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摘要我国在2019年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重中之重,09年应届毕业生大约610万人,但是09年的工作岗位只有150万个左右。
在这样大的基数下大学生就业显得格外的严峻,2019年的中国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失业。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1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81、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19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19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19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19年增加64万人。
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201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毕业生的收入也出现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2019届211院校,也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非211本科院校为8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为84,与往年持平。
调查还显示,2019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但高职高专学生的薪酬降幅低于211院校本科毕业生。
其中,211院校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549元,同比下降14,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同比下降11,高职高专为1647元。
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好学校,学历高的学生,而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经济实用的学生。
2、据了解,201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10万,此外,2019年~2019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因此估计201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8。
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2019年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12专业就业率情况工科类工作比文科类受宠。
为了解目前的专业就业率情况,凤凰网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的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和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14份,覆盖了一二三本院校以及民办高校和国外境外高校,并包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大学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68,同比基本持平。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
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能达到68实属不易。
2019年大学生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但社科院发布2019年社会蓝皮书,今年底估计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中国今年隐性失业率9。
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
此外,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今年将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则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
业内人士分析,专业就业率高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就业状况好的专业往往都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比如航天业发展、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新兴行业的崛起都为煤炭、航天和新材料等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
相反,对于纯理论和传统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22019年大学生的就业态度21国企热过外企。
在09年应届毕业生的眼中,理想的职业取向依次为国企,私企,公务员,外企,和自主创业。
30的调查对象表示,国企是就业的首选,毕业生看重的主要是国企的稳定和低风险。
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选择外企的调查者比例仅比自主创业的略高。
政府机关公务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轻松与稳定,也大受毕业生青睐。
22首份工作薪金不超过2000元,甚至零工资,首份工作最看重发展空间。
466的参与调查者把个人发展空间视为选择工作最重要的因素。
选择能否学到东西和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占到254和137。
待遇和工作环境被网友放在了最后两位,实际上,这才是一份工作是否做的长久的决定性因素。
而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希望能凭借零工资留住自己心仪的企业或是能学到相关知识技能,积累经验。
但实际上企业招聘应届生,看中的是大学生掌握的知识、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潜力,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而不是按照期望薪酬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录用。
大学生在求职中提出零工资,显然是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的表现,会让企业质疑大学生的价值。
前程无忧职场顾问冯丽娟表示,大学生要想早点就业,就要分析自己寻找工作主要的看重是什么,比如收入、行业、专业以及发展空间等,若能满足自己关键因素的工作,就可以接受,最好不要在降低身价上面动脑筋。
在期待薪金调查方面,53的应届生在期待薪金和实际薪金的选项上,选择了1000-2000元这个区间,也有1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第一份工作的实际薪金在1000元以下。
还有一小部分选择零工资。
而在3000元以上的月薪标准,通常都只是受访者的美好期望罢了。
23就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
在专业的选择上,有42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不会选择目前所学专业。
而对于工作内容是否和专业对口的问题上,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工作一定要和专业对口,其余的受访者则对此抱着开放的态度,认为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
但一些大学生当船娘、殡葬工、杀猪佬……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
大学生在未来跳槽转行的时候会发现新公司录用你的时候要看是否有行业经验,以前的工作经历实际上影响着你的行业道路。
因此,我们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先做好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4部分刚刚进入求职期的学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包围着,一些学生甚至放弃找工作而改去考研。
经济形势确实让学生很恐慌,但就目前来看,情况比预期的要好些。
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生妹告诉记者,除了雷曼中国取消了原定的宣讲会外,其他企业都如约而至,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别。
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唐晓林表示,不管就业形势如何,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
还是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争取各种机会。
3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31社会竞争激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
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
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
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
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32招聘减少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出于自身发展战略以及成本的考虑,不得不减少甚至停止应届毕业生的招聘。
依据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关于2019年企业应届毕业生招聘离职的调查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不仅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数量减少了,而且2019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企业招聘数量也有所减少。
33专业与企业需求职位的契合难度增加小刘是某理工大学出版编辑专业的2019届毕业生,四年前,出版编辑专业,作为所谓未来热门职业而被学校开设,但四年过后小刘毕业了,该专业并没有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职业,此时她发现销售市场才是企业的热门需求岗位。
据7月1日麦可思——腾讯联合发布的2019届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2019届大学生被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例分别只有59和49。
专家认为,造成学子专业与企业需求职位契合度难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学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严重滞后性;二是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调整了岗位的招聘需求。
4面对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就业机会。
关键是看自己如何把握!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41我想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职业中,哪些是自己非常乐意去从事的。
我能做什么?----这个和前一个问题不同了,喜欢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胜任的,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须客观判断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岗位比如打字快,写作比较拿手的的女孩子可以先从文秘类、客户服务类的岗位开始一点点发展自己……42市场要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当然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我们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52019年高校就业趋势预测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到2019年将达到700万左右。
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如何?未来几年里,还有哪些缺口专业?热门专业有哪些?512019年就业形势预测511总劳动力富余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