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人格与人格心理学课件
【精品】人格与人格心理学课件
生活记录材料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 录。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 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分。
问卷材料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这是最容易收集的 也是大多数因素分析所使用的一种材料。但是报告中有关 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
客观测试材料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主要考 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调查者往往通过观察被试 在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收集这类材料。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二、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一套用于描述、解释和说明人格 心理现象的假设性符号系统或研究框架。
内容主要涉及人格的界定、人性观、人格结 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理论以及人格的研究 与评鉴方法,反映了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 律,同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 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二、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 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 兴趣所驱动,两种动力交织在一起,驱使人们实现社 会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幸福。
四、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 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有个人同一性,他指认 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这是一个要确 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时期。在社会方面,有集体同 一性,是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艾里克森认为,同 一性形成动因是自我,或意识的自我。
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同 一性混乱”。
二、机能自主性
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 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 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 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三、因素分析的材料来源
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 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以及客观测试材料。
五、神经症需要
敌意和焦虑导致了更深的恐惧感和痛苦,为了减轻 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 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
霍妮列举了10种神经症需要:①友爱与赞许。②生 活伴侣。③狭窄空间。④权力。⑤剥削。⑥社会认可。 ⑦自我赞许。⑧成就。⑨自主。⑩完美主义。
霍妮从10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 类型:趋向他人、反对他人、逃避他人。
三、生活风格及其类型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 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 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 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具有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正确的和健康的, 而缺乏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和病态的。
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 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 社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个体性格与社会 性格。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 性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它是 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有时指一定的民 族或阶级的心理;第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 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 成的;第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家庭则 起着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 孩子们身上的作用。
四、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艾森克喜欢把心理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与生物学 的和行为学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
他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外倾-内倾这一人格维度上所处 的位置是以大脑神经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性为 基础的。
艾森克提出边缘系统是神经质的生理基础。边缘系统 与自主神经系统协同活动,并与网状激活系统(内外倾的生 理基础)相联系。高神经质者的边缘系统激活阈值较低。
艾森克推测精神质与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 分泌有关。目前还没有确实的实证研究材料支持这一推测。
第五章 学习与人格
一、强化
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 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或称 强化刺激)。
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 叫做强化。
二、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 ➢ 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 它们可以是与生俱来的。 ➢ 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也 就是斯金纳所说的诱因、辨别性刺激。 ➢ 反应是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用以降低或消 除内驱力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 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 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
三、 行为预测理论 罗特认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 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 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 罗特的行为预测公式为: BPx,s1,Ra=f (Ex,Ra.s1&Rva,s1) ➢ 行为潜势(BP,behavior potential):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 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预期(E,expectancy):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 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 ➢ 强化的效价(RV,reinforcement value):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 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 心理情境:某一行为的发生率是与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相联系的。
第四章 特质与人格 一、特质 特质并非只与少数特殊刺激或反应相联系,而是相 对概括的和持久的。 特质将多数刺激与多数反应相联结,因此在行为方 面会产生广泛的一致性,这样行为就有持久性和跨情 境的特点。
人格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 体所具有的。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 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