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植物
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
指导要点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
*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科 学探究需要勇气和耐心;科学的 发展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后札记:
教学重点: 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 身边的植物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和绘画,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多 种多样的。 2. 培养学生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的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植物 活动目标: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在讨论与 交流中引导学生收集证据。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选定一株植物进行观察,时 间一周之内为宜。
*鼓励学生发现变化后及时纪 录。
第2课 植物的各部分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给植物分部分,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6部分组成。 2.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各部分和猜花游戏,知道不同植物的各部 分是多种多样的。 3.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给植物分部分 活动目标:
1. 通过给植物分部分,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6部分组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能力。
活动器材: 校园中的绿化地带,活动作业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察:
*使学生了解一株完整的植物一
找一找植物“身上”有什么? 般具有6部分的结构。
1. 通过游戏,知道不同植物的各部分是多种多样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
学生活动流程
1.观察,思考: 这些花有什么特点?
2.游戏: 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指导要点 *全班共同参与,以活跃气氛。
第3课 形形色色的叶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记录叶的颜色、想象叶的形状、比较叶的大小,进一步
2. 组内讨论:
*使学生了解不是所有植物在任
植物有哪些部分?
何时候都具有6部分的。
3. 交流。
4. 完成活动作业第16页上的连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植物结
线。
构的认识。
活动二 比较不同植物的各部分 活动目标:
1.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各部分,知道不同植物的各部分是多种多 样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能力。
活动器材: 校园中的绿化地带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察周围的植物,比较: 各种植物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3. 观察书上第25页插图,继续
比较植物的不同。 4. 交流发现成果。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植物根、 茎、叶、花,发现植物的差异 性。
*比较各种果实的不同及各种种 子的不同。
活动二 猜花游戏 活动目标:
3.丰富多彩的植物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 初步了解常见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 成,不同植物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种各样的。 3. 培养学生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的能力。 4. 通过体会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 的感情。 5. 通过介绍李时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学习李 时珍的科学精神。
指导要点
活动三 竹子全身都是宝 活动目标:
1. 通过发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感情。 2. 通过介绍李时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学习李
时珍的科学精神。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活动流程
1. 思考: 竹子有什么用途?
2. 交流。 3. 讨论:
植物还有什么用途? 4. 交流。 5. 了解:
活动设计 活动一 可以吃的植物 活动目标:
通过发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感情。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
学生活动流程 1. 思考:
我吃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 经常吃的植物有哪些? 2. 交流。 3. 完成活动作业第18页。
4. 交流。
指导要点
*让学生感受到植物中有营养的 部分可供人们食用,并鼓励学生 多吃水果和蔬菜。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辨植物的 根、茎、叶、华、果实、种子及 再次体会其多样性。
2片形状相同的叶的大小。 4. 交流:
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5. 观察,比较:
2片形状不同的叶的大小 6. 交流:
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鼓励学生自由探究,遇到困难 时,引导学生共同设计方案解 决。
*可演示方格纸计算叶片大小的 方法。
第4课 植物与我们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发现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 的感情。 2. 通过介绍李时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学习李 时珍的科学精神。
活动二 画出观察的植物 活动目标:
1. 通过绘画,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多种多样 的。
2. 培养学生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的能力。
活动器材: 彩色笔,活动作业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绘画。
*只要画出植物的显著特征即
在活动作业第15页上画下观察 可,不作美术方面的要求
的植物。
2. 交流。
活动二 比较叶的大小 活动目标:
1. 通过比较叶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叶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一组大小不同的叶(其中2片形状相同)、方格纸、
笔、尺等工具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察一组大小不同的叶(其 中2片形状相同),思考:
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分组讨论。 3. 比较:
活动作业第17页上。 3. 交流:
植物的叶一般是什么颜色? 不同的叶颜色一样吗? 4. 观察并想象各种叶的形状,
记录在活动作业第17页上。 5. 交流归纳:
不同植物的叶颜色、形状不 同。
*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叶子的形 状,但不要求学生掌握叶型的专 用名称。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作业上的记 录进行交流和归纳。
感知叶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叶 活动目标:
1. 通过记录叶的颜色、想象叶的形状,进一步感知叶的多样 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想象的能力。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彩色笔、活动作业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察第27页图片。 2. 观察植物叶的颜色,记录在
活动二 染线 活动目标:
通过发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感情。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黑布林、西瓜、橙、脱脂棉线
学生活动流程
1. 观察,思考: 这图案是用什么染的? 人们还用哪些植物来染色?
2. 观察图片,回忆被苋菜染过 的“红饭”。
3. 学生实验: 用植物来染线
4. 展示交流成果。
让学生互相猜一猜画的是什么
植物。
活动三 选一棵植物加以关心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身边的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有生命的。 2.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感情。
活动器材: 活动作业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思考: 植物有生命吗?怎么证明?
2. 交流。 3. 思考:
准备选那棵植物进行观察? 打算怎样记录它的变化? 4. 组内讨论。 5. 交流。
1. 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是多 种多样的。
2. 培养学生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的能力。
活动器材: 每四人小组1盆常见的、有明显特征的植物
学生活动流程 1.观察小组植物。思考:
它有什么显著特征?
2.组内讨论。 3.交流。
我观察的植物是……,它的 特征是……
指导要点
*选择常见的有明显特征的植物 作为观察对象。 *在观察前,明确观察的任务, 提出观察和爱护植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