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PPT
三、个人心理学 (一)阿德勒的生平(奥地利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生平(奥地利心理学家) (二)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1. 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追求与他人和社会和 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 睦相处的人 2. 个人希望与自己的选择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3. 个人不是一切为性的动物,人是有意识的个体 个人不是一切为性的动物, 4. 人格的主导动机是追求优越,而自卑感是推动个人 人格的主导动机是追求优越, 获取成就的主要动力, 获取成就的主要动力,具有创造性自我概念
包括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包括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人 格 体 现
• 气质
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 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 指向性 方面的动力特征 性格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 方式的人格特征
小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特性
结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 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 个性、气质、 个性、气质、性格都包括在人格内涵之中
二、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一)人格结构 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概念。 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概念。 特质” 类型” 自我” 需要” “特质” “类型” “自我” “需要” (二)人格动力 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 (三)人格发展 个体自出生至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 现,随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四)人格适应 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的行为反 应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
一、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范型研究人格的学科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构、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构、 动力、 动力、发展和适应的事实与规律的心理学分 支学科
人格的特征
1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 具有内在一致性, 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 , 具有内在一致性 , 受自我意识调控。 受自我意识调控 。 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 康的重要指标。 康的重要指标。 2 人格的稳定性 (1)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 ) (2)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
(二)人格结构
1. 精神层次(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 ) 精神层次( 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 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 意识: 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 前意识: 前意识:个体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 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对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
6.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 7.文饰作用(合理化) 7.文饰作用(合理化) 文饰作用 酸葡萄作用 甜柠檬作用 8.反向作用 反应形成) 反向作用( 8.反向作用(反应形成) 为了掩盖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 为了掩盖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以对立态度 和行为方式表现) 和行为方式表现) 9.固着作用 9.固着作用 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 10.退化 10.退化 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的困境
(内心力量平衡受到干扰而引发,要求自我采取措施,否 内心力量平衡受到干扰而引发,要求自我采取措施, 则危险会持续上升,直到自我崩溃。 则危险会持续上升,直到自我崩溃。此时应该采取心理防 御机制) 御机制)
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 自我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人们是用防卫机制来降低焦虑
社会利益型: 社会利益型:
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认为人类个体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会导致心理疾病的是生活模式( 阿德勒认为会导致心理疾病的是生活模式(风 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格)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过于自卑会造成自卑情结 早期教养方式形成的一定生活模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自卑情结会驱使个体 心理咨询要分析寻求卓越的问题表现
焦虑 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 绪体验。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焦虑与恐惧不同
1. 2. 3.
焦虑的三种类型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 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 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 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害怕环境中存在的危险) 。(害怕环境中存在的危险 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害怕环境中存在的危险) 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 神经性焦虑 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 起的恐惧感。 起的恐惧感。 道德型焦虑—个人良心上的不安而产生的罪恶感 道德型焦虑 个人良心上的不安而产生的罪恶感 和羞耻感。 和羞耻感。
人 格 评 鉴
1. 晤谈 2. 自陈量表 3. 行为评鉴 4. 投射测验 5. 心理生理学技术 6. 隐测验 7. 活动产品分析法
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
人格的临床研究 优点: 优点:对人格现象和人的整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局限: 局限: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验证 人格的相关研究 优点:寻找个体差异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优点: 局限: 局限:信息在真实性和确切性方面存在问题 人格的实验研究 优点: 优点:对变量研究而揭示因果关系 局限: 局限:难以对变量严格控制
下一页
3
人格的独特性
不同的遗传、 不同的遗传、生活与教育环境形成独特的 心理特点 4 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 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整体,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整体, 具有个人思想、感情、意向、 具有个人思想、感情、意向、行为的独特 模式。 模式。
(三)心理类型
思维和情感是理性机能。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机能 • • • • • • • • 思维外向型—按规则办事,但武断、压抑,缺乏鲜明个性 情感外向型—容易动感情,爱交际,但思维压抑,寻求和谐 感觉外向型—寻求感官刺激,追求新经验,情感浅薄,直觉 压抑 直觉外向型—凭预感做决定,但感觉压抑,新事物敏感,但 不能坚持到底 思维内向性—智力高,但适应性差,情感压抑,冷漠、固执 情感内向型—思想丰富,但是思维压抑,沉默、忧郁 感觉内向型—受情境影响做决定,不关心他人,艺术性强 直觉内向型—偏执,观点稀奇古怪,以自己内部经验引导自 己的生活,脱离实际,艺术家属于这类
人格研究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 弗洛伊德的生平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 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但能量有限 人是一个能量系统, • 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 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 能量就会减少 • 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 它推动个体行为的 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它推动个体行为的 内在动力
集体潜意识 为集体共有, 为集体共有,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 集体潜意识处于个体人格的最低层 原型— 原型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 阿尼玛(人格内部形象): 阿尼玛(人格内部形象): 阿尼姆斯(人格内部形象) 阿尼姆斯(人格内部形象) : 阴影(与本我相似) 阴影(与本我相似): 自身(集体潜意识核心) 自身(集体潜意识核心):
(五)
精神分析的诊治 了解无意识的内容
1. 梦的解释 2. 投射测验 3. 自由联想 4. 口误 5. 催眠 6. 意外 7. 象征行为
弗洛伊德治疗心理疾病主要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主要生平(瑞士心理学家) (二)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了思想、感情和行为 •人格具有与生俱来的整体性,要避免分裂 •人格功能要使个体能调节与控制自己,使之适应自 然和社会环境 •人格(精神、心灵)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 返回 意识组成
1.
意识——个人心中唯一被自己直接知晓的 个人心中唯一被自己直接知晓的 意识 部分。 部分。由当前处于注意焦点的信息构成 个人潜意识——曾经被意识但又被压抑或 个人潜意识 曾经被意识但又被压抑或 遗忘, 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 象的内容所组成 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 为情结
与人格有关的概念
个性、气质、 个性、气质、性格与人格概念紧密但易混淆 • 个性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特征。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特征。 • 气质 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 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 方面的动力特征。 方面的动力特征。 • 性格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 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
1 压抑 自我阻止激起焦虑、威胁或令人痛苦的念头、 自我阻止激起焦虑、威胁或令人痛苦的念头、情感和冲动不让其达到意识水平 否认( 2. 否认(定) 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拒绝不愉快) 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拒绝不愉快) 3. 移情 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投注 自居作用(认同) 4. 自居作用(认同) 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 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 5. 升华作用 将受挫欲望或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
1. 自卑感 2. 追求卓越 每个人生来就有追求卓越的基本动机,包括由自卑感引发追求发展、成就、 每个人生来就有追求卓越的基本动机,包括由自卑感引发追求发展、成就、 满足和自我实现。追求卓越是人生发展的推动力 满足和自我实现。 3. 社会风格(创造性自我) 社会风格(创造性自我) 4. 社会兴趣 人的本性具有社会兴趣: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对自卑 人的本性具有社会兴趣: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 感的一种最根本的补偿 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有四种类型: 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有四种类型: 统治-支配型: 统治-支配型: 索取-依赖型: 索取-依赖型: 躲避-逃避型: 躲避-逃避型:
人
格
心
理 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梁宁建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 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本意“面具” ,本意“面具” 两层意思: 两层意思: 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的各种言行 面具背后的真实的“自我” 面具背后的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