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消费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消费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

角色扮演法18页: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让被试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是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的反映出其真实的动机和态度,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2。

感觉和知觉21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有意注意25页: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的大量支出和购买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进行的.4.气质40页:就是一个人的“脾气”和“性情”。

心理学中讲的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由先天因素所决定.5.消费需求:55页,是在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等学科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当市场上已经存在相应的商品,经营者考虑使用哪些策略才能把商品推销出去的时候,更经常地使用“消费需求"一词.6.动机与购买动机71页: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原动力(内部的驱动力),是激励人们行为的原因。

与此相适应,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的消费需要的驱动力,是激励消费者进行购买的直接原因。

7.消费者购买行为90页: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寻找、购买、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一切活动. 8.相关群体136页:也称参照群体或标准群体,是指对消费者的思想、态度、信念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邻居、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及其他与其经营联系的群体。

9.流行139页:也称时尚,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感染。

10.消费者购买决策98页:消费者购买决策意为购买决定。

消费者在购买之前,都要经过消费者的考虑、权衡,最后才能做出决定。

做出决定的过程就是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取舍的过程,亦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11.消费期望154页: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消费期望是指消费者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消费(购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12.消费者态度150页:消费者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客观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的评价和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就消费者而言,态度是消费者本人对某一商品(或商店)的评价和购买的倾向。

13.商标169页: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的一种特定标志,是品牌的一部分. 14.商业广告200页: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广告。

15.产品生命周期193页: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及获利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16.价格感受性230页: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的感知强弱程度。

它表现为消费者对于通过某种形式的比较所出现的差距对其形成的刺激的一种感知。

17.撇脂定价策略233页:即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等到出现竞争者或市场销路减缩时,再逐步降低价格。

18.ABC陈列法254页:根据商店的销售状况和盈利水平,把所有商品按重要性依次划分为A、B、C三类,把最重要的A类陈列在显著位置,把不重要的C类放在不明显的位置。

19.营销人员245页: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纽带,起着“桥“的作用。

一方面,生产者要靠营销人员把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从而进一步扩大生产,促进产业循环;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又要通过营销人员了解市场动态,选择称心如意的产品,满足自己的需要.总之,营销人员促使产品由生产领域向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并且担负着双方的信息收集反馈任务。

20.价格的自我比拟功能226页:消费者在购买中,通过联想把购买商品的价格同个人的愿望、情感、人格特点联系起来,让价格成为反映他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的工具,以满足个人心理上的某种要求或欲望。

二。

单选题1.消费者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全面的直接反映是( B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2.对购物环境适应能力强,在购物中观察敏锐,反应敏捷,易于与营业员沟通的消费者的气质类型属于(A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型D.抑郁型3。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B )A.意志B.性格C.动机D.兴趣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包括(C )A.自我实现B.生活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5。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原则是(A )A.最大满意,相对满意,遗憾最小,预期满意B.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看着顺眼,符合潮流C.质量可靠,服务完善,功能齐全,价格合理D.相对便宜,最小遗憾,最大满意,质量上乘6。

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B )A.父母,广告,商店,同学B.个人,商业,大众,经验C.朋友,推销商,工厂,邻居D.熟人,电视,报刊,同事7。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激励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D )A.外在动力B.经济动力C.社会动力D.内在动力8.消费者追求商品和商号名气的具体购买动机是(D )A.求实购买动机B.从众购买动机C.求便购买动机D.求名购买动机9.对于一般珍稀艺术品,名贵中药品等昂贵商品,一般是采用( C )A.复用包装策略B.礼品包装策略C.特殊包装策略D.等级包装策略10。

消费者对某种品牌或企业形成了特定的态度以后,往往会努力维护它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这是态度功能的表现.这种功能是(B )A.适应功能B.知识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自我防卫功能11.广告的诱导功能主要体现在(A )A.吸引消费者的注意B.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C.改变消费者的态度D.提供商品知识12。

按照商品数量,大小的不同设计包装为(A )A.分量包装B.系列包装C.方便包装D.再使用包装13。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形成包括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的过程.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影响,其首要因素是( B )A.消费者的需要B.信息的数量和质量C.消费者的阶层D.消费者的文化和经验14。

