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与电与磁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地质探需队发现,我国华东某地面积约约几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可观的( )
A.铜
B.铁
C.铝
D.银
答案:B
解题思路: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因此大铁矿会影响地磁场;但铜、铝、银不会。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现象
2.关于磁场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都会获得磁性
B.磁感线是磁体发出的实际曲线
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地球的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是重合的
答案:C
解题思路:
A:磁化是指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但只有磁性物质才能被磁化,故A错误;B:磁感线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目的是为了方便描述磁场的方向,故B错误;
C:正确;
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地球的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是不重合的,有一个夹角,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场
3.如图所示,将条形磁体放入装有铁屑的盒子里然后舀出,发现铁屑总是分布在条形磁体的两端,中间几乎没有铁屑,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磁体放入铁屑中,铁屑会被磁化
B.铁屑总是分布在条形磁体的两端,是因为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
C.由于条形磁体中间的磁性最弱,如果将条形磁体从中间断开,那么,中间断开处仍然不能吸引铁屑
D.被吸引的每一个小铁屑都有南、北极
答案:C
解题思路:
铁屑属于磁性物质,故将磁体放入铁屑中,铁屑会被磁化,每一个小铁屑都变成一个小磁铁,都具有磁性最强的南北两极。
每一个磁体磁性最强的都是两端的南北两极,中间部位磁性最弱,故铁屑主要分布在磁体的两端;若将条形磁体从中间断开,则变成两个磁体,中间断开处变成了磁体的端部位置,磁性最强,能够吸引铁屑。
故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现象
4.课堂上教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D.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案:B
解题思路:
A:甲图中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只能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不能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旋转方向发生改变,说明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磁场方向不同,且与电流方向有关。
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电生磁
5.一根长条形磁铁a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根小条形磁体b被弹簧悬挂在磁铁a的S极正上方,如图所示。
当将小磁体b水平向右移动直至磁铁a的右端N极正上方的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断地变长
D.不断地变短
答案:D
解题思路:
根据磁铁磁极之间的规律可得,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故b磁铁从最左端移向中间的过程中,与a相互吸引,且作用逐渐减弱,即b对弹簧的拉力逐渐减小,弹簧长度变短;
从中间向右端移动的过程中,与a开始相互排斥,且作用逐渐增强,即b对弹簧的拉力仍旧是在逐渐减小,弹簧长度变短;
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6.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
A.E点
B.F点
C.P点
D.Q点
答案:A
解题思路:
磁感线越密集的位置,磁场越强,故E点处磁场最强。
A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场
7.如图是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图。
下列关于两个磁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是N极,右边是N极
B.左边是S极,右边是S极
C.左边是S极,右边是N极
D.左边是N极,右边是S极
答案:C
解题思路:
磁感线的方向是从N极指向S极,故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场
8.在一个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的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 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处磁场的方向,由题意可知,磁场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场
9.小明在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标出了如图所示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 极),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处磁场的方向。
A: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方向是由左到右,故小磁针N极方向应该指向右边,该选项错误。
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用安培定则来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可知,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方向如下图所示,故该选项错误。
C:由电源确定电流方向,再根据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磁感线方向如下图所示:
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故该选项正确。
D:磁场方向由N极指向S极,故小磁针方向应指N极向上,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磁场
10.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下图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N极位于地理的南极,地磁场的S极位于地理的北极。
将地球和环形电流看作是一个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只有电流沿纬线由东向西时,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才能与地磁场的方向一致,故A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安培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