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标题】图象专题【模块目标】块讲解】【常规讲解】1:高考二轮复习图像专题【板书整理】一、图像的基本信息1、斜率:重要性:图像问题每年都会考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都有可能出现。
总结:判断斜率是否具有意义的快速方法,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比值,(观察斜率k或斜率1/k)常见斜率具有物理意义的部分图像问题:2、面积:总结:判断面积是否具有意义的快速方法,横纵坐标物理量直接相乘,(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只要将物理量相乘观察即可)常见斜率具有物理意义的部分图像问题:3、U-I图像:总结:在处理图像问题时,切记要区分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横纵坐标为U-I时要注意,所谓的斜率是指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连线该直线的斜率,而所谓“面积”是指横纵坐标的直接成绩,此处容易犯错,尤其是在非线性变化的图像中比较易错。
4、解析式:总结:本部分内容难度最大,主要在于寻找横纵坐标物理量间的公式关系,最终转化为基本信息(将包含横纵坐标的物理公式写出来,转化为y-x的表达形式即可)最常见解析式类的图像问题——电学实验根据图像求数据。
5、解题步骤:1),观察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物理量。
2),用纵坐标比横坐标找斜率特点。
3)用横、纵坐标直接相乘求解面积。
4)利用横纵坐标写出包含两者的公式,找到关系。
5)矢量注意方向。
【授课流程】步骤①说明图像专题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参考讲解】我们在高考二轮复习为什么会把同学们认为的比较简单的图像问题当作专题,因为高考每年都要考,选择题都会出,实验题当中也经常用到图像的方式处理数据,而这些分数我们必须要得到。
步骤②高考当中图像题考法的解释【参考讲解】高考当中的图像最主要有三个问题、斜率、面积、解析式,对于这部分内容说起来简单,但同学们在进行题目完成的时候,最容易根据图像去看点,而不是找关系。
而斜率的考查最为重要。
步骤③通过有效互动的方式,为学员总结一部分常见考查斜率的问题,并且以表格的方式呈现配题逻辑:直接判断最基本斜率问题,操作解题步骤写板书一、图像的基本信息1、斜率:重要性:图像问题每年都会考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都有可能出现。
总结:判断斜率是否具有意义的快速方法,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比值,(观察斜率k或斜率1/k)常见斜率具有物理意义的部分图像问题:例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对应的是图像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像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乙做变速直线运动0~t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1D.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讲解】D【参考讲解】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知甲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乙图像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说t.时间内两物体位移大明乙的速度不断增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根据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知,0~.1小不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根据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的速度为负,乙的速度为正,即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D正确。
此题最重要的内容不光在斜率的大小会判断,同时斜率的正负的物理意义也要会判断。
配题逻辑:图像简单应用在追及相遇问题中练习1-1. (2013年新课标Ⅰ卷,7) 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一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1t ,a 车追上b 车B .在时刻2t ,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1t 到2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大D .在1t 到2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不a 车大【讲解】BC过程分析:根据x t -图像可知,1t 到..的这段时间里,a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车做减速至速率为0然后反方向加速的运动,而且,在1t 和2t 两时刻ab 两车在相同位置。
A 项,1t 时刻之前a 位移大于b 的位移(在共同的运动方向上),故1t 时刻是b 车追上a 车,故A 项错误。
B 项,.2t .时刻a 车位移变大,b 车位移变小,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 项正确。
C 项,1t 到2t 这段时间内,b 的位移时间图的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所以b 车速率先减小(至0)后反向增大,故C 项正确。
D 项,1t 到2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比a 大然后相等然后又大于a ;两线斜率相等的时候,速度相等,故D 项错误。
配题逻辑:图像问题在电场中的初级运用练习1-2(2011上海).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 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随位置x 变化规律的是图( )ϕ【讲解】B由图可知,电势应关于纵轴轴对称,如果按A 、C 项图所示,在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在O 点的电势大于零,故A 、C 项错误。
B 、D 项,电场线越密集意味着场强越大,由图可知从负无穷处到左边正电荷,场强由零变化到最大,方向向左,从左边点电荷到原点,场强由最大减小到零,方向向右,从原点到右边的正电荷,场强由零增大到最大,方向向左,从右边正电荷到正无穷远处,场强由最大减小到零,方向向右,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
