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典例分析,总结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文言文翻译题的答题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3.通过合作探究,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典例分析,总结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提高文言文翻译题的答题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
三、典型引导,点拨深化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五、反思归纳,课堂小结
具体教学环节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增广贤文》中说到:“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启示我们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读书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遣词用语用意,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翻译”这个版块。

解读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其能力层级为B级。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译出原文。

“达”——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典型引导,点拨深化(探究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第一组
例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例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世家》
例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探究总结1:留
凡国名、朝代、年号、人名(字、号等)、官职名、地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皆保留不译。

第二组
例1.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例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例3.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
探究总结2:删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等,都要在翻译中剔除。

某些发语词语气词、表停顿、
补足音节和缓语气的虚词,也应删除。

第三组
例1.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例3.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
探究总结3:换
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将古汉语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第四组
例1.沛公安在?《鸿门宴》
例2.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例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探究总结4:调
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在对译的基础上,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倒句,这些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第五组
例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
例2.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例3.今以钟磬置水中。

《石钟山记》
例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
例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不及、不到)《游褒禅山记》探究总结5:补
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第六组
例1.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例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报任安书》
探究总结6:贯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鱼雁、案牍、纨绔分别译为书信、公文和富家子弟)、用典、讳饰、婉辞(“薨”“仙逝”译为死)(“会猎”译为出兵征伐)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使文意通顺。

▲注意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往往指前六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1. (2012年新课标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1)中“贤否”“浇浮”“裕”“治”各1分;
(2)中“路”“与”“坐视”各1分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2. (2013年新课标卷)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

高考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建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以直译为主,特别注意重点词语、重点句式等得分关键点。

答:(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

(“耆硕”“推心”“莫”各1分,文意2分。


班列:朝班的行列,代朝廷官员;
耆硕:qíshuò,年高德劭,德高望重,最年长,功劳最大;
推心:诚心,诚心诚意,以诚相待;
望:埋怨,怨恨。

(2)(马文升)在家闲居时,没有事不曾进入州府县城。

外人谈论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非事”“辄”“颦蹙”各1分,省略句式1分,文意1分。


未尝:不曾,从来没有;
时事:当时政事;
辄:总是;
颦蹙:皱着眉头。

3.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于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五、反思归纳,课堂小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步骤)
1、读:通读原文,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

2、审:审清采分点——两类考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3、切: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

4、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5、验:检验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并且代入原文判断意思是否成立
6、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

结束语: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有了如江海一样广大浩瀚的才华,你写的文章才能呈现出壮大的气势;一个人
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话,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

祝愿同学们在知识的湖海中练好本领,厚积薄发,在考场中施展才华,自由翱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