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散文题目2篇又是一年花落时又是一年花落时,春去秋来,天高了,云淡了,秋的气息变浓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范仲淹的一首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又是一年花落时,走在一条小径上,路边的花儿随风飞扬,与纷纷的落叶共同歌舞。
我边走边想:它们植物的生命力可真顽强。
谢了之后还可以开。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做事不管成还是败,只要你尽力,就一定是好的。
失败了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成功。
大家不要学古代的项羽,如果他肯过江东,再次卷土重来,我看谁做皇帝还未可知晓啊!又是一年花落时,原来那色彩斑斓的鲜花去哪儿了呢?每当风起舞,天空,地下都遍布了五彩缤纷的“彩虹”。
一片花瓣儿轻轻地,轻轻地飘向远方,我随着他远去的身影看见了一片金黄的世界。
那金黄刺痛了我的双眼。
风中阵阵稻浪,渗透着丰收的喜悦。
想来只有经过春夏辛勤的付出,才会有这秋的收获啊!又是秋天落叶时,又是秋天丰收时------寒来暑往,这一去,应该又是一个轮回吧!这篇作文写的很纠结,写着写着就停下来,需要我安慰。
皱着眉头,翘着嘴巴,红着眼睛,写篇不擅长的就是这么的难。
可回想自己,不也是这么的过来的吗。
今天放学后,我给何馨宇打电话,得知今天有作文,题目是又是一年------时。
中间自己填写。
他说想写又是一年花落时。
顿时感觉这个题目起的不错。
细问打算怎么写,只说写景,让我期待的心又悬起来了。
明明是一篇散文的题目,全部来写景,合适吗?在单位上班的最后一个小时,心已经飞回家了。
今天帮他找了三篇类似的散文,又找了三毛的《花落知多少》,让他看看散文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完后何馨宇还是皱着眉头,不知从何落笔。
如果今天是周末,估计我会再给他看更多是散文,让他去品让他去想,可今天不是周末,今天写晚了,明天还是照常上课,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就闭着眼睛算了吧。
以后会有机会来再次尝试的。
开篇用上范仲淹的词,可说是现学现卖,才跟他讲范仲淹的故事,这边就用上了。
也是不错。
第一次看到写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和植物的生命力一样,在惊的我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发现后面写的是成败。
看来我们还是不能用习惯性思维去想孩子。
从成败能想到项羽也是不错的。
对于景的描写,第二段有了花,第三段再从花写起,就觉得牵强。
可他现在想到的秋天就是花落了,叶掉了,怎么就无法进行其他细微的关于秋景的描写,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想法阐述。
第一次写这类题目的作文,感觉很糟糕,很想全盘推掉,让他重新构思重新写,可是没时间来重新写。
那么就这样将就吧,字在誊抄时,也成了龙飞凤舞。
不会写是因为没有更多的练习,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题目,可以让他多想多练,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2) [好的散文题目]2023最佳中考满分作文--湖南卷2023最佳中考满分作文--湖南卷长沙卷1 [原题回放] 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文题诠释] 近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仍是重要的考题。
长沙市的这道作文题虽然采用的考查形式限制较严,但命题者对考题的难易程度显然有所考虑。
一是题目虽然固定,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发生在校园里、家庭里、社会上、自然中的真情故事,均可入笔。
二是为降低写作难度,命题者巧妙地将作文与阅读题中的散文《母亲的贺卡》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触动考生的情感。
是啊,人生路上有看不完的风景,心灵的海洋更有无数美丽的浪花,那些曾经感动过的事、传递过的爱,都是心灵深处最鲜美的“鸡汤”。
写好这篇文章,先得审准题意。
题目的基本内容为“爱”,这种爱,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物之间的。
不过,这种爱必须有“传递”这一特性,也就是要写出“传递”的过程,要将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物之间的那种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相互影响的情感真实地再现。
不能只是对“爱”的经历与感悟的简单叙说。
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文章脱颖而出:一是“关爱”的对象要新颖,当同学们将眼光大都放在父母、老师身上的时候,你若能将视野拓展到书本、历史、动物或植物身上,或者更细化一些,写自己与某一文学人物、某一历史人物、某种动物、某种花草的情感交流,文章自然会新意丛生。
二是“传递”的方式要巧妙,熟悉历史的同学,可以从精美的文学作品出发,通过品读作品来传递流传千古的爱国之情、爱人之心;生活经历丰富的同学,则可以聚焦于生活的具体事物,通过对它的感悟表现自我情感的体验。
2023年一篇满分作文便是用一只小小的苹果来传递三代人之间的关爱之情的,令人爱不释手。
三是表达的情感要真挚,文章总离不开对优美景物或动人细节的描写,不管选择何种内容,情感最好缘事而发,要用精美的细节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会具有内在的魅力。
要做到这点,就离不开精美的语言,若能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定会美不胜收。
[佳作点评] 爱的传递(播音稿)长沙一考生播音时间:2023年5月15日中午12点10分播音主持:快乐天使晓文、爱心天使静静播音稿件:晓文:各位听众,中午好!我和静静又与大家相聚在“爱心传递时间”,今天的故事不多,但我们相信,足以够感动大家。
让我们从《爱的奉献》中引出今天的精彩故事。
(播放苏芮演唱的《爱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静静:动听的音乐,真挚的情感,也许早已牵动了同学们的思绪。
