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科学重点分章节要点

眼科学重点分章节要点

眼睑病一、睑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又称麦粒肿。

睑板腺受累受累时形成较大肿胀区,称为内睑腺炎;眼睑皮脂腺或汗腺感染则为外睑腺炎,其肿胀范围小而表浅。

临床表现:1.患侧眼睑红肿,疼痛,硬结,压痛2.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3.反应性球结膜水肿4.2~3天后脓肿局限,形成黄色脓点5.眼睑蜂窝织炎,伴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表现治疗:1、早期:冷敷?湿热敷→炎症消散3/日,15分/次2、抗生素眼液4/日抵抗力低下(儿童,老年,糖尿病)不正确挤压→炎症扩散→眼睑蜂窝织炎,败血症, 海绵窦脓毒血栓4、脓肿形成:切开排脓,较大者置引流条:外睑腺炎: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5、机化(炎症已消散,无痛性包块):手术刮除二、睑板腺囊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定义: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霰粒肿。

由于脂类物质在zeis腺和睑板腺内积存,挤压邻近组织并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通常有一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1眼睑皮下肿块,无疼痛及压痛,无急性炎症征象2相应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3肿块较大,患者眼睑沉重感,压迫眼球,产生散光,视力下降4可自行吸收或破溃5继发感染,临床类似内麦粒肿治疗1.小,无症状→不需治疗,病灶局部激素治疗2.大,有症状→热敷→消散/不消散→囊肿刮除术切口/囊壁3.合并感染→同睑腺炎处理4.老年或复发→病检→排除睑板腺癌四、单疱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倒睫与乱睫:正常睫毛向前生长,排列整齐。

如向后生长为倒睫;如不规则生长为乱睫。

睑内翻: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睫毛甚至睑缘倒向眼球,刺激角膜。

分类:非随意性睑内翻(痉挛性,老年性),瘢痕性睑内翻,先天性睑内翻睑外翻:睑缘向外翻转,睑结膜不同程度暴露,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

八、上睑下垂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uller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分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上睑下垂:上睑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uller氏肌(颈交感神经支配)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病因及分类⑴先天性动眼N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⑵获得性①动眼N麻痹②提上睑肌损伤③重症肌无力④机械性开睑障碍⑤交感N疾患临床:眼睑不同程度下降,遮盖瞳孔皱额,抬头仰视单侧或双侧鉴别: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鉴别)治疗:先天性: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弱视获得性:病因治疗后手术六、睑内翻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原因:1.先天性:内眦赘皮,睑板发育不良,鼻梁欠饱满所致2.痉挛性:常见于老年人,下睑多见.因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对轮匝肌收缩的限制3.瘢痕性:上下睑均可发生.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沙眼临床表现: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2.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3.角膜上皮剥脱4.继发感染,发展成角膜溃疡→新生血管→视力障碍七、睑外翻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1.瘢痕性:眼睑皮肤面瘢痕性收缩2.老年性:见于下睑,烟碱皮肤,外眦韧带松弛,眼轮匝肌功能减退,因下睑重量而下坠3.麻痹性:见于下睑,由面神经麻痹引起临床表现:1.泪溢2.结膜暴露在外,失去泪液的湿润,结膜干燥,肥厚,角化3.睑裂闭合不全,角膜上皮干燥,致暴露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中老年常见常发生于下睑及内眦,无痛小结,久之增大,中央小溃疡,糜烂、出血。

溃疡边缘隆起内卷,外观呈火山口状,上有毛细血管及痂皮,揭之易出血。

最常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其次是肺、骨、皮肤、肝、脾、肾上腺治疗:控制性病变切除联合眼睑成形切除(面积够大,确保无癌细胞残留)+放疗(敏感)内眦赘皮:是遮盖内眦部垂直的半月状皮肤皱襞,可能病因是面部骨骼发育不良。

眼睑组织分层皮肤层:最薄皮下组织层:易水肿肌层:眼轮匝肌(面N)提上睑肌(动眼N)睑板层:致密结缔组织睑板腺(最大的皮脂腺)结膜层:睑结膜Bell征,是指面神经麻痹的时候,患侧眼裂增大,眼睛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

眼表疾病:泪膜:主要功能为:①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光滑;②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③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份抑制微生物生长;④为角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泪器病泪器分为:泪液分系统,泪液排出系统⏹泪液分泌系统☐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分泌大部分泪液☐副泪腺为基础分泌腺,分泌少量的泪液☐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粘蛋白☐睑板腺和皮脂腺分泌脂质⏹泪液排出系统☐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管虹吸现象☐闭睑挤压排泪☐开睑负压吸引☐鼻泪管下端Hasner 瓣膜一、流泪和泪溢的定义。

流泪(tearing):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不能将泪液排出而流出眼睑外溢泪(epiphora):泪液分泌正常,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溢脓鼻泪管阻塞引起泪囊继发感染、积脓二、泪道阻塞或狭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1.眼睑及泪小点位置异常,泪小点不能接触泪湖2.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泪液不能进入泪道3.泪小管至鼻泪管任何一部分阻塞或狭窄4.鼻阻塞临床表现:1.泪溢(婴儿泪溢鼻泪管下端的黏膜皱襞于生后数月内退化若继发感染,可形成新生儿泪囊炎。

