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部分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1。
选择题:(1)若氢原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为n的能级,当产生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所有谱线总条数应为:( B )A.n-1 B .n(n—1)/2 C .n(n+1)/2 D .n(2)氢原子光谱赖曼系和巴耳末系的系线限波长分别为:DA。
R/4 和R/9 B。
R 和R/4 C。
4/R 和9/R D。
1/R 和4/R(3)氢原子赖曼系的线系限波数为R,则氢原子的电离电势为:BA.3Rhc/4 B。
Rhc C.3Rhc/4e D。
Rhc/e(4)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AA.13。
6V和10。
2V; B –13.6V和—10。
2V; C。
13。
6V和3.4V; D. –13.6V 和—3。
4V(5)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a的数值是:BA。
5.2910⨯m B.0。
529×10—10m C. 5.29×10-12m D.529×10—12m10-(6)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A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四个线系B。
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3个线系C。
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5个线系D。
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赖曼系H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B (7)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αA。
13。
6 B.12。
09 C.10。
2 D。
3.4(8)氢原子被激发后其电子处在第四轨道上运动,按照玻尔理论在观测时间内最多能看到几条线?BA.1 B。
6 C.4 D。
3(9)用能量为12.7eV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受激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出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AA.3 B.10 C.1 D.4μ为多少焦耳/特斯拉?C(10)玻尔磁子BA.0。
92719⨯ D .0.92725⨯10-10-10-10-⨯ B.0。
92721⨯C。
0。
92723(11)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H e +的第一轨道半径是:CA .20aB 。
40a C. 0a /2 D 。
0a /4(12)一次电离的氦离子 H e +处于第一激发态(n=2)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BA 。
0.53⨯10—10mB 。
1.06⨯10—10m C.2.12⨯10-10m D 。
0.26⨯10-10m(13)夫-赫实验的结果表明:BA 电子自旋的存在;B 原子能量量子化C 原子具有磁性;D 原子角动量量子化(14)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能量为12。
09eV 的光子激发后,其轨道半径增为原来的 CA .4倍B 。
3倍C 。
9倍 D.16倍第四章 碱金属原子1.选择题:(1)单个f 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DA. j =3,2,1,0; B .j=±3; C 。
j= ±7/2 , ± 5/2; D 。
j= 5/2 ,7/2(2)已知一个价电子的21,1==s l ,试由s l j m m m +=求j m 的可能值:AA .3/2,1/2 ,-1/2 ,-3/2 ;B 。
3/2 ,1/2 ,1/2, -1/2 ,—1/2,-3/2;C .3/2,1/2 ,0,—1/2, -3/2; D. 3/2,1/2 ,1/2 ,0,—1/2, -1/2,—3/2;(3)锂原子光谱由主线系,第一辅线系,第二辅线系及柏格曼系组成。
这些谱线系中全部谱线在可见光区只有:BA.主线系; B 。
第一辅线系; C.第二辅线系; D.柏格曼系(4)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CA 。
T=R/n 2;B .T=Z 2R/n 2;C .T=R/n *2; D. T=RZ *2/n *2(5)锂原子从3P 态向基态跃迁时,产生多少条被选择定则允许的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 ( C )A.一条 B 。
三条 C.四条 D.六条(6)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AA .5.38V B.1。
85V C 。
3。
53V D 。
9.14V(7)钠原子基项3S 的量子修正数为1。
37,试确定该原子的电离电势:CA 。
0.514V ; B.1。
51V ; C 。
5。
12V; D.9.14V(8)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DA.相对论效应 B 。
原子实的极化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9)产生钠的两条黄谱线的跃迁是:AA 。
2P 1/2→2S 1/2 , 2P 3/2→2S 1/2;B 。
2S 1/2→2P 1/2 , 2S 1/2→2P 3/2;C 。
2D 3/2→2P 1/2, 2D 3/2→2P 3/2; D. 2D 3/2→2P 1/2 , 2D 3/2→2P 3/2(10)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形成的根本物理原因:AA 。
电子自旋的存在B 。
观察仪器分辨率的提高C.选择定则的提出D.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11)考虑电子自旋,碱金属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且两条线的间隔随波数增加而减少的是什么线系?AA 。
主线系; B.锐线系; C.漫线系; D 。
基线系(12)碱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处于n =3, l =1的状态,其精细结构的状态符号应为:CA .32S 1/2。