当我们听到这首经典歌曲的时候,同学们是否想到了,我拿什么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学校、奉献给老师、奉献给同学呢?晓文: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一篇题为《美丽的风景》的文章。
静静:是的,我还背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装饰你的梦,你就要学会装饰别人的风景。
”文章的作者便是学校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楠楠”。
晓文: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而富有诗意的女孩,却让疾病逼到了生命的尽头。
走近她的生活,我们才发现,这个孤单的女孩,竟然与祖母相依生活了十年。
这十年里,她不仅是学生,还是家长,她竟然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持起了一个家。
静静:令人欣慰的是,当“楠楠”遭遇困境的时候,全校3200多名师生伸出了爱心之手。
短短三天时间,我们“爱心传递”栏目组就为“楠楠”募集到了一万二千多元的医疗费用。
下面,是我们栏目组记者录制的现场采访。
(播放“爱心小记者“的现场采访录音,三分钟)晓文:爱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飘带。
这条飞扬在校园里的爱心飘带,传递着一份份宝贵的情感,它让疲惫的生命充满活力,让脆弱的生命得以安全,让濒临死亡的生命获得了重生。
爱是个创造奇迹的字眼,让我们拥有整个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静静:为了感谢全体师对“爱心行动”的积极支持,我们栏目组受“楠楠”的委托,献给各位一首歌,希望这歌声能够带去我们的感谢与祝福!也希望我们的“爱心传递”活动走进更多的同学的心中。
(播放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名师点评]读这篇佳作,不可忽视两点。
一是准确而新颖的形式。
作者也许是一名小记者,也许就是一名播音员,不管考生身份如何,写作时能够扬长避短就是“聪明之举”。
从形式上看,文章体例完整,有播音时间、有主持人姓名、有播音稿及操作程序,这是文章成功的基础;从内容上看,作者显然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开始与收束均引用歌词,照搬的歌词看似有拼凑之嫌,实则紧扣主题,匠心独运。
二是情感真挚而动人。
人物介绍的文字不多,事情的原委交代得很清楚,“爱心传递”栏目组的深情呼唤,全校师生的无私帮助,仿佛让人看到了校园里飞翔着的传递爱心的飘带,美丽而动人。
湖南长沙卷2 [原题回放] 题目:放心吧,有我们在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文题诠释] 纵观各地中考作文,反映生活体验和时代精神的命题呈上升趋势。
“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新课标里的关键词,已经成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长沙市课改实验区的第二道作文题“放心吧,有我们在”,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这道题目,可以让我们读到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家长或社会对“我们”很放心,因为我们是充满朝气与智慧的一代,是有着美好心灵与梦想的一代;另一层意思,“我们”也许还不能让家庭与社会放心,因为他们不知道年轻的一代能不能承担起建设好美好未来的任务。
扪心自问,我们这一代是否真的缺少什么呢?你有良好的习惯吗?你有学习的激情么?你有博大的爱心吗?你有远大的理想吗?你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吗?……看来,这一看似简单的考题,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内涵,也包含了社会各界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忧虑。
我们很多同学享受着父母太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于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的现象有所滋生。
这些现象虽然只是个别情况,但却能够折射出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生活现状。
引导考生树立健康的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就成了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
把握了这点,文章就有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动笔前,我们还得对题目仔细推敲。
一是作为命题作文,大家要避免自拟题目的问题,当然,善于创新的同学若能结合内容拟一个副标题,自然会平添新意,如考生拟出的“给自然的信”、“致母校”等副题,就与命题相互补充,能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是要注意写作对象的特殊性,这道题目虽然属于“自我类考题”,但反映的必须是“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某个人的生活,如果只将笔墨放在自己的身上,自然就偏离了题意。
注意这些,立意才不会出现偏差。
接下来,我们应该在“放心”二字上做文章。
既然要让别人放心,就得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信服,这是文章的重点,是出彩的关键。
如你写我们这一代有远大的理想,那你就应该围绕同学们的各种想法做生动形象的描述,理想越美,社会才会越“放心”;如果你想显示我们这一代的知识,那就得学会巧妙引用诗词名言,让你的文字光彩夺目,如引用“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形容“我们”的意气风发,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表达我们对书本的热爱。
佳作点评放心吧,有我们在长沙一考生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天空,流动岁月的云。
那场火还在烧吗?美得心痛的风景固化为刺,鲠在您的咽喉,红肿、发炎、结疤。
之后,成了不堪回首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