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水广场设计说明

滨水广场设计说明

滨水广场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滨水广场工程基地位于平湖市解放西路北侧,东边是扬子廊下,紧邻解放路小学。

基地面积为16236平方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长约 180米,项目使用性质为住宅,兼容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沿解放西路和杨子廊下集中布置,住宅层数基本为11层,部分底层架空。

间距满足1:1.3日照间距,点式小高层间距达到24米,同时满足3小时日照要求。

二、设计依据①.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设计条件②.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③.《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08-93(2002年版)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年版)⑤.《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50045-95(2001年版)⑥.《住宅设计标准》 DGJ08-20-2001 J10090-2001⑦.《停车库设计规范》三、设计理念平湖市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典型的江南水乡,滨水广场以展现新平湖新江南的精神面貌为方案构思的切入点,充分挖掘建筑内涵。

同时兼顾住宅环境的优美安静和商业建筑的人气和活力。

①. 简洁、现代,舒适而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②. 集约、务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四、总图设计(一).总体构思1.改善城市规划本地块的地理环境位置十分优越,南边是平湖市最繁华的解放西路,沿路还有景色秀丽的沿河景观带。

同时紧邻该地块的还有解放路小学和中学,这对于提高本地块的商业价值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地块四周大部分为居住区。

通过对该地块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地块的位置可以为这一地块提供购物、休闲等社会服务,辐射整个周边地区。

本设计将一中型超市及一条休闲广场引入蓝图中,既可活跃生活、聚拢人气、加速生活区的形成,也可增加开发效益,不失为城市规划与开放商的双赢之策,同时也是促进城市规划人性化、完善化的举措。

2、社会化服务现代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更崇尚自由,他们不愿时间被用于家务琐事,而更希望有效地利用它,在八小时工作之后,他们依然活力充沛。

根据一些调查发现,大量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习惯于在餐厅、食堂解决就餐问题,这在现代年青人中更为突出。

其实,不仅是年青人及知识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向,这是现代社会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体现。

因此在本地块小区的设计中,我们引进了豪华单身公寓,并且结合重要动线设计了一条休闲广场,在最大程度上地满足了小区的社会化服务。

这条步行休闲街上充满了选择的可能性,充满了都市生活的便利及情调,这在国内外众多休闲性小区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十分成功的模式。

社会化服务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同时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打破了那种机械的功能分区规划产生的不合理性,为社会带来了整体的效益。

(二).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以紧邻解放西路的商业广场为中心,在广场周边布置一片成规模的商住建筑和一幢11层高的豪华单身公寓,以小高层为主的住宅群则分布在广场的西南边,它相对来讲是比较独立和完整的。

对于规模相对比较小住宅区,如何使每个住户都获得良好的景观则是我们设计的重点,因此我们在设计了一块中心绿地的基础上还让部分建筑架空5米,这样便能使得绿化得以延伸渗透至每一幢建筑。

同时由于该地块的南边是一条比较宽的河,并且沿岸有优美的景观轴,因此我们全部采用小高层,如此便可让住户将湖边的美景尽收眼底。

小区全部采用地下停车,车库的口子都设在小区的入口处,这样便能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小区内部我们布置了一条四米宽的围绕小区周边的次干道,主要以步行为主。

住宅的立面和造型进行了深入的设计和思考:弧形的建筑风格和大片的落地窗显得既现代感十足又不失典雅庄重,提高了整个住宅区的品位,成为滨水广场的标志。

也成为平湖的标志,沿解放路的商铺大方有序,精心打造而成的商业广场将成为提升小区品质及人气的重要卖点。

小区主入口设在小区北端的扬子廊下。

次入口则位于地块南侧解放西路上,交通位置合理。

小区道路基本呈带形,车行道路在小区外围。

人行道路贯穿小区内部。

设地下停车库,同时结合设置了人防工程,住宅底部架空,同时结合路网设置路边停车。

多种灵活的停车方式提供了充足的车位。

(三).道路交通和停车设计1.在该地块的交通设计中,我们考虑了人车分流。

首先,大流量的机动车流与人流必须分流,在我们的设计中将地下机动车库的坡道入口布置在小区主要入口的附近,在入口处将小区内部机动车引入到地下,从大局上保证了小区内步行的安全。

同时对于一个开放性的小区而言,一个开放的广场将对其带来人气与活力。

2.地下空间的利用在本地块设计中,考虑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为大型地下停车库,在本小区中共设有二处地下停车库,每一停车库设二处机动车坡道入口,共计停车184辆左右,机动车停车以地下为主,地面停车为辅,地面停车预计约为28辆左右,基本上可满足户均车位1.0左右,充分顺应了城机动车交通发达及私车普及的趋势。

