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

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

火针针体较粗,质量坚韧,一般采用员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

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钨合金制成的火针:
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易于掌握深度;三头火针用于体痣、疣的治疗;钨合金火针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高温下硬度强等特点。

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细火针(针尖直径0.5mm)、中火针(针尖直径
0.75mm)、粗火针(针尖直径1.2mm),针柄套上木柄,以防烫手。

操作方法
(1)深刺法:
即以火针深刺入穴,迅即出针,按压针孔,“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针灸聚英》)。

(2)散刺法:
以火针频频点刺,不计次数。

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既包括不拘部位的较大面积浅刺,亦可反复叩刺某一穴位,如王执中治疗腰痛,“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

此法已鲜报道。

(3)刺血法:
此法在古籍中记载很少。

《针灸资生经》中提到,王执中治其母突发脚肿之症,“以针置火中分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凡数次,其肿如失。

”火针刺血法,结合了火针刺和刺血二法,我们以为。

如能进一步加以探讨,可能对治疗某些急症有一定临床价值。

1/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