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的安全作业,防止作业过程中人员出现缺氧、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受限空间包括: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地窖、污水池、化粪池、下水道、料仓、管道等密闭或通风不良,密闭或半密闭场所。
受限空间作业前先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
受限空间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应急物资。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明确告知作业区域存在的危险因数,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和救护方法,并对应急救援进行演练。
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办理受限空间作业审批。
受限空间作业实行现场挂牌。
1、标明受限空间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介质和危害。
2、关键监测参数,风险防范措施
3、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救护方法
4、警示和提醒标识
5、说明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在作业前打开所有与大气相通的空洞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作业前30分钟内,作业单位对受限空间空气进行采样分析,容器较大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分析仪器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
作业中应每2小时进行检测一次,如检测有明显变化,应加大检测频率,作业中断30分钟应重新进行检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进行检测,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涂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在缺氧或有毒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在易燃易爆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低压灯,不发火花工具。
在产生噪音的受限空间作业,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罩设备。
受限空间的照明电压应小于36V,特别潮湿的环境作业电压小于等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动工具或电焊作业,必须配置漏电保护器。
受限空间作业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脱离岗位,监护人应掌握监护人员数量和身份,并对人员和工具进行清点,随时保持联络。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应采取轮换作业。
作业结束后,检查受限空间作业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当发生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警报,进行撤离,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并进行紧急救援。
受限空间动火,应按照动火作业管理制度进行动火审批,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证应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批,一式三份,留档一份、监护人一份、现场作业人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