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资料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资料


22
① 同相:
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量的相位差为0° ② 反相: 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量的相位差为180° ③ 超前: 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量初相角大的那一个,叫做超前 于另一个。
④ 滞后:
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量初相角小的那一个,叫做滞后 于另一个。
23
4、正弦交流电有效值
若一个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相同的电阻,经过相同的 时间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的量就称为该交流电 的有效值 用 E U I
物理意义:
在外电路中,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位处 移到低电位处所做的功,称为电位。
用字母 φ表示。单位是伏特 V。
7
4、电动势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电位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 极板所做的功叫电动势。
本书解释: 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源的正、负 极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叫电动势。
用字母 E 或 e 表示;单位是“伏特”(V)
39
②、三角形联接:“Δ”
UL =Uφ IL =√3 Iφ
40
2、三相负载:
“Y”联接的负载
“△”接的负载:
41
五、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1、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P = PU + PV + PW = UUIUcosφU + UVIVcosφV+ UWIWcosφW
= 3Uφ Iφ cosφ = √3 U I cosφ 同理可推出: 无功功率: Q = √3 U I cosφ 视在功率: S = √3 U I 4、功率因数 Cosφ = R = P Z S
3)最大值:交流电的最大瞬时值(振幅值或峰值)
用 Em Um Im
3、相位、初相位、相位差 1)相位: 交流电动势某一瞬间所对应的(从零上升开始计)已经变化 过的电角度(ωt+φ)。
21
2)初相位:t=0时正弦交流电的相位。
3)相位差:两个同频率交流电的相位之差 φ=(ωt+φ1) -(ωt+φ2)= φ1- φ2
对于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式为 Em = √ 2 U Im = √2I √ 2 E Um = 平时所讲交流电的大小,都是指有效值的大小
24
三、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1、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式交流电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如:e=20sin(100πt-60°)
u=Umsin(314t+ 60°)
2、用波形图来表示交流电的方法叫图形法,也叫曲线图法
即:
∑U = 0
或者,在任何闭合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 和等于各个电动势电压升的代数和。
U升 = U降
A
E1
R3 R1 B
E2
R2
16
六、 电功、电功率和电流的热效应 (一) 电功(电能):电流做的功。(电场力做的功) A = P×t = I2Rt
电源所做的功称为电能。单位:千瓦小时(kW· h) (二)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 2 U A P= t = I2×R = UI = R 单位:瓦特 (W) 七、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克服导体的电阻作功,将所消耗的电能 转换成热能,使导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A = P×t = I2Rt 或 A = P×t = 0.24 I2Rt 单位:焦耳( J )或 卡路里(cal)
根据上式 可知影响电阻的大小有两个因素: ① 在一定温度下,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截面积及材料有关。
② 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一般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
6
3、电压与电位 1)电压 在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用字母 U或u表示。单位是伏特 V。(千伏kV、毫伏mV) 2)电位、电位差
在电路中,将某点设为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对参考点 的电压称为电位。
A E1 R3 R1 B
14
E2 R2
(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节点电流定律)
在电路中任何时刻的任意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 和恒等于零。 即: ∑I = 0
或者,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I入 = I出
I1 I5 I4
I1 R1
a R2
I2
I3
R E R4 I2
R5
R3
b
15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回路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任何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36
