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课秦帝国的兴亡

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作者:吕会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思考秦统一的原因,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4、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5、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及纸上谈兵等成语典故的学习,了解本课的基本历史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末年那个国家实力最强大
[学习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秦国统一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去了解
思考:秦为什么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点拨学生从社会背景、各国的实力、对手、谋略及领袖等方面去思考。

)共同得出以下(ppt)
❖1长期战乱人心思定,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战国得名)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回忆商鞅变法)
❖3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御秦。

(讲纸上谈兵故事)
❖4秦始皇具有雄才大略。

(秦始皇图及李白诗感知)
❖5采用远交近攻正确策略。

从远交近攻了解秦灭六国顺序(图):韩赵魏楚燕齐
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ppt)
(1)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争战的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秦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思考:崭新从哪些方面体现?(点拨学生从秦疆域结果等方面思考)讲解以下(ppt)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合现实)
❖2秦的统一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结合疆域图)
❖3秦的统一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可以结合现实)
4秦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及秦始皇意义,但秦二世而亡是什么原因?
出示秦暴政资料:
材料一: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
长城的有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以上共计150万。

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宫殿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

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

因此,“丁男”全部服役也不够,连“丁女”也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现象。

材料二:2、赋税沉重。

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一百万以上,占全国人口的1/20。

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4、秦二世继位后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提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引入下一目
二、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
1指导学生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结果
2组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出示):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
引出刘邦项羽的反秦斗争(指导学生阅读破釜沉舟的故事)
三、楚汉之争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了解这一时期的典故?(鸿门宴、四面楚歌等)
[本课小结]
板书展示。

相关主题