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海的形势

中国南海的形势

中国南海的形势
中国的主权领域包括大陆960万平方公里和海洋300万平方
公里。

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一些年以来,随
着经济全球化,利益的驱使,加上我国南海的资源十分丰富。


方面是周边国家因看上了我国南海资源的丰富,于是直接或者间
接地侵占我国南海领土,这是不容置疑。

一方面,经济强国的美
国为了遏制中国的雄起,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炒作南海问题。

因此,目前南海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海
域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
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
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
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
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

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
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
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

海坪周
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

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
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
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
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越南从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
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到1975 年4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陆续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 ,和1998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

为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的国家。

菲律宾从1970~1980年
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9个。

马来西亚从1983~1986 年, 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10个岛礁。

然而,真正属于中国主权管理
的的海域只有210多万平方公里。

从这些概况和战略形势看,南
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今年7月份还被无赖的菲律宾仲裁,真是可笑之极。

因此,
不管其他国家怎么闹,主权就是主权,没有可以争辩的,我们申
明我们的立场,捍卫我们的国家尊严和主权。

按照国际海洋公约法,那个国家最早发现,最早命名,该岛
现南海诸岛。

在汉代,人们根据南海潮水涨退的自然现象,称南海
为“涨海”。

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

此处的“崎头”指岛屿,“磁石”之意即隐没水下的礁滩。

《异物志》记载有南海诸岛产海龟和玳瑁。

三国东吴,万震《南州
异物志》也有类似记载。

公元 226年至 231年,康泰奉吴大帝孙
权之遣,前往扶南(今柬埔寨),航经南海,著有《扶南传》,写道:“涨海中,倒(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

”此处“珊
瑚洲”指珊瑚礁形成的岛屿。

“涨海”、“崎头”、“珊湖洲”等,都是中国人最早期为所发现的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命名。

按名从主人
国际惯例,南海及南海诸岛自汉代开始,已由中国官员及航海者发
现和命名。

因此,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权也就从汉代开始为中国所
拥有。

至宋朝,已明确地称西沙海域为“七洲洋”,称西沙群岛为“九乳螺洲”,而“万里石塘”的名称,也在这个时期见诸史籍。

《宋会要辑稿》<真理宣国>条载,自其国出发至中国来,“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首次出“石塘”之名,这是南
沙群岛命名的开始。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南海有“长沙、
石塘、数万里”,首次以“长沙”、“石塘”分指西沙群岛和南沙
群岛。

据说这样区分,是因为西沙群岛以沙岛为主,而南沙群岛则
以环礁为主。

海南渔民王安庆说南沙比西沙大六倍以上,所以用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分别命名。

南海目前形势,南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
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
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

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

这一
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内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
解决便可以了。

但近几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
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的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
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
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
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已经很难与中国进行
抗衡。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南海各国内部近年来也出现的要求
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呼声,个别国家如越南甚至采取了一些行动,
如要求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到南海开采石油,意图是南海国际化,引来其他国家的插手。

国际力量进入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最为忌
惮的事情,中国也一直在力图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

比如西藏问题、达赖问题就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扰而一直困扰到现在。

南海
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

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
丰富的油气资源;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
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
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

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
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

然而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实力还是有限的。

主要体现在:一、海空军的
远程作战能力比较有限,特别是像南沙群岛,距离最近的海南的
基地也有1000多公里,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即便能够占领南海诸岛,如何守住这些岛屿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二、我国周边存在争议的
问题还很多,中日的钓鱼岛问题以及最重要的台湾问题,都使得
我国在南海问题操作时有了很多的顾虑,外交回旋的余地也少了
很多。

针对南海问题,了解“南海问题”的实质背景之后,作为当
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
首先,对于“南海问题”,是美国当年留下的祸根。

美国当年
为了扶持战败的日本,制定了《旧金山和约》,篡改了1943年11
月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这两份国际文件
的精神,提出“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
切权利和要求”,但只字不提这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为美日和台湾
当时的蒋介石政权制造“两个中国”和缔结“日台和约”铺平了道路。

对于这份不合理的文件,我们没有理由接受,而且当时的周总
理拒绝承认这份文件,所以,南海主权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国家维护祖国的利益,我们要理解并且支持。

其次,“南海问题”是国家之间的角力,不排除武力解决,当
然武力解决并不是最好的结果,南海问题本是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
家之间的事,可是随着东盟的成立和东盟一体化的推进,南海问题
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

一些东南亚国家通过把南
海问题拉入东盟来增加对抗中国的实力。

正如有学者说的“东盟发
表‘南中国海宣言’,希望以此约束和限制中国”。

此外,中国与
东盟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东盟化的
一个表现。

东盟的介入使得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受到不少束缚。

武力
解决不难看出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衡量武力解
决与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共创双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