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通过调查影响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对影响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分析;改进策略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
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中职教育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何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是推进中职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笔者对中职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个人学习意愿、学校学习氛围和软硬件环境、教师教学和评价方式、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等共计42道选择题。
涉及会计、汽修、电工电子等专业共计1354人,其中男生836人,女生518人,调查收回有效试卷1340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比例为18.6%,学习积极性一般的比例为66.5%。
”影响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前五个因素分别为:自身因素比例为22%、校园风气比例为19.5%、教学设备比例为18.4%、网络游戏比例为14.7%、教师教学水平比例为13.5%
1.自身因素分析
(1)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力不够。
调查中,课堂上有一半时间在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的比例为47.5%,基本不听且不做笔记的为15%。
课后偶尔复习的比例为54.7%,从来不复习的比例为28.9%。
在当前的招生前景下,中职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落后于同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习惯,缺乏学习热情甚至厌倦。
大部分的中职生只是希望在中职学校上两三年学,毕业时取得一张毕业证书。
个别学生课外上网课内补觉的现象也会偶尔发生。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受到新的“知识无用论”的影响。
部分同学上中职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年龄不够,初中学历几乎找不到工作,只有到中职校学习。
也有部分学生对“知识无用论”持中立态度,就是不知道到底读书有没有用?可见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这种状况在中职学生中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这是因为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比较落后,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当今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觉得中职生毕业后就是个操作工而已,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好的前途。
(2)学习耐挫力不够
中职生入校的分数低(现在入学门槛更低,只要报名注册就可以
入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进而在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许多学生碰到学习难题和挫折时会继续放弃,学而不会,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一项中,自己认认真真做的比例为48.8%,抄同学作业的比例为33.3%,从来不交作业的为2.4%。
探究原因在抄作业和从来不交作业的学生中,听不懂的比例高达91%,这部分学生很少主动学习,也不去询问同学或老师,不会也就更不学了。
2.其它因素
(1)课程教学设置与实际岗位需要脱节
学生认为专业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比例为57.3%,但是在评价学校的实习实训设施方面,认为基本足够的比例为48%,认为差的比例为16.4%,不清楚的比例为5%。
中职生理论学习基础差,但是在操作动手方面,接受能力强,兴趣也高。
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手来,这样才能动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
但我们很多专业课程理论内容过多,实践教学学时少;实训设备普遍不足,真正的实践机会少;有的实践教学内容空洞,脱离工作岗位实际;实践教学普遍组织不良等。
实践教学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校风、班风对学生的影响
在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方面,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29.2%,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7.9%,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10.7%。
在“您认为班风对您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中,选择起很大作用的比例为37%、作用一般的比例为38.2%、基本上没什么作用11.8%、一点也不起作用的比例为5.9%,甚至起反作用的比例为4.8%。
班风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动同学学习激情的重要条件之一,好的班风能使同学感到有生机,有活力。
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中职学生刚进校时,由于对环境的不熟悉,个别行为不端的学生可能会有所收敛,但随着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加大,学生的行为会与他所在的学校、班级具有交互作用,甚至会影响到班级的班风学风。
中职生普遍有从众心理,甚至有时会是非颠倒。
此刻如果学生所在学校的学风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就较少,校风和班风越好教育教学质量就越高。
(3)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于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调查中,认为家庭氛围是民主性的比例为64.6%,放任型的比例为10.5%,专制型的比例为11.2%。
父母对读职业学校态度方面支持的比例为56.9%,不支持不反对的比例为38%,反对的比例为5.2%。
家庭经济状况中富裕和小康的比例为59.6%,这个比例较高,这和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联系,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为29.6%,贫困的比例为10.8%。
部分学生的父母就希望他们在学校里呆三年,只要不
惹是生非、不要违法违纪就行,毕业后再想办法给孩子找份工作;也有一些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因此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日子,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了。
二、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进策略
1.改善评价体系
中职校的评价要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绝对不能以对知识的考核分数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
中职生虽然会自信不足,但是他们却有着异乎寻常的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只要学生比以前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在调查中,从来没有被老师表扬过的学生比例为37.2%,但是,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比例高达91.6%。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和评价,要对学生的态度、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评价。
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评价方式,来挖掘和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让学生体验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2.改革教学模式,加大专业和岗位的联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学校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要调动行
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中职生虽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以后的就业还是很有想法的。
调查中,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比例为51%,就业形势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的比例为53.2%。
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岗位实践有很大的联系,要想让中职生适应的更快,学校就应该更快地和企业接轨,模拟企业相关岗位的实际情景进行教学。
这就对学校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深入钻研专业理论体系外,更应要努力掌握专业职业操作技能,这样教学才能让学生信服,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对中职学生不仅提供助学金,还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这也从另一方面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
但是经济状况的好坏也仅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家庭的氛围,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很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学习积极性也就越高。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家庭的温暖都是最重要的。
总之,要想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要得到学生及其家庭的理解和配合,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同时更需要学校、社会的理解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光梅.高职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 董常亮.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3
[3] 王云海.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