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天体及天体系统的概念,识别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2.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资料说明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4.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重点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
(1)概念:宇宙间的存在形式。
(2)类型:、、、流星、彗星、星云、、等。
【针对训练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
①名称:A是,B是,C是,D是。
②层次:级别最高的天体系统是,最低的是。
二、行星地球 1.八大行星
(1)填写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
A 水星、
B 金星、
C 、
D 、
E 木星、
F 土星、
G 天王星、
H 海王星。
(2)运行特征: 、 、近圆性。
(3)分类:按照距日远近、体积、质量等特征,将八大行星分三类。
划分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名称 水星、 、
地球、
、
、海王星
2.结论: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 行星。
3.存在生命的星球
(1)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 和 的行星。
(2) 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
适宜的 适合生物生存的
有液态水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 ) A .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 .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 .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 .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下图为太阳系8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⑧,分别示意地球和土星的是( )
A.②、⑦ B.③、⑥
C.③、⑤ D.④、⑤
4.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读图,回答5~6题。
5.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
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7~8题。
地球与火星的资料对照表
距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体积
大气
密度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均
温(℃)
自转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149.6 1.00 1.00 1.00 N2、O222 23时56分1年火星227.9 0.11 0.150 0.01 CO2-23 24时37分 1.9年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
8.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这是因为两者( )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民日报2016年1月4日电:1月4日,科学家小行星命名仪式举行,5位科学家获小行星命名: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
这些小行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材料二太阳系模式图。
(1)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 _ _,表示地球的是__ _ __。
(填字母)
(2)在图中恰当位置画出“北航星”的运动轨道并画出公转方向。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 _ __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 _ _ __,其中心天体是__ _ _ 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 _ __。
知识链接
(一)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最
1.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
2.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海王星。
3.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4.八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的是金星。
5.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最短的是水星。
6.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二)火星生命探索
火星是运行在地球运转轨道外侧的陪伴了我们亿万年的邻居,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公里~12000万公里之间。
自古火星就以它特有的颜色和穿行于众星之间而引起人类的注意,特别是火星的天文学、物理学条件与地球相似,所以长期来被许多人推测为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另一颗星球。
火星上生命的探索,对于生命起源、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等自然科学、哲学的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0年来,火星上到底有否生命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专业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爱好者的关注。
人类一进入空间时代,火星便自然成为空间考察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火星与地球之间尽管相隔数千万公里的空旷空间,却与地球有着很多神秘的共同之处:它也是一颗固态的岩质行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但体积大约只有地球的1/7;火星上也有两个白色皑皑的极冠,这两块区域冬季增大、夏季消融缩小,与地球极为相似。
此外,火星上面也同样有高耸的山脉、幽深的峡谷、飘荡的白云、怒吼的风暴,它与地球一样也是四季分明,甚至一天也是24小时。
因此,它被人们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与地球一起被认为是太阳系内生命可栖居区域。
仅仅在100多年前,人们还普遍相信火星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有关“火星上的运河”、“火星人大战”、“火星上的狮身人面像”等等的猜测与幻想很多年来一直不绝如缕。
但人们对火星的了解越多,人们的失望也就越大。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不仅没有找到智慧生命的踪迹,而且连最简单的微生物也没有找到。
火星探测器带给我们的讯息是:火星是一个布满了大小石块的沙漠星球,其表面是一片荒凉、寒冷和死寂的世界。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2【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图中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
第2题,由于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因此来自宇宙空间的流星体会由于摩擦作用而燃烧掉,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3~4【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各行星序号。
第4题,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所以其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5~6【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而恒星质量决定光热辐射强度和引力大小,故“生命宜居带”内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宜的温度。
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
7~8【答案】7.D 8.A
【解析】第7题,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两者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
第8题,相近的距日距离,使得火星表面的气温与地球较为接近;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得火星的昼夜温差较小,适宜的温度和较小的昼夜温差都有利于生命的形成。
9.【答案】(1) A G
(2)图略(轨道在F和E轨道之间,方向为逆时针)。
(3)两太阳系太阳。
(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第(2)题,“北航星”属于小行星,而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同。
第(3)题,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模式图,因而图中有两级天体系统,其中,太阳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太阳的其引力吸引其他成员绕其旋转,因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第(4)题,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从自身条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