32S 3/2;B 。
3P 1/2.3P 3/2;C 。
32P 1/2。
32P 3/2;D .32D 3/2.32D 5/2(13)下列哪种原子状态在碱金属原子中是不存在的:BA 。
12S 1/2; B. 22S 3/2; C 。
32P 1/2; D 。
32D 5/2(14)对碱金属原子的精细结构12S 1/2 ,12P 1/2, 32D 5/2, 42F 5/2,22D 3/2这些状态中实际存在的是:( A )A.12S 1/2,32D 5/2,42F 5/2;B.12S 1/2 ,12P 1/2, 42F 5/2;C.12P 1/2,32D 5/2,22D 3/2; D 。
32D 5/2, 42F 5/2,22D 3/2(15)已知锂原子主线系最长波长为λ1=67074埃,第二辅线系的线系限波长为λ∞=3519埃,则锂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依次为(已知R =1。
09729⨯107m -1) BA 。
0.85eV ,5。
38eV ; B.1.85V ,5。
38V ; C 。
0。
85V ,5.38V; D 。
13.85eV ,5。
38eV .(16)钠原子由nS 跃迁到3P 态和由nD 跃迁到3P 态产生的谱线分别属于:DA.第一辅线系和柏格曼系 B 。
柏格曼系和锐线系C 。
主线系和第一辅线系D 。
第二辅线系和漫线系(17)d 电子的总角动量取值可能为:AA 。
215,235;B 。
23,215; C. 235,263; D. 2,6第五章多电子原子1.选择题:(1)关于氦原子光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第一激发态不能自发的跃迁到基态; B。
1s2p 3P2,1,0能级是正常顺序;C。
基态与第一激发态能量相差很大; D.三重态与单态之间没有跃迁(2)氦原子由状态1s2p 3P2,1,0向1s2s 3S1跃迁,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CA。
0; B.2; C。
3; D.1(3)氦原子由状态1s3d 3D3,2,1向1s2p3P2,1,0跃迁时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CA.3;B.4;C。
6; D.5(4)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两套能级,从而它们产生的光谱特点是:DA.单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皆为三线;B.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三线;C.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D.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较为复杂,不一定是三线.(5)下列原子状态中哪一个是氦原子的基态?DA。
1P1; B.3P1 ; C.3S1;D.1S0。
(6)氦原子的电子组态为spnn21,则可能的原子态:DA.由于n不确定不能给出确定的J值,不能决定原子态;B.为spnn213D2,1,0和spnn211D1;C.由于违背泡利原理只存单态不存在三重态;D。
为spnn213P2,1,0和spnn211P1.(7)C++离子由2s3p 3P2,1,0到2s3s 3S1两能级的跃迁,可产生几条光谱线?BA。
6条; B.3条;C.2条;D.1条.(8)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但1s1s3S1并不存在,其原因是: BA。
因为自旋为1/2,l1=l2=0 故J=1/2 ;B。
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了1s1s3S1的存在;C.。
因为三重态能量最低的是1s2s3S1;D。
因为1s1s3S1和1s2s3S1是简并态.(9)泡利不相容原理说: DA。
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B.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C。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D.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10)若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s2p组态,利用L-S耦合可得到其原子态的个数是:C A。
1;B。
3; C.4;D。
6.(11)一个p电子与一个s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有原子态为:CA。
3P0,1,2, 3S1 ; B.3P0,1,2 , 1S0;C。
1P1, 3P0,1,2 ; D.3S1 ,1P1(12)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电子和d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CA。
4个;B。
9个; C.12个;D。
15个;(13)电子组态2p4d所形成的可能原子态有:BA.1P 3P 1F 3F; B. 1P 1D 1F 3P 3D 3F;C.3F 1F; D。
1S 1P 1D 3S 3P 3D.(14)硼(Z=5)的B+离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电子组态为:AA.2s2p B。
2s2s C.1s2s D。
2p3s(15)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DA.2s2s;B.2s3p; C。
1s2p; D.2s2p(16)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CA.2s2s B。
2s2p C。
3s3s D.3s3p(17)今有电子组态1s2p,1s1p,2d3p,2p3s,试判断下列哪些电子组态是完全存在的: DA.1s2p,1s1p;B。
1s2p,2d3p; C,2d3p,2p3s;D。
1s2p,2p3s.(18)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AA1s2p1P1 , 1s2p3P2,1,0B。
1s2p1S0 ,1s2p3S1C1s2p1S0, 1s2p1P1 , 1s2p3S1 , 1s2p3P2,1,0; D。
1s2p1S0,1s2p1P1(19)判断下列各谱项中那个谱项不可能存在: DA.3F2;B.4P5/2;C.2F7/2;D.3D1/2(20)试判断原子态:1s1s3S1,1s2p3P2,1s2p1D1, 2s2p3P2中下列哪组是完全存在的?CA. 1s1s3S11s2p3P22s2p3P2 B .1s2p3P21s2p1D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