3、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电枢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产生主磁场。定子上按在空 间相差 120°安放三个匝数、绕法相同的三套绕组。当电 枢旋转时,在定子线圈上产生出感应电动势。
37
4、三种表示方法。
数学表达式法
图形法
矢量法
38
5)相序:
各相电压经过同一值(最大值)的先后次序称为三相 电 源的相序。 包括:正相序,负相序,零相序 6)联接方式 ① 星形联接:“Y” 相电压Uφ :相线与零线上的电压值; 线电压UL :相线与相线上的电压值; UL=√3 Uφ I φ= I L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直流电路
2
一、电路
1、电路定义: 由电源、负载、开关经导线连接而形成的闭合回路。是 电流流通的路径。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 通路(闭路):
开关接通,电路构成闭合回路,电路有正常电流。 2) 断路(开路): 开关 开关或某处断开,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 电路中负载两端被短接。电 路中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属 于事故状态,应避免发生。
42
S φ P
Q
并联电容可提高cosφ
第四节
电磁感应和磁路
43
一、 磁的基本知识
(一) 磁铁的性质 1、磁铁某两端的吸引力最大处为磁极,独立的磁极是不存 在的。 2、两磁铁之间同磁极相斥,异磁极相吸。 3、一个能转动的条形磁铁在静止时,一极总是指向地球的 北方,为磁铁的北极(N极);另一极总指向地球的南方, 为磁铁的南极(S极) (二) 磁场 1、磁场:在磁体和载流导体周围存在着一个磁力能起作用 的空间。 2、磁力线:用来说明磁场分布的假想线。 在磁铁外部,磁力线从N极指向S极;
单位 S(秒) 2)频率f :在每一秒钟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 单位 Hz(赫兹) 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 1 f= T
3)角频率:交流电每秒钟内的变化的弧度数(电角度)。 用弧度ω来表示 ω=2πf =314 rad/s
20
2、瞬时值、最大值 1)瞬时值函数表达式为:
e=Em sin(ωt+ψ)
2)瞬时值:交流电在某一瞬间的数值 用 e u i
25
3、用矢量来表示交流电的方法叫旋转矢量
26
四、单相交流电路 1、纯电阻电路 1)相位关系: 在交流电路中的纯电阻,其两端所加的电压与电流同相 2)功率 瞬时功率为电压瞬时值u与电流的瞬时值i的乘积 (消耗功率、有功功率)。 P = ui 平均功率: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 ² P = UI = I² R = U R ~
29
3、纯电容电路 1)相位关系: 在交流电路中的纯电容,其两端所加的电压滞后电流90º 。
30
2)容抗: 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Xc =
1 1 = ωc 2πf c Uc Ic= Xc
★纯电容上不消耗有功能量,P = 0
Qc = UcIc= Ic²Xc =
Uc² Xc
电容与电源进行不断的能量交换
8
三、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定义:
流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 + U I R
I =
U R
9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1、定义:
在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 内阻和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
I
U = E – IR0 或 + R0 U R
iR R UR
iR
UR
27
2、纯电感电路 1)相位关系: 在纯电感电路中,当通过交流电流时,在线圈中,产 生自感电动势eL, eL会阻碍线圈中的电流iL的变化。使外 加电压超前电流900,而电感上的电流又超前自感电动势eL 900。因此,自感电动势与电压反相。 2)感抗: 电感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XL = ωL = 2πf L UL UL IL= X = 2πf L L
VA(伏安)
34
第三节 三相交流电路
35
一、三相电源
1、定义: 三个电动势大小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上互差 120°, 按一定方式联接构成三相电源。 2、 优点 ① 发电机:充分利用铁芯和电枢磁场,体积小。 ② 输送经济:同功率输送,三相可节省四分之一有色金属。 ③ 三相电动机:性能好,维修方便振动小。
R = R1 + R2 + ......+ Rn 11
R3
(二)电阻的并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与头、尾与尾连接在一起, 使每一电阻两端承受同一电压。 1、并联电路的特点 1)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 U1 = U2 =......Un = U 2)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I = I1 + I2 + ......+ In 3)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1 1 1 R1R2 + ... = + R = R1 + R2 R R1 R2 + I 4) 各支路分配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 I2 I1 只值成反比。 U R1 R2 R2 R1 I1 = I I2 = I R1+R2 R1+R2 12
31
4、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R-L-C之间不仅有数量关系还有相位关系 1)电压关系式: U=√ U2R+U2L
U=√ U2R+U2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