配题逻辑:图像问题在电场中的高级运用练习1-3(多选)(2017·全国)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ϕ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场中四个点a 、b 、c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a E 、b E 、c E 和d E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a r 与点a 的电势a ϕ已在图中用坐标(a r ,a ϕ)标出,其余类推。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ab W 、bc W 和cd W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4:1a b E E =:B.21c d E E =::C.3:1ab bc W W =:D.1:3bc cd W W =:步骤④通过有效互动的方式,为学员总结一部分常见考查图像面积的问题,并且以表格的方式呈现 配题逻辑:直接判断最基本面积问题,操作解题步骤写板书2、面积:总结:判断面积是否具有意义的快速方法,横纵坐标物理量直接相乘,(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只要将物理量相乘观察即可)常见斜率具有物理意义的部分图像问题:配题逻辑:利用简单面积类型题目,掌握图像解题步骤例题2.[2014·新课标Ⅱ卷]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122v v+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讲解】A利用v-t 图像中面积代表位移的知识不难看出,虚线连接虚线对角线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甲和乙图分别比改位移大和小,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不难比较得出结果,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图像斜率的变化也可得出结果。
配题逻辑:运用简单的电学图像熟练图像面积的含义,并找到易错点练习2-1.(2010·江苏物理)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 点的电势最低B.2x 点的电势最高C.1x 和1x -两点的电势相等D.1x 和3x 两点的电势相等【讲解】CA 、B ,作出电场线,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O 电势最高,故AB 错误.C 、D ,从图线面积看出,电场强度关于原点O 对称,则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位置的电势相等.故C 正确,D 错误配题逻辑:加深题目难度,熟练面积问题的操作和运用练习2-2.如甲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c 边的电阻为R,其他电阻均不计,ab 与ac 角夹角为135°,cd 与ac 垂直.将质量为m 的长直导体棒搁在导轨上.并与ac 平行.棒与ab 、cd 交点G 、H 间的距离为L 0,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 处以初速度v 0向右做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倒数1v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棒运动L0恰达到MN 处的过程中( )A. 导体棒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导体棒运动的时间为0032LVC. 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大小不变D. 外力做功为23200033m 28B L V V R +配题逻辑:根据横纵坐标寻找乘积特点,用图像面积解决电量问题练习2-3.如图所示是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 时所带的电荷量Q ,从而求出其电容C 。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图;②接通电键S ,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
记下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 0=6.2V 和微安表读数I 0=490u A;③断开电键S 并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 或10s 读一次微安表的读数i ,将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 ④根据表格中1、2组数据,以t 为横坐标,i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苗点(图中用“×”表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0约为_____C ,从而算出该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以瞬间完成。
然后把开关S 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 放电,电流传感器将测得的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据此图可估算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并进而估算电容器的电容为( )i μ/A. 0.2FB. 1.3×10-2F-3-4步骤⑤通过对比内容的讲解,进行易错点的讲解,建议先进行U-I图像“斜率”和“面积”的讲解,让学员完成易错点的回顾和巩固,以及正确处理电学图像问题的方法。
配题逻辑:在讲解完基本内容后进行略微高级的运用,本部分内容也是图像问题处理电学实验常用到的方法。
写板书(边画边讲边记)3、U-I图像:总结:在处理图像问题时,切记要区分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横纵坐标为U-I时要注意,所谓的斜率是指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连线该直线的斜率,而所谓“面积”是指横纵坐标的直接成绩,此处容易犯错,尤其是在非线性变化的图像中比较易错。
例题3.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曲线Ⅱ为某一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该电源直接与白炽灯相连组成闭合电路。
由图象可知()A.电源的电动势为6VB.白炽灯的阻值一直为2.5ΩC.白炽灯上消耗的功率为2WD.电源的内阻为1Ω【讲解】A由图像可得,电源电动势6V和电阻0.5Ω,所以A正确D错误。
白炽灯的电阻由图可知是改变的所以B错误。
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1W。
配题逻辑:根据横纵坐标寻找“斜率”和“面积”的意义。
U-I 图像的运用。
练习3-1.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