二为地下人防分区,设备和储藏空间。

(四).复合景观,综合利用在该地块景观的设计中,遵循提高景观带综合利用率,与休闲步行街紧密结合的原则,设计的景观带主要呈带状布置,利用树木、花坛、流水、铺地、台阶等形成丰富而有趣味的景观带,该景观带充分考虑了人员的休息,同时作为休闲商业界面的拓展,提供了大量可供人进入的场所,而不是去布置只能观看不能使用的“颜面”绿化。

广场景观带以一条流动的小溪流贯穿始终,由此而起,终于北侧下沉广场。

小区设计注重生活品质,整体环境优美,中间两幢小高层地层架空,使中央绿地得以延伸渗透到整个小区,此外,景观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均衡性,保证每户人家都有良好的视觉条件。

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尺寸,大到公共场地的设置,小到建筑小品的材质选择,每一处细节充分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怀。

(五).公建布局Array整个小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会馆位于地块中部小高层住宅的底层。

设备和水泵房安排在地下室。

五、建筑风格该地块小区力图设计成具有纯粹现代风格的小区。

现代风格的建筑简洁明快、年青而有朝气,在立面设计中我们将以最真实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的理解,一些刻意而为的装饰将被省略,取而代之的是建筑物协调的比例,合理的材质、优美的轮廓。

建筑地面接近人们一、二层墙体,特别是休闲街的建筑细部将作精心雕饰,更符合人性化关怀的趋势。

住宅均为小高层.都具有良好朝向,商业街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1.户型特点所有住宅均为南北朝向,每户均至少有两个开间的南向房间。

户型布局合理,使用率高,功能齐全,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户型大部分南向卧室均考虑了落地窗,所有房间的室外空调机位都经过了精心掩蔽设计,丰富了立面景观,保证了明厨、明卫、明厅、明卧的四明户型。

户型设计充分利用了位于紧靠解放西路的河道和大面积的的沿河绿带景观条件,采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窗及餐厅,沿河美景一收眼底。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基本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J 186-2002<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程》 GB50038-94以及省市有关规定。

2.基本资料<1>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本区块均为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区块建筑物设计计算、抗震措施按6度采用。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2> 基本风压为: 0.45KN/m2基本雪压为: 0.35KN/m2<3>楼面活荷载:库房,汽车通道及停车场: 4.0KN/m2消防车通道: 20.0KN/m2卧室,客厅及住宅厨房,卫生间: 2.0KN/m2阳台及其他卫生间: 2.5KN/m2<4>材料:a . 钢材钢筋: HPB235(Φ), HRB335(φ),HRB400(Φ)。

钢板与型钢: Q235所有外露铁件均应除锈涂红丹两道。

b. 焊条:E43型: 用于钢筋与型钢焊接,HPB钢焊接,HPB与HRB焊接。

E50型: 用于HRB钢焊接。

c.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 C15一层以下为C35,二~五层为C30,六层以上为C25.d. 墙体:本工程除混凝土外,楼梯间,卫生间及外墙采用KP1型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其余均采用煤渣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二地基与基础①本工程因暂时无地质资料情况,参照附近地质情况本,工程高层部分采用大直径钻(冲)孔灌注桩。

三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本工程地面以下为一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十二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车库按建筑要求无法设置沉降缝,因此地面以下均不设沉降缝而采用后浇带进行处理,后浇带内掺12%水泥含量的HEA膨胀剂.后浇带浇灌时间应在下阶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所有地下室底板,侧壁,顶板内均掺加6~8%水泥含量的HEA膨胀剂。

四人防结构地下室除汽车位外均按六级人防考虑,采用平战兼顾设计的防空地下室,经临战加固后满足预定的各项防护要求。

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 e1=60KN/m2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 e2=60KN/m2底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 e3=50KN/m2出入口临空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110KN/m2。

相邻防护单元隔墙、门框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50KN/m2。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7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5.建筑专业的委托资料二、设计范围1、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包括雨水)三、给水1、水源:本工程取用城市给水管网作为楼内的生活,消防供水水源,设计南侧道路的市政给水干管各接出一根DN200给水管,在楼外形成环网,在此环网上引入管供区内的生活和消防用水。

2、用水量:经计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353m3,最大时用水量为38.4m3,见用水量表:3、给水系统市政供水压力按300KPa设计,大楼供水系统分高,低二区、低区(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由市网直接供水,高区(地上4-11层)由地下贮水池+全自动变频调速恒压泵组加压供水,系统按下行上给式布置,各层的供水压力不大于300KPa,大于时设减压阀减压。

全自动变频调速恒压泵设于地下室,调速恒压泵每组3台,二用一备,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设备采用的型号为SPGL-2-2550,配套水泵为KQL65/185-7./2,Q=17.5 m3/n,H=52M. N=7.5KW,不设屋顶水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