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桂武12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5、«桂武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6、监理工程师下发的«关于桥涵台背回填施工的补充要求»二、工程概况桂武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南强乡、同益乡和宜章县的迎春镇,里程K181+655~K186+960,全长5.305km,合同总造价2.14亿元。
其中涵洞6道,通道12道,大桥4座,天桥3座。
三、施工准备根据总监办文件要求,台背回填施工实行“四专”施工,必须采用专门的压实机具、专门的施工队伍、专门的监理人员、并进行专门的检测。
我部安排专门施工队伍人员如下:1、人员安排2、专门机械、仪器设备安排用于台背回填的机械、仪器设备有:1)、ZL50C装载机1台2)、大地230推土机1台3)、ZY18压路机1台4)、8t自喷式洒水车1台5)、15t自卸汽车6台7)、灌砂筒、土工配套仪器8)、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S3水准仪各一台3、材料安排在材料供应方面,我部与已通过业主认可的厂家和料厂联系好,保证施工期间的材料供应。
四、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案1、测量放样通涵或桥台完成后,当通涵台身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并且上部盖板安装后放可进行台背回填。
对于桥台则应在桥台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回填前先应将基底的杂物、不适用材料等进行清理,然后测量组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并测出基底距路床顶面高差。
2、填筑通涵回填时,台后在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桥台则为台高+2m倍范围内),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土等对称分层夯实,砂砾土中砾石或碎石的含量不得少于60%,可采用天然砂砾土或采用人工掺配方式施工,人工掺配时碎石或砾石含量不得少于60%,其塑性指数不大于12。
压实度不小于96%,按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并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
桥台台背采用招标文件规定的级配砂砾从台后6米处开始填筑。
将路基连接处修筑成1×1米的台阶,按照规定的压实度逐层碾压。
在填筑至面层下3米位置时,在压实层上摊铺钢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必须经过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
土工格栅张拉须均匀用力,相邻两幅格栅在交界处采用搭接布置,搭接部分采用扎丝进行绑扎。
横向搭接宽度20cm,纵向搭接宽度15cm,土工格栅自由端应回折2米,以利于进行锚固,锚固采用φ8钢筋制成的U形卡进行固定。
与桥台连接部分采用膨胀螺钉进行固定。
沿桥台侧每50cm固定一次。
垫板采用6mm厚,宽4cm的钢板。
共计铺设4层,每40cm铺设一层。
3、碾压回填级配碎石时,如果作业面较小,则采用电动平板夯进行夯实,且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台身上部根据回填宽度可以采用压路机碾压,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然后再由中间向两侧碾压。
每次碾压错开1/3轮宽,碾压至无明显轮迹时,检测压实度。
压实度合格则进行下一层施工。
对回填碎石的台背,施工完成后采用粘土包边处理,包宽度为1.5m,粘土与碎石之间用一层透水土工布隔离。
【当采用天然砂砾回填时,则采用水冲和振夯(振动碾压),先采用水冲,然后再根据作业宽度采用振动夯夯实或振动压路机碾压。
台身上部根据回填宽度可以采用压路机碾压,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然后再由中间向两侧碾压。
每次碾压错开1/3轮宽,碾压至无明显轮迹时,检测压实度。
压实度合格则进行下一层施工。
施工完成后采用粘土包边处理,包宽度为1.5m,粘土与碎石之间用一层透水土工布隔离。
采用碎石土回填时,其压实机械采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动作填料的CBR值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填料压实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孔洞,表面应平整密实,铁锹挖动困难。
4、检测台背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检测,压实度可采用灌水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按JTGF10-2006有关条款执行,并同时满足每层每侧不少于6点,检测点位一般为:中间1点,左右边距离台帽1m处各1点,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点位。
检测点离台背的距离分别为30cm和1.5H(两个距离范围内各3点)。
回填完毕后,应进行弯沉检测。
弯沉检测指标按非不利季节170(0.01mm)控制,不利季节按190(0.01mm)控制。
每填一层,碾压一层,检测一层, 检查频率(每侧)每层左、中、右检验三个点,压实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层。
地下水位以下必须用满足上表级配要求的透水性材料回填,对于涵顶以上填土高度较大,受雨水和地下水影响较小的涵台台背,可以采用不透水性材料(碎石土)回填,明涵和桥台以及紧靠山坡,而山体有裂隙水排出的涵台台背,则采用满足上表级配的透水性材料回填。
采用天然砂砾回填时,对于小型夯实机夯实的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 ,如采用重型压路机械压实的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0mm,且应有一定级配,其塑性指数不大于6。
级配曲线应光滑并呈凹面向上的形式。
当采用碎石土回填时,其塑性指数不大于12。
当采用人工砂回填时,采用中粗砂,并按要求进行筛分试验,且结果满足:1、通过0.16mm筛孔细料含量不大于10%。
