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案总图规划背景:为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及市政府建设“省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同时为中山市打造一体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开展了本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为提升城市活力、环境品质和改善民生,推进“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建设。
研究范围: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主城区为规划研究重点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至2023年,远期至2030年。
规划目标:践行“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建设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集约、绿色、和谐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支撑中山市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建设。
发展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内涵发展、低碳理念,强化“多元网络体系、设施支撑体系、城市空间体系”建设,实现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精细化、运营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全域一体化”发展,支撑中山市“公交都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山市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与方向。
公共交通体系规划:以客运走廊为纽带,以换乘枢纽为节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快速化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层次分明、模式多元、适度竞争的一体化大公交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结合中山市“两轴两带、一主三副、一城双核、五组团”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向东发展及“两核”联系要求,以“全域中山”为目标,强化对外交通联系,规划线网串联城区以及各主要镇区,并全面对接周边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江门等周边城市。
快速公交规划: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强化公交骨干走廊,全力提升地面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协同打造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快速公交网络覆盖全市80%公交骨干走廊,快速公交通道网络化。
乘坐快速公交出行外围组团至主城区控制在60分钟以内,市中心至主城各主要枢纽30分钟可达。
常规公交规划:针对多样的交通需求,以提升公交分担率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推动公交网络融合、提升公交服务覆盖为重点,形成“层次合理、城乡一体”的地面公交系统,建立与小汽车相比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
近期规划快线23条,其中新增4条、保留19条,规划支线微型巴士线路13条。
公交场站规划:规划公交场站362处。
以铁路、城际轨道、港口码头、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的规划布局为基础,规划形成“9主21副32节点”的公交换乘枢纽布局结构,总面积约为37.1公顷,其中独立占地型公交枢纽站29个,用地23.8公顷;项目配建型公交枢纽站33个,用地13.3公顷;规划公交首末站277个,其中新增与调整公交首末站144个;规划公交停保场23个,总用地规模约为57.3公顷。
水上巴士规划:根据中山市水域现状、沿线岸线和用地规划,规划6条水上巴士航线;规划6条跨市水上巴士航线。
主城区出租车规划:出租车停靠站规模达到235处,其中石岐区65处,东区85处,西区50处,南区35处。
公交行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分区经营、公交公益”的原则,分区域整合城市公交资源,完善票价和补贴机制,推动全市公共交通行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