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与测绘件识图教案——识读装配图

机械零与测绘件识图教案——识读装配图

项目7 识读装配图教学目标:1.熟悉装配图的内容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2.掌握装配图视图的选择和装配结构的合理性要求;3.能正确识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相关知识:视图的表达、装配结构、零件图学习重点: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2.装配结构的合理性;3.装配图的识读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课题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制图基本知识,常用零件的规定画法和零件图等内容,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装配图是把所学知识的组合总装,是制图教学成果的总检验,是制图知识的综合运用于提高。

装配图对视图的表达、尺寸标注等另有特殊的规定任务1 认识装配图任务引入机械行业中的机器和部件都是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这样一个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我们称为装配图。

设计人员在设计机器或部件时,也是先根据设计思想绘制出装配示意图,然后再根据装配示意图绘制出装配图,最后根据装配图绘制出零件图。

可见,装配图在机械生产行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要绘制装配图或识读装配图,首先我们必须对装配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讲授要点一、装配图的内容1.一组视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必须的尺寸。

包括(1)规格(性能)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尺寸,是设计、了解和选用该机器或部件的依据(2)装配尺寸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的尺寸,一般包括:配合尺寸:表示两零件间具有配合性质的尺寸相对位置尺寸相对位置尺寸表示装配或拆画零件图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或部件间比较重要的相对位置的尺寸(3)安装尺寸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基座上时所需要的尺寸。

(4) 外形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整体轮廓大小的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

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时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依据。

(5) 其他重要尺寸如零件运动的极限位置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尺寸注意:以上五类尺寸并不是孤立的,有的尺寸具有几种含义。

因此在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时,不是一律都要将上述五类尺寸注全,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说明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安装、检验、运转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4.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用以说明零件的编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内容5.标题栏用来填写装配体的名称、图号、比例及设计者责任签字等内容。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式1.规定画法(1)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非接触或不配合的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两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一般应相反,当三个零件相邻时,若方向一致,则间隔应不相等,剖面线尽量相互错开。

同一零件在不同剖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应一致、间隔相等。

(3)当剖切平面通过螺纹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球、销、键等零件的轴线时,均按不剖绘制。

2.特殊表达法(1)拆卸画法当某些零件遮住了所需表达的结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并标注“拆去X X零件”等字样。

注意:横向剖切的实心零件,如轴、螺栓、销等,应画出剖面线,而结合处不画剖面线。

(2)假想画法①表示某些零件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②表示本部件与相邻零件的装配关系以上情况,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及各轴的装配关系,按各轴传动顺序,假想沿它们的轴线剖开,并依次展开,将剖切平面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画出其剖视图的画法。

(4)简化画法①表达对象和特点若干相同零件组,只画一组;较小工艺结构,省略不画;某些标准产品,只画外形;滚动轴承用示意画法或简化画法②画法特点(对着图说明)(5)夸大画法①表达对象直径或厚度小于2mm的零件,锥度、斜度较小的零件②画法特点不按原比例,夸大画出③画图要点涂黑代替剖面线三、装配体视图的选择1.选择原则装配体的视图应力求将装配体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正确、完整、简练和清晰地表达出来2.主视图的选择选反映较多或主要装配关系的方向为投影方向,并取全剖视。

3.其它视图的选择灵活地选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或断面等来补充表达。

4.视图选择的注意点:⑴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多种表达方案,,择优选用。

⑵设计装配图应详细一些,以便为零件设计提供结构方面更多的依据。

指导装配工作的装配图,则可简略一些,重点在于表达每种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和装配关系。

⑶装配体的内外结构应以基本视图来表达,以免图形支离破碎,不易形成整体概念。

⑷剖开绘制时,一般应从各条装配干线的对称面或轴线处剖开。

同一视图中不宜采用过多的局部剖视。

以免使装配体的内外结构的表达不完整。

⑸装配体上对于其工作原理、装配结构、定位安装等方面没有影响的次要结构,可不必在装配图中一一表达清楚,可留待零件设计时由设计人员自定。

四、装配的合理性合理的装配不仅要达到性能要求,而且装、拆方便。

1.为了保证轴肩和孔端紧密配合,孔端要倒角或轴根要切槽。

2.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否则会给零件制造和装配等工作造成困难。

3.滚动轴承如以轴肩或孔肩定位,则轴肩或孔肩的高度须小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厚度,以便于拆卸。

4.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卸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便于加工和装拆,在可能的条件下,将有关零件相关部位做成通孔。

5.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两零件定位时,为了加工和装拆的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将销孔做成通孔。