2、通过0.075mm筛孔细料含量不大于5%。
6、注意事项在回填时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在路基顶面以下2米范围的台背回填必须做好顶层封水工作,封水必须采用改良土,改良土厚度不小于20cm。
同时,台背施工时应注意如下问题:1)、压路机具必须配备18T以上大型压路机及小型夯实机两种,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处,使用小型夯实机配合施工。
2)、在进行台背回填以前,应清除基坑内杂物,做好基坑排水清淤工作。
3)、在回填之前,应在结构物背面用红油漆标好每层填料的界限、标明层次,分层厚度不超过15cm,并经现场监理确认。
4)、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2碾压。
5)、基坑为灰岩及弱风化岩,按规范要求开挖台阶有困难的地方回填宽度小于30cm的应以5#砂浆以上浆砌片石回填,强风化岩岩仍需按技术规范要求开挖台阶。
6)、台背回填每十层拍照一张。
7)、台背回填填方内的边坡必须挖成台阶状,每层台阶高度不超过50cm,小桥(涵洞)台背填土底部最小宽度距基础边缘不小于2m,回填边坡为1:1(或按设计文件中规定)。
8)、基坑为灰岩及弱风化岩,按规范开挖有困难的地方,回填宽度小于30cm的应以15#素砼回填,回填宽度介于30-75的应以5#砂浆以上浆砌片石回填,强风化砂岩仍需按技术规范要求开挖台阶。
五、安全措施一)、打夯机安全1.夯土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2.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3.使用夯体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应有专人调整电缆。
电缆长度应不大于50m。
严禁缠绕、扭结和被夯土机械跨越。
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动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串列工作时,不得小于10m。
4.夯土机械的操作手柄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二)、推土机作业1.作业前,应查明施工场地明、暗设置物(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的地点及走向,并采用明显记号表示。
严禁在电缆1m距离以内作业。
2.推土机在坚硬土壤或多石土壤地带作业时,应先进行爆破或用松土器翻松。
在沼泽地带作业时,应更换湿地专用履带板。
3.推土机行驶通过或在其上作业的桥、涵、堤、坝等,应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
4.不得用推土机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和用作碾碎石块的作业。
5. 牵引其他机构设备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
钢丝绳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在坡道或长距离牵引时,应采用牵引杆连接。
6.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部件无松动、连接良好;(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符合规定;(3)各系统管路无裂纹或泄漏;(4)各操纵杆和制动踏板的行程、履带的松紧度或轮胎气压均符合要求。
7.启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离,各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并应按照本规程第1.2节的规定启动内燃机,严禁拖、顶启动。
8.启动后应检查各仪表指示值,液压系统应工作有效;当运转正常、水温达到55℃、机油温度达到45℃时,方可全载荷作业。
9.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
10.采用主离合器传动的推土机接合应平稳,起步不得过猛,不得使离合器处于半接合状态下运转;液力传动的推土机,应先解除变速杆的锁紧状态,踏下减速器踏板,变速杆应在一定挡位,然后缓慢释放减速踏板。
11.在块石路面行驶时,应将履带张紧。
当需要原地旋转或急转弯时,应采用低速挡进行。
当行走机构夹入块石时,应采用正、反向往复行驶使块石排除。
12.在浅水地带行驶或作业时,应查明水深,冷却风扇叶不得接触水面。
下水前和出水后,均应对行走装置加注润滑脂。
13.推土机上、下坡或超过障碍物时应采用低速挡。
上坡不得换挡,下坡不得空挡滑行。
横向行驶的坡度不得超过10°。
当需要在陡坡上推土时,应先进行填挖,使机身保持平衡,方可作业。
14.在上坡途中,当内燃机突然熄灭,应立即放下铲刀,并锁住制动踏板。
在分离主离合器后,方可重新启动内燃机。
15.下坡时,当推土机下行速度大于内燃机传动速度时,转向动作的操纵应与平地行走时操纵的方向相反,此时不得使用制动器。
16. 填沟作业驶近边坡时,铲刀不得越出边缘。
后退时,应先换挡,方可提升铲刀进行倒车。
17. 在深沟、基坑或陡坡地区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其垂直边坡高度不应大于2m。
18.在推土或松土作业中不得超载,不得作有损于铲刀、推土架、松土器等装置的动作,各项操作应缓慢平稳、无液力变矩器装置的推土机,在作业中有超载趋势时,应稍微提升刀片或变换低速挡。
19.推树时,树干不得倒向推土机及高空架设物。
推屋墙或围墙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5m。
严禁推带有钢筋或与地基基础连接的混凝土桩等建筑物。
20.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8.0m;左右距离应大于1.5.在狭窄道路上行驶时,未得前机同意,后机不得超越。
21.推土机顶推铲运机作助铲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进行助铲位置进行顶推中,应与铲运机保持同一直线行驶;(2)铲刀的提升高度应适当,不得触及铲斗的轮胎;(3)助铲时应均匀用力,不得猛推猛撞,应防止将铲斗后轮胎顶离地面或使铲斗吃土过深;(4)铲斗满载提升时,应减少推力,待铲斗提高地面后即减速脱离接触;(5)后退时,应先看清后方情况,当需绕过正后方驶来的铲运机倒向助铲位置时,宜从来车的左侧绕行。
22. 推土机转移行驶时,铲刀距地面宜为400mm,不得用高速挡行驶和进行急转弯;不得长距离倒退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