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科学喂养攻略卫生部出台的《婴幼儿科学喂养策略》提出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安全卫生优育;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
据介绍,婴幼儿营养不良和生长不优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婴幼儿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婴幼儿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出生后卫生护理、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而6个月后婴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较快,疾病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现象明显表现出来。
新生儿像刚出土的幼苗,生命力脆弱,需要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
婴幼儿喂养,尤其是母乳喂养,是儿童营养的重要基础。
加强和促进婴幼儿时期的合理喂养是控制和减少营养不良的关键措施。
有研究报道,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母乳喂养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以及补充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是预防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具体喂养注意事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①母乳是婴儿必须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
尤其是初乳,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天然良药,初乳是指刚生完小儿到产后6天内的乳汁,这种乳汁浓稠而发黄,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
初乳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
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
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
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含免疫物质的量高。
②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最初几个月甚至连水都不用喂。
母乳喂养的宝宝口味是非常清淡的,因为母乳的口味清淡,这有利于宝宝味觉的健康发育。
母乳喂养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更健康,他们血压及血脂通常不高,在他们身上,超重、肥胖及Ⅱ型糖尿病发生的机率也较低。
还有证据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智商也会较高。
如果喂温水等热的食物给婴儿切记不要大人用舌头去尝试温度,这样试温不准且特别不卫生,很容易把细菌传给宝宝,可以用手背试温或使用感温小勺。
③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可以提供给新生儿抵抗力,并帮助新生儿组建自己的免疫系统。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
④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
很多种对婴幼儿发育的有益物质是配方奶粉等母乳替代品无法提供的。
⑤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后康复。
⑥不建议把婴儿一时没喝完的母乳放冰箱里存放,因为家里的冰箱平时也会放的剩菜或者是其他未煮熟的食物,冰箱就变相成了一个细菌的储存室,极易引起乳汁变质,而现在宝宝的肠胃功能弱,吃到一些变质的母乳会引起肠胃功能的不适或者腹泻。
如果有条件的上班族需要背奶,可以给宝宝买一个专门储藏母乳的小冰箱。
2 保持卫生干净的喂养环境新生儿时期是婴儿从胎儿时期依靠母亲到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的过度时期。
新生儿由于刚离开母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几乎没有(连体温调节功能都基本不具备),对外界的干扰表现的特别敏感和强烈。
因此婴幼儿在护理时要特别讲究保持卫生干净,让婴儿慢慢的适应新的环境。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通过吃进病菌的方式来提高抵抗力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不管是对成人来讲还是对婴幼儿,病从口入是常识,所以讲究卫生是最好的预防病痛的方法之一。
当胎儿还在母体内时,他生活在自己相对独立的小环境中,通过母体感知外界。
出生后的婴儿突然要接受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刺激,已经需要很大的精力来适应这些刺激,如果在护理中还不注意讲究卫生的话,让有害病毒和细菌过早的侵蚀到婴儿,就会极易引发婴幼儿的各种病变。
0-6个月的婴幼儿卫生喂养注意事项:①新生儿入口的东西一定要保持干净,不能与成人的混用、混洗及混放。
包括奶瓶、奶嘴、小碗、勺、牙胶、水壶、及安抚奶嘴等用品使用完毕之后尽快用清水洗涤干净晾干即可(干燥是很好的杀菌消毒方式),最好不使用洗涤剂,实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用少许牙膏代替。
奶瓶、奶嘴等需要定期进行蒸煮消毒杀菌、紫外照射消毒或微波消毒处理,有条件的每天进行一次;没有条件的至少每周一次(每天需用刚烧开的水烫洗5分钟左右)。
②产妇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
哺乳前必须洗手,接触乳房的毛巾要清洗且煮沸消毒。
乳房有伤口时,哺乳完毕,用附有硼酸软膏纱布盖好。
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捂乳房5分钟,将前几滴乳汁挤掉,然后再喂婴儿。
婴儿吃剩下来的奶要挤出来,让乳房变空。
哺乳完,把浸在盐水中的毛巾拧干,擦干净乳房。
③新生儿的贴身衣物及用品绝对不能与成人的内衣、袜子、毛巾等混洗、混晒及混存。
包括护脐带、尿布、口水巾、洗澡巾、内衣内裤等物品应使用独立的洗衣皂或洗衣液清洗干净,不要用机洗需手洗(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婴儿单独洗衣机洗),且独立晾晒和存放,最好能够经常暴晒杀菌。
因为成人的内衣、内裤和袜子等物品或多或少都会沾有各类病菌,这些细菌对于成人来说不会致病,但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情况决定,新生儿的衣物如果沾上了这些病菌,就会给对这些病菌毫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各种感染和疾病。
这一部分尤其还需注意产妇的文胸需单独洗涤,这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一项。
