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__电工基础

第二章__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2)电阻的分类与测量 电阻按阻值大小分为三类a、小阻值电阻,电阻值
小于1Ω的电阻,测量时用惠斯通电桥进行测量;b、中 值电阻,电阻值在1Ω至0.1MΩ之间,测量时用欧姆表 或万用表的欧姆档进行测量;c、大阻值电阻,电阻值 在0.1MΩ以上的电阻,也称为绝缘电阻,这类电阻测 量时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R=ρ l
s
上式称为电阻定律,式中ρ叫做导体的电阻率,单 位是Ω·m(欧·米)。
第二章 电工基础
一般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 每升高一度,一般金属导体的电阻增加量约为千分之 三至千分之六。
电阻的国际单位为Ω(欧姆),常用的单位还有 kΩ和MΩ。1MΩ=103kΩ=106Ω。电阻的电路符号为, 文字符号为R。
R
它的额定功率。
第二章 电工基础
2.电容元件 除电阻外,电容是一种最常用的元件。常见的电
容元件如图2-3所示: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 把电容器所容纳的电荷量与其端电压的比值叫电容器 的电容量,简称电容。
q
C=
电容的文字符号是UC,电路符号为。在国际单位制
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一个电容 器如果带1库仑的电量时两极间电压是1伏,这个电容 器的电容就是1法。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一节 直流电路 第二节 交流电基本知识 第三节 整流电路 第四节低压电器简介 第五节 电流表及电压表的使用
第二章 电工基础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直流电路的组成和工作状态, 掌握欧姆定律,会分析简单直流电路;知道交流电的 三要素,理解单一参数交流电路和电阻、电感、电容 元件串联交流电路的工作特点,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 参数计算;了解整流电路、常用低压电器以及电流表 与电压表的工作原理,会使用电流表与电压表。
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金属线称为连接导线,它的作 用是传输电能。 3.控制装置
它起到把电源和负载接通或断开,或保护电路不 被损坏等。例如开关和熔断器。

第二章 电工基础
二、电路的状态 电路常见的状态有三种:通路、开路和短路。如
图2-1所示。
第二章 电工基础
1.通路 通路又叫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
通过实验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部分电路欧
电流通过。 2.开路
开路又叫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
第二章 电工基础
3.短路 短路又叫捷路,电源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电源
流出的电流不经过负载只经过连接导线直接流回到电 源,这种状态称为短路状态,简称短路。
第二章 电工基础
三、电路中的主要元件 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的主要元件有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一节 直流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电路是电流流过的路径。电路一般由电源、负载、 连接导线和控制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1.电源
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例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第二章 电工基础
2.负载 把电能转变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称为负载。如电
灯、电铃、电动机等。 3.连接导线
第二章 电工基础
四、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
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导体中有自由电子,如果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 就可以产生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通过图2-6所示实验来解决 这个问题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电容的公式是C= q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或U决
定的。即C=
S 4Kd
U
,ε是一个常数,与电介质的性质
有关,K则是静电力常量。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电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充电: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增多,端电压升高,储 存电场能称为充电。 放电: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减少,端电压降低,释 放电场能称为放电。
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1.电阻元件
电流通过导体时通常要受到阻力,我们把这种表 示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
第二章 电工基础
1)电阻定律 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
质和温度决定的。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实验结 果表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等而长度不等 的导线,其电阻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长度相等而横截 面积不等的导线,其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
第二章 电工基础
3)电阻器的选用 利用导体有电阻的特性,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电
阻器。如图2-2所示: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电阻器简称电阻,是工程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原器 件之一,例如各种绕线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等,如前所述的白炽灯、电炉、电烙铁都可以看成是 电阻器。
第二章 电工基础
例如:一盏“220V、40W”的白炽灯,在额定条件 下使用时寿命在1000小时左右,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误 接在380V的两根相线中,接通开关的瞬间灯丝就会被 烧断,原因是根据P= U 2 ,灯丝上消耗的功率超过了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一样也是储能元件,能将电 能转换成磁场能并存储起来。
电感量是表示电感线圈产生总磁通能力的物理量,
等于总磁通与电流的比值。
N N 2S
L= =
I
l
第二章 电工基础
式中ι的单位为m,S的单位为m2,μ是线圈心子所用 材料的磁导率,电感量L的单位是亨利(H), 1H=103mH=106μH。上式说明,线圈的电感是由线圈 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它与线圈的尺寸、匝数和媒介质 的磁导率有关。而线圈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都 不会使线圈电感改变。
第二章 电工基础
第二章 电工基础
从图2-4中可以看出,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 容器的端电压和电流不是线性的,是按指数规律变化 的。电容器充放电快慢取决于时间常数τ(τ=RC)。τ 越大,充放电越慢;τ越小,充放电越快。
第二章 电工基础
3.电感元件 用导线在某种材料做成的芯子上绕制成的螺旋管
称为电感线圈,也称电感器。如图2-5所示,其中N为 电感线圈匝数。若只考虑电感线圈的磁场效应且认为 导线的电阻为零,则此种电感线圈即可视为理想电感 元件。可见电感元件就是就是实际电感器的理想电路 模型。它是一个理想的电路元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