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电子工程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电子工程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电子工程基础》
1. 课程概述
1.1 课程定位
《电子工程基础》是工科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
学生掌握电子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
解决电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
- 掌握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熟悉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内容与思政融入点
2.1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信号处理等。

2.2 思政融入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入:强调电子工程技术在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育:在讲授科学原理的同时,强调严谨治学、诚实守信的学术态度,反对浮夸和虚假。

- 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将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 案例教学:引入电子工程领域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 在线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提供课程资料、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功能,方便学生研究和交流。

4. 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4.1 教学计划安排
按照教学大纲和学期计划,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2 教学过程管理
- 强化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 关注学生研究状态,及时解答疑问;
- 实施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3 教学质量保障
-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
- 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5. 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5.1 学生知识技能提升
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子工程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和设
计能力。

5.2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3 社会效益
培养出的学生将在电子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发
展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
以上就是对《电子工程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的详细阐述。

我们期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