影响消费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其中对消费者的消费期望有很大影响的是( D )A.目标B.目标价值C.可行性D.相关群体15。

采取渗透定价策略的目的,是为了(C )A.尽快地收回成本B.突出产品的优点C.迅速地打开销路D.获取巨额利润16。

市场销售过程中,定价的心理策略不包括(D )A.非整数定价策略B.声望定价策略C.折扣价格策略D.渗透定价策略17。

通过对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支配其购买行为的心理,这种研究方法是( A )。

A.观察法B.访谈法C。

测量法D。

统计法18。

决定人的气质的主要因素是( C )。

A.职业因素B.性别因素C。

先天因素 D. 社会因素19。

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D )的表现。

A.恒常性B.主观性C。

整体性D。

选择性20。

消费者购买行为按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可分为( C ).A.习惯型、理智型、感情型B.冲动型、经济型、不定型C。

全确定型、半确定型、不确定型D。

沉静型、活泼型、谦顺型21.国外市场一般估计,青年消费者约占总人口的(D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 四分之一D. 五分之一22.常用的“人情味广告”的心理原则是(A ).A.同情、尊重、愉悦、求美B.沟通、诱惑、表现、同情C。

热情、引导、亲情、尊重D。

愉悦、求实、从众、引导23。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商标设计应符合多项原则。

( C )是首要原则,因为人们感知外部客观事物60%靠视觉。

A.做到简明、通俗和易记B.做到个性鲜明,独具特色C. 有鲜明的形象特征D. 尊重不同民族、宗教、地域的风俗习惯24。

橱窗是商店的窗口,是商店的眼睛,也是无声的售货员。

在橱窗设计上首先要力求做到(C )。

A.注意不同位置的视觉效果B.布局要有平衡感C。

有美感,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D. 讲究视觉注意力流动线的自然与协调25。

有的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反而买得多起来,甚至出现抢购现象;而当有的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反而买得少了。

这属于消费者对价格的(D )。

A。

倾向心理B。

习惯心理C. 敏感心理D。

逆反心理26. ( A )又称特价商品定价,是一种有意将少数商品降价以吸引消费者的定价方式。

A。

招徕定价B. 习惯定价C。

折扣定价D。

差别定价27。

商品陈列中确定重点摆放的依据是( B )A。

商品广告情况B. 商品销售情况C. 商品评价情况D。

商品打折情况28.从心理学的角度讲,(B )就是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是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在销售服务过程中,销售人员要避免和防止此情况发生.A.矛盾B。

冲突C.争执D。

摩擦29。

在购物环境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直接作用的是( C )A.店内环境B。

店外环境C. 经济环境D. 社会环境30。

在定价时,一般尾数取8而忌4,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对数字的(A )心理。

A. 联想B。

感知C。

想象D. 记忆31。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生产消费B、生活消费C、社会消费D、文化消费32. 消费者对作用于感观的客观事物整体,全面的直接反映是(B)。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3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分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属于感觉的(C)。

A、对比性B、联觉性C、适应性D、感觉性34。

在确定了购买目标以后,消费者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活动是().A、情感活动B、意志活动C、情绪活动D、思维活动35.购买动机在购买行为中的作用是(C).A、相符作用B、循环作用C、强化作用D、弹性作用36。

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B)A、父母、广告、商店、同学B、个人、商业、大众、经验C、朋友、推销商、工厂、邻居D、熟人、电视、报刊、同事37。

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议价百货公司调查,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A)。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38.根据消费者是否亲自参加并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可以将群体划分为(C)。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首要群体和次要群体C、所属群体和渴望群体D、自觉群体和回避群体39广告的诱导功能主要体现在(A)。

A、吸引消费者的注意B、激发消费购买欲望C、改变消费者的态度D、提供商品知识40。

广告创作应根据人们购物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手段,使人们获得商品或服务信息,广告中最常用的首项心理原则是(A)。

A、同情心理B、尊重心理C、愉悦心理D、求美心理41。

传播新产品信息的渠道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大众传播媒介,二是人际交往.(B)对新产品信息的传递作用非常大,尤其是从曾经购买者那里传播出来的信息,会直接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