结回填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施工工艺,以验证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机械配备、技术及预防措施、组织方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1、《xxxxxx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2、XXXXXXXX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3、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其它交通部部颁标准、规范、规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工程定额。
4、《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行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及《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
6、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当地资源、水文气象、交通情况、施工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三、工程概况本标段共计盖板涵36道,桥台36个,根据目前施工进展情况,选择YKXX+XXX 1-4×盖板涵及K322+300大桥0#台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工程。
回填材料为砾石土。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已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涵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并进一步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了设计意图。
(2)已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地方劳动力及材料状况,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
(3)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4)施工放样:以准确无误的放出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超过规范要求。
(5)地基承载力检测:经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试验报告见附件)2、现场准备(1)目前该盖板涵主体及附属已经施工完成,盖板涵盖板墙身及桥台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且盖板安装、涵洞内部衬砌结构、沥青防水层施工已经完成。
各项工程验收合格,场地已经清理完成,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现场软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现场无积水,排水设施完备。
(3)场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机对涵洞台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挖掘,然后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夯实。
目前已挖掘至底面,具备施工条件。
3、工程材料准备台背回填采用砾石土,已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了关试验,满足施工要求。
(试验报告见附件)4、人员配备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试验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施工技术员:试验员:民工十五名。
5.机械设备配备机械设备按照合同要求已全部进场,现场机械配置满足涵洞基础施工要求。
施工机械配置表如下: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机械情况表五、进度计划计划于2017年07月09日开始施工,随着桥涵结构物的施工,及时进行台背的施工。
计划于8月底全部完成。
六、总体施工方案根据回填范围进行开挖,开挖使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分层回填、压实。
压实应采用大型压路机为主、小型压实机具配合进行压实。
七、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施工工艺流程2、台背回填范围确定涵洞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台高+2m,底部为基础外延3~5m。
桥梁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台高+2m,底部为基础外延不小于2m,沿线路方向距台背不小于2m,顶部为距台背不小于倍路基高度加2m。
3、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由测量队定出台背填砂的边界线,并在设计基础上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的压实。
(2)基底处理:首先对原地面腐植土、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至30cm内的草皮,或清至承台顶面。
对承台基坑首先要用打夯机械分层填平夯实,工作面展开后用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应达到90%,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能填筑。
(3)回填:填料中不得夹杂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有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杂质,应控制在取砂场将杂质铲除,禁止这类填料运至施工现场。
桥梁台背回填时应按照设计开挖台阶,台阶高100cm,宽150cm,即台阶宽度与台阶高度比为1:,整体坡度按1:控制。
涵洞、通道台背与路基衔接处,要求路基端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与每层路基填筑厚度一致,宽度为50 cm,整体坡度按1:1控制。
每个构造物左、中、右三侧用红色油漆标注每层15cm压实线及松铺厚度线,同时要注明总的回填层数。
填筑时要根据填筑面积,安排填料堆放、摊铺,不可超厚,压实层厚度控制在10-15cm。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按照试验室确定的量佳含水量±2%的波动范围内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现场组织工人再仔细清理杂物,避免杂物被埋入填层底层。
(4)摊铺、整平将砾石土用装载机铲运或自卸车拉运至台背一侧,通过同点填前、填后抄平或立标尺来监控松铺厚度。
松铺厚度根据试验确定,但不得超过20cm。
先用装载机进行初平,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终平,死角处人工整平,填料层面达到平整均匀。
摊铺时,填料层面坡度与按涵洞坡度一致,以利台背中粗砂排水。
(5)碾压构造物两边应同时对称填筑,每层压实厚度按15cm控制。
控制压实机械,碾压采用ZL220型振动压路机先进行稳压,然后低振2遍,最后用18-21t压路机静压,直至无明显轮迹。
压实度为96%(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
碾压时尽可能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在台身侧对称、平衡的进行碾压。
碾压时在结构物附近应保留1m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内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并注意防止任何可能对结构物的损坏,直到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涵洞顶部填土厚度达到50cm方能通过重型机械,此时重型压路机只能静压,当涵顶填土达到两米以上时方可使用振动压路机。
(6)检测用灌砂法来控制台被回填压实度,压实度按照每50cm2一个点的频率进行检测,不足50cm2时至少检测一点(灌砂法),压实度作为施工资料。
桥台、涵身顶部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填筑至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机械刷坡,机械刷坡时要留15~20cm厚采用人工整修。
4、施工注意要点(1)桥涵结构物的台背回填,必须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凡地基中有软土或地下水的影响的,必须首先采取措施稳定地基。
(2)对于每处结构物台背回填,都应安排专人负责,挂牌划线施工,每处台背回填都必须进行拍照,并与检测资料一并存档,台背回填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的情况下进行。
(3)在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4)填料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或者锥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5)涵洞台背回填时两侧宜对称同时进行,若因条件所限不能同时进行时,两侧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过1m。
(6)桥台背后的回填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
(7)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8)设计在填方路段的桥涵构造物要提前施工,桥涵两侧填土应特别注意,填料的压实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严禁有死角情况的出现。
八、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1.填料及时整平、及时碾压,并向两侧做好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料面结实;边沟应及时疏通,以减少路基内含水量。
2.做好施工地段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长期浸泡路基,下雨时应指派专人巡视,发现积水或阻塞的地方及时疏通放水。
3.做好排水横坡,随时检查砂的含水量,确保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进行压实。
九、质量保证措施1、每步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必须经施工队自检、经质检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项目部委派专业路基施工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控制,并以试验工程师检测结果为施工依据。
3、项目部、施工队的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4、在每步工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现场工程师须向班组交底,并全程指导。
5、因在雨季内施工,在台背回填施工期内,做好回填区域排水工作。
6、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派专职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按照分层厚度填筑和填料质量,避免因填筑厚度过厚碾压不实或过薄发生起皮现象。
7、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台背回填检验项目表:台背回填检验项目十、安全保证措施为全面实现本合同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本着“组织机构精干高效、施工队伍专业精炼、机械设备装备精良、现场布置管理有序、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组织施工。
⑴建立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⑵在编制施工计划的同时,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和“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⑶在施工场地内设立足够的防护设施;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等安全生产用品,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严禁喝酒、吸烟;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⑷所有的机械设备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等。
⑸基坑在开挖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情况,查清地下埋设的管道,电缆,并加设标识,设置高度不低于米的双道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夜间要求设置红色警示灯,并在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施工人员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作业⑹基坑在开挖过程中,要应从上而下逐层,在开挖的基坑边沿米内不许堆土或者堆放物料,距离基坑边沿堆土高度不得超过米,在沟槽边沿停置车辆,起重机械等距离不得少于4米。
⑺基坑人工进行清理作业时,作业人员之间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得超过米,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边坡的变化,发现有裂纹或者部分塌方,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人员撤离,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8)临时设施及变压器等供电设施,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8-88)的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包括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等)。
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及建筑物均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派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定期派专业人员检查设施的效果。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①开工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②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布置在征地线以内,在周围进行绿化。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制度,以及周围和邻近环境保护规则,并严格遵守。
④做好生产、生活区的卫生工作,保持工地清洁,定时打扫,在指定的地点倾倒、堆放生活垃圾,决不随意扔撒或者堆放。
2、水环保措施①在生产、生活区设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沉淀池、气浮设备和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