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文导入: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播放音乐链接:学习雷锋好榜样)5、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

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

)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明确课文由五个小节组成。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我们读一读课文,思考:雷锋在哪里呢?8、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

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啊、需、献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泞、瓣、献、荆、棘。

(1)比较认知“迈”和“踏”:两个字都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2)“泞”字强调偏旁是“氵”,想一想还见过哪些“氵”的字呢?(预设:江、河、湖、海、洋……)(3)“啊”字强调读音为四声。

(4)“荆棘”:出示荆棘的图片,帮助理解生字。

5、猜谜语。

水泊宁静——泞一个瓜分两辛——瓣南边来了一只狗——献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

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试着读出来!)2、小溪说:昨天,他曾(cénɡ)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mé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着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来读这一小节。

)3、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注意“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的朗读!)4、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的精神在这里体现。

)5、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6、结合情景,读好课文。

五、课堂展示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比赛读句子。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2)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六、交流分享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一起来说一说啊!七、学写生字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锋、弯、洒、温”的注意要点。

(预设:注意“钅”的书写。

)(想一想其它“氵”的字。

)4、学生临习生字。

八、巩固练习1、打开“基础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读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

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学习第一小节。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1、“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复出现,增强了语气。

2、照样子仿写:长长的小溪仿写:长长的小路长长的腿长长的直线(二)学习第二小节。

小溪说:昨天,他曾(cénɡ)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mé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1、找一下拟人修辞的句子。

2、雷锋叔叔在哪里?他做了些什么?(三)学习第三小节。

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1、照样子仿写:弯弯的小路仿写: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河(四)学习第四小节。

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了些什么?2、雷锋叔叔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五)交流分享。

1、读了这几个小节,你了解到了什么?2、我来问,你来答:示例:雷锋叔叔在哪里?雷锋叔叔在路上。

……雷锋叔叔在帮大娘过马路。

……3、你对雷锋叔叔的了解还有哪些啊?在小组里说一说。

4、模仿着第一第二小节的形式进行问答。

(六)学习第五小节。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七)课堂训练仿照例子作答。

问答式的句式训练:例:问: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什么?答:雷锋叔叔在路上帮助大娘过马路。

答: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找妈妈。

三、课堂展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有感情!四、中心点击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多帮助别人。

五、巩固练习打开“阅读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六、作业布置1、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件好事。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6.千人糕教学目标: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2、齐读课题《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

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

(1)比较认知“特”和“确”: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2)“的”字强调音节是“dí”,还有一个读音“de”。

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的确”中读第一个音节。

(3)“应”字强调音节是“yīnɡ”,还有一个读音“yìnɡ”。

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个音节。

(4)“特”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

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

5、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加水十次——汁石头一角——确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把句子读通顺。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爸爸回答。

(真好奇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

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到底是什么回事呢?)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很想知道,你呢?)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

)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注意把长句子读通顺、流利。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