产妇的文胸直接接触乳房,而婴儿又是直接通过乳房吸食母乳,如果文胸洗涤护理不卫生干净,一方面就会导致产妇乳房发炎等并发症(这是因为哺乳需要,乳腺是通畅开放的,方便喂奶的同时也削弱了自身的抵抗屏障);另一方面则是导致病菌直接通过乳头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造成伤害。
④新生儿和产妇所在的房间需要注意通风透气。
中国的传统是产后产妇要“坐月子”,基本上待在房间不出门,门窗也不怎么开,房间内空气质量不佳,容易导致产妇和新生儿产生各种不适症状。
在月子期间,房间需要早晚各通一次风,每次20分钟左右。
还有房间的卫生也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尿片、尿盆和换洗衣物等要及时清理,保持房间的空气清新和干爽,产妇的食物和残渣也必须及时清理,以免发酵和滋生细菌。
⑤家里人要最好在抱婴幼儿之前最好都要勤洗手,尤其是出门回家后。
在外面我们的手会碰到很多公共设施,比如各种场合的门把手、公交车的扶手、商场电梯的扶手、菜场的各种设施以及与他人握手等,这些地方是病菌和病毒大量存在和繁殖的地方,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要勤洗手之后再去护理婴幼儿,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不把这些有害物质带给婴儿。
⑥小心宝宝的“危险三角区”受威胁。
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为何称其为危险区域呢?这个部位血管丰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扩展到这里。
而最严重的是这个地方有不少血管通向大脑,它们一旦损伤或感染,可以把细菌及其毒素传到脑部,发生脑膜炎或脑脓肿。
所以最好不要让年记太大的老人和很小的小孩子拥抱和亲吻月子内的婴儿,因为这两类人群自身的抵抗力减弱,本身携带的病菌较多,容易导致新生儿感染各种疾病。
曾经就有一个新生儿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后死亡的病例,也称老人的“死亡之吻”事件,孩子住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源来自于是爷爷下巴上的一个脓包。
⑦经常清理家里的沙发、地毯以及窗帘,最好能对其进行定期消毒除螨,因为在这些地方缝隙角落多,平时清洗的少,会隐藏大量的灰尘、杂物以及螨虫(尤其是布艺沙发),新生儿直接接触或者新生儿的衣物接触这些地方就会容易产生湿疹等各种皮肤感染。
切忌不要在婴儿所在的房间内拍打地毯、毛巾和被褥,以免产生毛絮和螨虫飞屑,导致婴儿呼吸道感染。
⑧坚持每天记录宝宝的各项活动。
采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尽可能全面的记录宝宝每天的起居饮食及活动情况,不但对观察宝宝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而且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时,这份记录对父母的判断非常有参考价值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束手无策。
3 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可有效地增加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家人要注意新生儿该接种的各种疫苗的种类,各次接种时间和次数,不要延误。
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前,①接种前要洗澡,保持清洁。
②接种前测量一下体温,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
③要填写母婴健康手册。
接种后,①当天禁止洗澡,如没有什么异常,第2天可洗澡。
②不要触摸打预防针处。
③接种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注射处是否红肿,孩子是否发烧、腹泻,精神状况如何,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烧、抽搐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
预防接种要在身体健康进进行。
预防接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
因此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作预防注射:①孩子有发热、感冒、腹泻等急性病时,暂时不能预防接种。
②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和贫血时,不能作预防注射。
③有过敏体质,如有严重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预防接种时可起起严惩的过敏反应,不宜预防注射。
④有脑发育不全、脑病或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不宜预防注射,以免加重病情。
4 科学的日常护理新生儿不是只能吃,只能睡,而是已有丰富的感觉能力,因此要注意培养各种感官的发育:①视觉:新生儿在出生后10~24小时,就可以将眼睛转向光源。
但由于小儿出生2~3周内,两眼的活动常常是不协调的;同时,一遇到光线,眼睛就眯缝成线或闭合起来。
因此,一般认为,此时新生儿还没有视觉集中(注视)现象。
出生后第3周时,才开始出现视觉集中现象。
②听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的听觉是不灵敏的。
原因是新生儿外耳道粘膜肿胀和羊水堵塞,并不能听到普通的声音。
但心理学家魏兹曼的研究发现,出生后几秒钟的新生儿就能正确地把头转向声音出现的方向。
③味觉:新生儿喜甜味,对酸、辣、苦味表示拒绝并呈痛苦表情,但不如年长儿那么敏锐。
④嗅觉:新生儿出生后闻到母亲的气味,会感到欢愉,并且喜欢乳汁特殊的香味;对刺激性强的气味表示痛苦。
⑤父母需充分了解宝宝每个阶段的体重升高指标,全面衡量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看您的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⑥洗澡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关键是要掌握好室温、水温和方法。
年轻的妈妈不知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因小宝宝太小,手重了怕把骨骼折断,手轻了怕抱不住摔了。
因此要多在产前学习相关的经验。
在洗澡过程中,如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
洗澡应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洗澡时翻动过多,引起吐奶。
洗完澡后不要立即畏奶,因宝宝疲乏,需适当休息。
⑦新生儿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妖嫩,易被擦伤和引起感染。
因此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和防止损伤。
在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采用干洗,即在换尿布后于皮肤的皱折处涂以少许植物油。
除会阴部及臀部外,不用水洗。
脐带脱落后可用盆浴,用无刺激性的肥皂或不用肥皂,浴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不要用力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