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卷二)1《贏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贏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 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
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独立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中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
由此可知()A. 需要对史料的背景调查考证并进行史料批判B. 回忆录与书信属于一手史料且可信度非常高C. 只要对史料敢于作新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D. 回忆录与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4、1951年12月,毛泽东说,“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
”这表明()A. 政协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多党合作得以实现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D.政协职能发生转变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6、“ 500年前,非洲人拿着象牙,欧洲人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拿着象牙,非洲人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7、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8、美国某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苻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理学()A. 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B. 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C. 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 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的迅速发展9、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5号决议,冥王星被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冥王星的发现当年是根据()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B.牛顿力学的推算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0、7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均由美国人担任,而其姊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之位则一直由欧洲人把持。
这一“潜规则”反映了()A. 美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B.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遏制C. 美国和西欧联合操纵世界经济D. 美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明确分工11、材料一(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
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拟定了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
材料三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以上三则材料摘自冯国超《世界通史》材料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摘自《共产党宣言》1•归纳材料一、二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
2. 材料三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巴黎公社政权的民主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政权得以建立的有利条件。
3. 材料三、四中提出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目标有哪些?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什么?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
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
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宫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当时进出口货物达400种。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
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书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2017年3月《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14、15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分别对中国、世界产生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中的比喻•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结合所学可知是指罗马法对欧洲影响深远•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的基础•故选A项:B项中“行为规范"与题中所述法律精神不是一回事: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统治.排除C项:D项错在“不断地改变”,排除,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史料价值的认识,据材料可知,真实的史实和历史记录还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对史料应持辩证的态度•故A项正确;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但对其真实性应持批利的态度•才能达到历史的真实•故B项错误;对史料要有辩证的态度•应该利用其他的客观条件进行相互印证•而不能盲目解释断幸取义•故C项错误;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属于第一手资料•有较高的可信性•但要结合背景等其他相关的方面进行考证•不能盲目迷信•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
由“统一战线组织”可见政协的职能已经不能体现其权力机关的性质,故A项错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没有指明中国的政党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故c项错误;由“统一战线组织”可见政协职能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权力机关转变为统一战线组织•故D项正确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描述了当地丝绸贸易繁盛的景象,“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反映出重商向利风气盛行,以致社会上出现拜金现象。
“人家勤织作,机抒彻黄昏”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忙于纺织的情景,说明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D项正确。
A、B两项不能说明其原因。
清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象牙最终转到欧洲人手中,可知是指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殖民者在客观上把文化带到了非洲,即文化上的融合,故答案为A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种担心表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1980年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对外开放已有十年,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邓小平已经逝世,与“邓小平说”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A.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理学的评价•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内在生命与动力”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理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其本身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并不是法调理学在维护专制统治方面的作用•排除A项;C项与该学者現点无关,排除;理学时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有限•排除D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经典力学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故选B。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材料核心内容的能力。
两大机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材料体现出美欧对两大机构的控制,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要求选举权;采取暴力革命手段;最终失败;2.体现:选举产生执政人员;有民主监督机制。
条件:法国启蒙思想的长期影响;近百年资本主义发展打下基础;法国工人斗争经验的积累3.目标: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手段: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答案及解析: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2. 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
影响: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3. 对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加快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
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