6.为了装拆紧固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任务小结1.什么叫装配图?2.装配图的作用3.装配图的内容4.装配图的规定画法有哪些?5.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法有哪些?【布置作业】看懂柱塞泵装配图,回答下面看图要求中提出的问题,问题(1)衬套8和柱塞5是_____________配合,衬套8和泵体1是____________配合。

(2)阀体9和泵体1是____________连接,图中C3/4/C3/4A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调料7和垫圈1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绘制滑动轴承装配图任务引入同学们,在任务1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装配图,知道了装配图的作用、内容即一些画法规定,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绘制一个滑动轴承的装配图。

讲授要点一、滑动轴承结构分析(教师可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说明)1.装配关系(1)轴承座与轴承盖:轴承座上的凹槽与轴承盖下的凸起配合定位。

(2)轴衬与轴承座孔:轴向:轴衬两端凸缘定位径向:轴衬外表面配合及销套定位。

2.连接关系轴承座与轴承盖用螺柱、螺母、垫圈连接固定。

二、滑动轴承视图的选择1.选择主视图选择原则:(1)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

(2)能清楚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的装配关系或其结构特征。

2.选择其他视图其它视图用来表达主视图没能表达或表达不清楚的内容。

如轴衬与轴承孔的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选择全剖的左视图表达。

滑动轴承的外形特征及轴衬与其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选择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结合面半剖的俯视图表达。

任务实施1.确定图幅根据部件的大小,复杂程度、视图数量,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大小,还要考虑为尺寸标注、零件序号、明细栏及技术要求等留出位置,使布局合理,然后画出图框。

2.布置视图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

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视图绘制(1)绘制轴承座(被其它零件挡住的线可不画)。

(2)画下轴衬。

(3)画上轴衬。

(4)画轴承盖。

(5)画其它零件及细部结构,画销套、螺柱连接等。

4.完成装配图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任务小结1.装配图视图的选择2.绘制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布置作业】由零件图绘制装配图1. 名称及内容⑴图名:千斤顶⑵内容:根据所给装配体的结构特点画出装配图。

2. 作业目的及要求⑴目的: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为识读机械图样以及零件测绘打下基础。

⑵要求:恰当选择视图表达方案,标注必要的尺寸,编写零件序号,填写标题栏、明细表。

3. 作业提示⑴用A3图幅绘制,比例1:1。

⑵参阅千斤顶装配轴测图,弄清工作原理,看懂全部零件图。

⑶部件中的标准件可在装配轴测图或示意图上注写标记,若种类多应列表说明。

⑷注意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如剖面线的画法。

剖视图中某些零件按不剖画法,允许简化或省略的各种画法等。

4.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利用螺旋传动来顶重物,是机械安装或汽车修理常用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工作时,绞杠(图中未示)穿在螺旋杆3上部的圆孔中,转动绞杆,螺杆通过螺母2中的螺纹上升而顶起重物。

螺母镶嵌在底座里,用螺钉固定。

在螺杆的球面形顶部套一个顶垫,为防止顶垫垫随螺杆一起转动时不脱落,在螺杆顶部加工一个环形槽,将一紧定螺钉的端部伸进环形槽锁定。

5.千斤顶6.零件图(1)底座(2)(3)任务3 识读镜头架装配图任务引入识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识读装配图,可以了解部件的功用、使用性能和工作原理,清楚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等。

因此,正确识读装配图对使用和维护装配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讲授要点看装配图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规格、性能、功用和工作原理;了解其各组成零件的相互位置、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了解其中每个零件的功用、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使用方法和拆卸顺序等。

看图时,关键在于如何区分不同零件的投影范围,并想象出零件的大致形状,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运用已学过的投影只是和零件的结构知识外,还要联系到前面讲过的关于装配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定,同时,还要掌握看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概括了解、弄清表达方法通过看标题栏、明细栏和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可以了解装配体的名臣、规格和公用等。

从视图中大致了解装配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对装配体有一个基本感性认识。

2.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将装配体分解成几条装配干线,深入分析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弄清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

3.分析零件根据零件的编号、投影的轮廓、剖面线的方向、间隔(如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一致)以及某些规定画法(如实心零件不剖)等,来分析零件的投影。

了解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也可分析其与相关零件的联接关系。

对分离出来的零件,可用形体分析法及线面分析法结合结构仔细分析,逐步读懂。

4.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装配图中标注必要的尺寸,包括规格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总体尺寸和其他的尺寸。

5.归纳总结,获得完整的概念在做了充分表达分析和形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思,归纳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