成人泪溢1.功能性泪溢:为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泪液排出障碍2.器质性泪溢:上述列举的泪道阻塞或狭窄的病因都属器质性泪溢。

)2.刺激性结膜炎3.下睑,面部湿疹性皮炎4.下睑外翻检查方法泪道冲洗用钝针头从泪点注入生理盐水,判断阻塞情况:①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②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小管阻塞;③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流,为泪总管或鼻泪管阻塞;④冲洗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⑤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流,同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泪道冲洗时注意事项:①有慢性泪囊炎者,冲洗前应先挤压泪囊部,排出分泌物。

②冲洗时注意针头不要顶住泪小管的内侧壁,以免推入水时不易流出而误诊为泪道阻塞。

③进针要顺泪小管方向前进,以免刺破泪小管壁,否则冲洗液进入皮下组织,则眼睑皮肤肿胀,此时应立即停止冲洗,必要时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染料试验于结膜囊内滴入2%荧光素纳2分钟后,用棉棒擦拭下鼻道。

泪道探通术确认阻塞部位;对婴幼儿泪道阻塞有较好治疗作用X线碘油造影用以显示泪囊大小及阻塞部位治疗:婴儿泪道阻塞或狭窄:☐手指压迫泪囊区,滴抗生素眼液每日4次,坚持3周☐泪道冲洗,施加压力冲破Hasner 瓣膜☐若治疗无效,半岁以后泪道探通功能性泪溢:可用硫酸锌及肾上腺素溶液点眼以收缩泪囊粘膜。

睑外翻泪小点位置异常:手术矫正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可用泪小点扩张器或泪道探针探通。

泪管阻塞☐泪道硅管留置☐激光疏通泪道联合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三、慢性泪囊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细菌感染多见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临床表现:1.泪溢2.结膜充血,皮肤湿疹3.压迫泪囊区,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4.冲洗泪道,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5.并发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注意:慢性泪囊炎持续地向结膜囊排放细菌,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眼内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不少患者因此而被摘除眼球。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威胁,尤其在内眼手术前,必须首先治疗泪囊感染。

治疗:药物治疗☐挤出泪囊分泌物,每日4次滴抗生素眼液☐在泪道冲洗液中加入抗生素药液☐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症状☐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真菌感染手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通过开凿的骨孔将泪囊壁与鼻腔黏膜相吻合,使泪液从吻合口直接流入中鼻道。

☐泪囊摘除术:高龄或肌体状况极差的患者,不适宜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可摘除泪囊,祛除感染灶,但术后泪溢仍会存在。

四、急性泪囊炎大多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与细菌毒力强或肌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熔血性链球菌。

儿童患者常为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患眼充血,流泪,脓性分泌物☐泪囊区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疼☐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和面部,☐甚至引起眶蜂窝织炎,严重时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数日后红肿局限,出现脓点,脓肿可穿破皮肤,脓液排出,炎症减轻。

但可形成泪囊瘘管,经久不愈。

泪液长期经瘘管溢出。

[治疗]✓早期热敷,全身和局部足量抗生素✓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若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炎症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泪液分泌系统疾病四、急性泪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病因]细菌、病毒感染由周围组织炎症扩散而来或来源于全身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等临床表现]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上眼睑水肿呈S形弯曲耳前淋巴结肿大局部可触及包块,有压痛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五、慢性泪腺炎:为病程缓慢的增殖性炎症,多为双侧性临床表现:1、双侧发病进展缓慢2、眼睑外上侧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

该处轻度上睑下垂。

3、肿胀的腺组织可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而产生复视。

眼球突出少见,多不伴流泪治疗:糖皮质激素1.局部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地塞米松5mg,泪腺区注射2.全身用药:强的松30~60mg,晨起顿服五、泪腺区可发生哪些疾病?哪种最多见?六、泪腺肿瘤多形性腺瘤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眼眶外上方相对固定包块☐眼球受压向内下方移位☐可触及实质性包块,无压痛☐CT显示肿瘤大小及泪腺窝骨质侵蚀☐注意高龄患者有无明显的骨质破坏(恶性混合瘤)治疗]☐手术切除。

应尽可能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残留或破裂可能导致肿瘤复发。

泪腺囊样腺癌⏹泪腺囊样腺瘤是泪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30~40女性。

[临床表现]▪病程短▪有明显疼痛▪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运动障碍,常有复视▪CT显示骨质破坏▪本病预后差治疗]手术清除肿瘤。

由于本病恶性程度高,易向周围组织和骨质侵犯,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手术不易彻底清除,复发率较高手术后应配合放射治疗干眼病一、干眼病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定义:又称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C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病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细胞凋亡;环境因素(烟尘、风沙、空调等);神经营养支配及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分类:1、泪液生成不足型(deficient aqueous production):即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泪腺疾病或功能不良引起蒸发过强型(over evaporation) :分泌正常而蒸发过强2、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病:泪腺功能低下所致粘液缺乏性干眼病:化学伤,沙眼,Stevens-Johnson综合征脂质缺乏性干眼病: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所致干眼病:睑内外翻,眼睑缺损等二、干眼病的症状和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